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国际纵横

后戴高乐主义时代的集体失范

火烧 2008-08-15 00:00:00 国际纵横 1040
文章聚焦后戴高乐主义时代法国社会在奥运与达赖议题上的集体失范现象,揭示法国政界与媒体在西藏问题上的矛盾与分裂,展现法国社会陷入二元对立的困境。

奥运还是西藏 金牌还是达赖

后戴高乐主义时代的集体失范

   

奥运报道少不了“达赖访法”,“达赖话题”也总试图与奥运扯上关系,读者和观众在被法国媒体这种“搭售”式新闻“绑架”的同时,媒体自身也作茧自缚、深陷其中。这种为“达赖而达赖”的盲动行为也正是法国当下集体失范的真实写照。

奥运与达赖双重话题的纠葛和其中所表现出的法国社会令人惊异甚至迷茫的举止反复和矛盾,并没有因为萨科齐参加京奥开幕式后一句“中法关系得以恢复”的总结而停止,并且仍在反复地上演和发酵。

8月13日 ,参议院和国会的议员30人左右与达赖喇嘛闭门会议。这一会见本身就是参议院自我矛盾的产物。法国参议院西藏工作小组的主席博思雅表示,早在18月前,已向达赖发出前来参议院的邀请。不过,后来出于法、中的外交关系就西藏问题出现摩擦的考量,与达赖会晤的议员人数由早先的189国民议会议员和63名参议员大幅缩减 ,地点也由原先的参议院正厅改成参议院中欧盟代表团的主席办公室,以降低法国官方色彩。尽管达赖和媒体极力表示这是一次“宗教访问”,尽管法国总统萨科齐决定不会见达赖,但参议院的闭门员会见,却是完全的“政治行为”。闭门会后,法国参议院发表声明,达赖喇嘛描述了“随意逮捕、草草处决或虐待致死的情况,并说中国对西藏增派士兵,达赖喇嘛指中国继续在西藏的暴力手段。”如果会晤之后的结果就是早已被人们反复千百遍的话的话,会晤的意义也就仅是会晤本身了。

同样的例子还出现在法国人权事务秘书雅各女士身上,她先是给萨科齐出席奥运列举了3项前提条件,之后又失口否认;先是宣布不会见达赖, 8月14日 又宣布会见。

再看法国政党,右派人运联(UMP)一面支持总统参加京奥同中国改善关系,一面又对总统不会见达赖表示不满,放言年底另寻会见机会。左派则是为反萨而会晤达赖,为会晤而会晤。

当达赖喇嘛以活佛姿态法国宏法的时候,乔治五世饭店外追星的人群则又将达赖演绎成一个“摇滚巨星”。民调中的法国民众对是否会见达赖明显的分成两派,78%支持、22%反对,中间派消失了。

不知何时,以多元化骄傲的法国已经走入了“非黑即白”的简单的二元论世界,而且身陷其中、不知所措。企业巨头认为可以从中国的发展获利,小企业则认为受到中国的威胁;精英阶层认为中国是发展的新空间,底层民众却认为中国抢了他们的饭碗。整个法国无论是群体和意识都进行着二元论判断,似乎早已忘记了在长远利益和眼前利益,未来预见和实用主义之间还有平衡点可依。而这个颇具智慧的平衡点曾经是前法国总统戴高乐博弈世界的基石。

虽然萨科齐一直没有抛弃对“戴高乐主义”的继承,但人们所看到的只是一个建立在“名、欲”追逐之上摇摆不定的“萨科齐主义”。在一个行为失范的年代,如果仅是将达赖喇嘛作为一个棋子进行一场大国博弈和党派之争的赌局的话,法国将赔上什么人们将拭目以待,但决非“为达赖而达赖”那么简单了。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