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碧波博士:《财富战争》

作 者: 程碧波 著
出 版 社: 中国纺织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8-6-1 字 数: 260000 版 次: 1 页 数: 300 印刷时间: 2008/06/01 开 本: 16开 印 次: 1 纸 张: 胶版纸 I S B N : 9787506449236 包 装: 平装
作者博客:http://blog.sina.com.cn/guojixue
前言
“不管懂不懂经济,看了都会豁然开朗。”
这句话很直白,不过它却是不知名的网友在网络上给我2003年一篇匿名文章起的标题。写那篇匿名文章的一个原因,是另一个网友在清华BBS上问我:“你为什么不把你的思想写得简单易懂,让大家都知道呢?”
他的建议让我心动。
2003年以前,中国经济学术界比今天还要固步自封。他们的主要理念是:经济跟武大郎做烧饼没有什么区别:饼做大了才有吃的,饼吃多了就做不了饼了;钱再多也不能当饼吃,所以钱是没有用的。
形象地说,他们用了很多复杂的数学工具和模型来干这些事情:使用集合论来论证面粉如何揉成饼,使用拓扑学来计算饼的形状,使用动态优化来计算分饼的过程,使用随机过程来计算如何在饼分不均匀的情况下让人们承认自己的饼其实价值蛮不错的……最后,他们把钞票包在饼上,经过复杂的数学计算,宣布说钞票并没有增加饼的营养,因此钞票是中性的……
不要笑。假如有朋友深入学习过经济学,就应该能一眼看出上面的故事在指哪些主干理论。和这些人争论是一件很累的事情,一分钟就可以说清楚的问题,他们会在无关问题上和你纠缠几年。
幸或是不幸,在中国理论学者走向世界受到热烈欢迎后,中国企业跟着走向世界就遭到了美国、欧洲等国家的行政司法封杀。无情的事实,至少让学术界面对公众开始心虚。
新思想之所以被接受,永远不是因为说服了旧思想而得到承认,而是因为掌控旧思想的人已经死去。不过等着别人死还要很长时间,不如让学术走向普世,走向不曾掌控任何思想的大众。
网友的建议使我有了2003年这篇刻意为网络而写的货币经济分析匿名文章。全文不在这里说了,文章最后说:
“中国经济要正常运转,必须削掉这道悬河。加强对垄断利润的税收,加强打击资金外逃,实行财产登记制度,增设遗产税。加大教育投入,加大社保医疗等公共福利设施投入。切实保障工人权利,提高我国劳动力素质,不要老是以廉价劳动力为荣。把外向型经济转为内向型经济。以上措施,可以相当于中央银行紧缩银根给投资造成的影响一样,但是却可以刺激投资的积极性和增加消费,削去悬河,因此与仅仅紧缩银根不可同日而语。对于目前的外汇储备,除了保留必要的用来稳定市场的部分外,应当用以购买战略资源或者技术,通过这种方式把美圆抛出去,以绝国际社会之话柄,并同时让外汇切切实实地用来建设中国,而非像守财奴一般抱着外汇压箱底。要是中国以后被迫抛出美圆之时,是通过吸纳人民币来抛出美圆,中国央行还自以为是执行外汇调控政策,则中国数十年之积累,转眼便灰飞烟灭,一场空矣。 一句话,解决外汇困境,攘外必先安内。”
这篇文章随后迅速被各处转载,恐怕也是今天货币讨论热的发源之一。
不过,在随后纷纷扰扰的货币讨论热中,却极少有理性的声音存在。极右者往往否认货币问题对中国经济的威胁,否认国家之间的生存与霸权之战;极左者又把政治经济的一切都归结于货币掠夺,甚至不惜以扭曲、臆测和编造经济故事,来达到耸人听闻的目的。第一种思潮使人忽略货币问题可能存在的威胁,第二种思潮则使人在最初的震撼后,怀疑其立论的可信性,最终反而对货币威胁论持反感态度。
由此,应中国纺织出版社之邀,我觉得有必要将中国当前的货币问题,从历史、现实和未来,从中国到世界,从原理到应用,做一个全方位的展示,并力图用“不管懂不懂经济,看了都豁然开朗”的标准写出来,以正本清源。
中国的货币争论,主要指向以下基本事实:中国巨额的外汇储备、高外贸依存度、飞快的经济增长速度、热钱的大量涌进、人民币通货膨胀与升值压力的相互正反馈、货币总量与国民经济的比值不断扩大、社保教育资金缺口难以弥补等等。
以上这些现象,有的是因为数值巨大而骇人,有的是因为出现了经典经济学难以解释的矛盾。不论是骇人还是矛盾,其扑面而来的威胁,足以使每个人都隐隐感到不安。
中国究竟实力如何?货币运行的原理是什么?中国将能采取什么样的措施来应对隐藏在暗处的威胁?中国要恢复回金本位吗?
