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奥运会开幕式只见激情不见时代强音

火烧 2008-08-11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批评第29届奥运会开幕式虽展现激情与文化,却缺乏时代强音,引发对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反思,呼吁展现当代中国精神与艺术创新。

第29届奥运会开幕式,之后网上有不少评论,溢美之词颇多,据说国外媒体一改过去对中国的污蔑攻击之能事,一边倒唱赞歌。的确,作为中国人,不对这个开幕式说点恭维话,对不起那屈膝下跪的三千弟子,也对不起这么大热天在场的表演者,更对不起在场的那些白衣妹妹两个多小时的站立,不断地扭动着躯体,不断地挥手致意有的还因长时间站立低血糖出现而昏倒的可怜的女孩子们。

我很佩服我们的张大导演艺谋,这么热的天,让人们穿这么厚重的衣服,在那里十分豪迈地击缶,在那里一招一式地跪地,朗读着孔老二在论语里说的话“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这一跪一拜,果然博得了洋大人的热烈喝彩,果然极尽所能地展示了这种带着腐朽味的历史文化糟粕。中国的那三千弟子是下跪了,洋大人自然高兴的拍手称快了,只是,这类文化,并没有淋漓尽致,没见扎着大辫子,剃半边脑壳,拂一下袖子,喊一声“喳”那个动作,是不是有点遗憾啊?

说实话,要说精华,也不是没有,在主会场展现那千姿百态的中国巨幅历史画卷,的确看上去是不错的,是有些创意的,而除了这些,还有什么让人难忘呢?但不管怎么说,这次开幕式表演,屈膝下跪,的确满足了洋大人的观赏心理需求,怪不得他们齐声赞美。所以,这下跪之激情,这场面,当然就很是壮观的,壮观的美仑美奂,壮观的天衣无缝,壮观的让历史永远地记得这一天,中国人站起来了之后,还有三千人练习了三年,重温如何跪的滋味的,够了,我看足足的够了。

然而,在思考了奥运会中屈膝的所谓激情后,毕竟,各有各的欣赏观,审美观,更多的人还是在想着,你可以下跪,你可以表演你们的下跪激情,但是,还要不要在这个地方表现一下中华民族的时代最强音呢?肯定是要的。记得新中国成立以来,每个时代都有最强音的,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是时代最强音;五星红旗迎风飘扬,是时代最强音;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是时代的最强音;团结就是力量,更是一个时代的最强音。虽然光荣属于八十年代新一辈,算不上时代的强音,在希望的田野上算不上时代的最强音,但是,这种欢快流畅的歌声,很快在中华大地流行,也能让人留连忘返,传唱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啊,可是,当我们这个时代,据说是了不起的三十年,有着伟大成就的三十年,始终代表着先进文化的三十年,也该拿点什么让中国人民来歌颂这届奥运会,来唱红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啊!可是,哪里得有呢?


中国从什么时候进入此情绵绵无绝期的时代,是记不起来的了,但是,尽管糜糜之声代替了高亢的曲调,那个时候也不乏余音绕梁的歌声,也不少让人回味无穷的旋律的。曾记得,上世纪九十年代,在中国开过亚运会,有首歌儿叫《亚洲雄风》,另一首歌儿叫做《黑头发飘起来》,就得到观众的喜爱,立即走红,可是,这一次北京奥运会呢?有什么歌可以让人们唱起来?有什么头发可以飘起来?说实话,这些年,中国没好歌,已经非止一日了,中国青年歌手大将赛办了二十几年,越办是越没好歌,一些歌听了除了像鬼哭狼嚎和老和尚念阿弥陀佛那类诵经的自言自语以外,再也没听到希望的田野,没有光荣属于什么年代的新一辈了,这是人们意料中的事,而作为中国人民期盼了多年的奥运会,仍然没有时代可圈可点的音符,也实在有点说不过去。难道说,我们这个社会真的进入了暗淡了时代的强音,远去了鼓角争鸣,眼前只剩下枯燥的激情?难道说我们伟大的中华民族,真的古老了,真英雄时运已去?难道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的宏大场面,只剩下这点击缶诵经的激情?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