这些问题,我们难以从教科书上得到答案。因为在教科书上,货币往往被一笔略过。它们告诉我们,货币是中性的,换句话说,货币的调控,即使在短期内会对经济施加影响,但长期内,所有货币调控的影响都将消失。这其中,有将货币作为一般商品来计算效用最大化的货币效用理论;有货币必须滞后一个生产周期,不能瞬时调动的货币先行理论等等。都因为其与现实相差太远,而无法给大家正确的答案。甚至,它们不仅无法给出正确答案,相反,却因为主张货币对经济不起作用,而麻痹了我们对货币的警觉。
而在各种报道及类野史的经济小说中,货币阴谋被不断揭露,人们仿佛被一个自己从来没有见过也想象不到的暗夜世界所包围。
我们不是阴谋论者,但国际市场也决非福利院。国际资本的噬血性,决定了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由于金融实践经验的不足和体制的缺陷,其经济发展成果更容易为国际资本掠夺。
国虽大,好战必亡;
天下虽安,忘战必危。
以货币向它国发起攻击,并不是当代才发生的事。最早可以追溯周朝。《管子.轻重丁第八十三》中记载:“莱国擅长染色工艺,紫色的绢在莱国的价钱一纯只值一销金子,紫青色的丝绦也是一纯值一锱金子。而在周地则价值十斤黄金。莱国商人知道后,很快把紫绢收购一空。周国却拿出票据作为抵押,从莱国商人手里把紫绢收购起来,莱国商人只握有等于货币的票据。这是莱国自己失掉了收集起来的紫绢,而只得到周地的空头票据。”这恐怕也是有史以来最早的金汇兑本位制下信用货币的扩张了。而商业战争就更不用说,商汤就是通过向夏朝发起商业战,以颠覆夏朝。
中世纪以后,欧洲商业解禁,诸国战乱频繁,货币战更是此起彼伏。殖民地的开拓、西班牙、葡萄牙的衰退、英国的崛起、中国的衰落、美国的独立,无不与货币战联系密切。在这段历史中,黄金和白银反复被赋予货币地位,又反复被剥夺货币地位,而每一轮赋予和剥夺,又都伴随着国际强权的势力变更。可以说,世界的货币史,就是世界战史的一个浓缩。
二战以来,国际货币体系也从来没有稳定过。货币争霸之战无时无刻不在上演。货币战争某种意义上取代了军事战争的地位。日本广场协议、拉美金融危机、欧美金融危机、亚洲金融危机、俄罗斯金融危机等接踵而至。国际金融势力每次发起的货币狙击,都摧枯拉朽,如入无人之境。由金融危机导致的总损失,已经远远超出了二战损失。
实物经济与货币经济是相辅相成的。纯粹依赖货币金融的经济,乃是无根之水;但纯粹依赖实物生产的经济,也难逃为他人作嫁衣之命运。当前,货币金融理论远远落后于现实世界,中国货币金融人才严重匮乏。在中国高速发展之际,如何保有自己的发展成果不被掠夺,乃是迫在眉睫的问题。
本书把货币金融运行的原理与货币经济的历史事实、历次货币大战的操作手法和结果演变融为一体,把国际金融和国内金融的运作原理和图象完整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使读者能感同身受与当时的货币决策者一起,判断各种策略的正确性和后果。具有相当的实践价值。读完此书后,美联储为谁所有之类的疑惑,就是非常简单的问题了。
《财富战争》
目录
引子
第1章 令人困惑的中国经济
第2章 进退维谷
第1节 提高人民币汇率
第2节 让人民币汇率市场化
第3节 人民币汇率低估了40%
第4节 为什么通货膨胀人民币反而升值
第二部分 货币的秘密
第1章 老掉牙的故事
第1节 货币与汇率
第2节 为什么要有本位货币
第3节 货币的历史分权:足值与不足值
第4节 良币与劣币:谁驱逐谁
第2章 被扭曲的历史:中国与欧洲
第1节 欧洲重农轻商的传统
第2节 古中国的商业与国计文明
第3节 十字军东征与欧洲崛起
第3章 指向新大陆:有缺陷的货币
第1节 谁让哥伦布起航
第2节 本位货市的扩张
第3节 债券、基金和票据能取代本位货币吗
第4节 撞开黄金之门
第4章 中国与幸运擦肩而过
第1节 谁让郑和抛锚
第2节 中国古典货币制度:让历史告诉未来
第5章 从私人信用货币到中央银行
第1节 私人信用货币时代
第2节 为什么私人信用货币不稳定
第3节 从金木位到美联储
第4节 美联储是私人的吗
第5节 政府可以发钞票吗
第6节 美联储是独立行使货币职能吗
第6章 商业银行货币扩张的全新认识
第1节 失业货币、独立货币与信贷对冲
第2节 储蓄越多准备金比率越高吗
第3节 货币过剩:资金紧张与潜在通货膨胀的孪生怪胎
第7章 宏观货币流动图
第1节 大规模并行的串联过程:实物流与货币流
第2节 是储蓄大于投资导致中国经济扭曲吗
第3节 外汇收入与钞票印刷
第4节 索罗斯为何推崇信贷周期:失去意义的货币流通速度
第5节 净出口趋零的高外贸依存度经济
第三部分 金融武器
第1章 治世还是乱世:原生资产及其衍生品
第1节 原生资产及其衍生品
第2节 四两拨千斤:衍生品的保证金
第2章 螺蛳壳里的金融理论
第1节 时空互换的金融隧道:风险收益率
第2节 风险干涉
第3节 致命错误1:混淆实物与货币的资产定价
第4节 均衡风险收益率的组合和替换
第5节 致命错误2:衍生品定价的风险中性
第6节 真正的微观资产及其衍生品定价
第7节 现实操作:有限对冲与风险分离
第8节 脱掉对冲基金的外衣
第3章 宏观的颠覆:走向现实
第1节 数学包装下的金融占星术
第2节 资产贴现的真实面目:价值重组
第3节 虚拟经济的总价值
第4节 虚拟经济的货币扩张
第4章 货币的控制与反控制
第1节 远期价格
第2节 利率期限结构:远期收益率
第3节 致命错误3:不可贸易部门的汇率
第4节 致命错误4:利率平价
第5节 衍生品指标:利率平价差
第6节 利率影响下的次稳态汇率偏移
第7节 隔山打牛:汇率套利
第8节 汇率变化的主动与被动
第四部分 宏观无衡价,操之平天下
第1章 国家储备
第2章 国际贸易的利益衡量
第1节 谁能从比较优势中获益
第2节 技术密集是劳动密集,资本密集是劳动节约
第3节 国内外的贸易利益衡量
第4节 外资投资与外债利益衡量
第5节 内债和外债利益衡量
第3章 赋税对产业的影响
第1节 赋税、地租与囤积
第2节 赋税征收与产业发展
第五部分 改变历史的货币战争之一
货币天然不是金银:强者为王
第1章 中国梦魇:信用货币时代败于白银时代
第2章 白银时代vs黄金时代:中国衰落和欧洲崛起
第3章 骑在金本位上的世界货币:英镑
第4章 一战英国再废金本位
第5章 笑里藏刀:英美金本位与世界央行之争
第6章 易反易覆:美国再废金本位
第7章 戴镣铐的准世界货币:特别提款权
第六部分 改变历史的货币战争之二现代货币战争
第1章 美日之战:广场协议
第1节 诱敌深入:日美布子
第2节 沐猴而冠:负责任大国的诱饵
第3节 声东击西:逆差障眼术
第4节 暗度陈仓:浮华背后
第5节 将计就计:日本反噬
第6节 釜底抽薪:日本后院起火
第2章 美欧之战:谁是王者
第1节 一揽子货币本位
第2节 双中心汇率的命门
第3节 单一货币本位
第4节 欧洲中央银行分权体系
第5节 欧洲中央银行体系的命门
第6节 合纵连横:没有永远的朋友
第3章 拉美沉陷:沦为后院
第1节 民族独立
第2节 引狼入室
第3节 芝加哥boy:第五纵队
第4节 被割开的血管
第4章 美亚之战:其血玄黄
第1节 借尸还魂:危机再现
第2节 扣动扳机:美国穆迪评级
第3节 十面埋伏:汇、股、币立体战争
第4节 绵里藏针:新台避战
第5节 货币局制度
第6节 瞒天过海:直逼中国本土
第7节 战龙在野:中国破釜一搏
第七部分 中国:决战未来
第1章 战略布局
第1节 准进不准出
第2节 主权基金输出
第3节 打压房地产
第4节 健全社保扶持实业
第5节 可控通货膨胀与人民币缓慢升值并存
第6节 推迟衍生品开放
第7节 外资引进原则:压强敌扶弱友
第8节 让欧洲知道真正的敌人
第2章 战略决战
第1节 以退为进
第2节 群雄逐鹿
第八部分 亚洲货币新秩序
第1章 人民币之锚:小稳大动
第2章 加速亚洲经济交融
第3章 创建亚洲货币基金组织
第4章 被打人冷宫的黄金
第5章 三国鼎立
第九部分 用谁的教科书
第1章 西方经济学在说什么
第1节 经济诸理论的渊源
第2节 西方经济学:鲁滨逊的漂流
第2章 西方特色与中国特色:西方经济学是否全盘通吃
第3章 汉家本有国计:中国的“文艺复兴”
后记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