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开叶剑“先富带动后富一起富”的本质
本文提供智能家居设备选购实用技巧,涵盖设备兼容性测试、家庭自动化系统安装要点,推荐高性价比智能安防设备,并分享节能型家电选择方案,帮助用户打造高效智能生活空间。
揭开叶剑“先富带动后富一起富”的本质
叶剑声称要“谢绝别有用心者把社会主义等同于平均主义,一个民族如果一味期待平均主义,则何以自立自强”。首先社会主义不等同于平均主义,而均贫富也不是平均主义,均贫富正是一个民族得以自立自强的前提,攻击所谓的平均主义就是为贫富悬殊辩护!那麽叶剑是怎么“先富带动后富一起富”的呢?他开章明义就说“消除贫富悬殊需要人人努力”,然后提出一系列模式,最后落脚“幸福终靠自己创造”。但社会人人都创造要幸福,人人都在努力,可结果并不人人幸福。贫富悬殊是不争的事实。怎么办呢?叶剑开出药方:1、政府建立全民分红的社会机制,“从根本上保证建设全方位的社会保障体系”。2、资本家心里要有员工,“要建设企业的共富文化”。3、又是政府的事,“保障贫困家庭子女的免费教育权”。4、个人自己刻苦努力、打拼上进。最后叶剑提出“需要每个有良知、有社会责任感的人,从自己的角度和位置,点点滴滴努力、持之以恒努力”于是幸福最终靠我们自己争取和创造“了。我们把叶剑药方里有关政府的事抽出,那麽叶剑先富带动后富的关键是什么呢?毫无疑问是资本家的良心!叶剑可能自己也觉得不靠谱,于是又对资本家做了限制,变成了有良知,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呵呵如果没有良知,没有社会责任感呢?呵呵那就不归叶剑考虑啦,你们爱咋想咋想,这个且放一边,我们认真的研究资本家的良知,能不能先富带动后富,咱们姑且先认定资本家是有良知和社会责任感的。于是叶剑费尽心思选了四种资本家有良知的模式,以为依靠有良知有社会责任感的资本家的良知,员工们在资本家设定的规则下拼命为资本家赚钱,和谐社会就建成了,先富就带动后富了,世界就大同了。我们来看看是不是这样:
第一种模式:全员持股、或者骨干持股,企业在国内或者海外上市升值实现共富
呵呵先友好的问一下,升值实现了共富,那贬值呢?有升就有降呀,不能期望一直升值吧,那不是乌托邦吗?贬值后的情况很好玩,但不是重点。重点是“劳资共富”!从叶剑的叙述中可以看出,所谓股权期权是资本家“给”的,既然能给收回也不是不成立,还有股权变现好不好使都是问题。听说叶剑推崇的美国,已经不时兴这玩意了,据说挺忽悠人的,为了不被忽悠,现在一律玩现的,什么股权期权都不要,没有现金免谈。行文至此,不禁为叶剑捏一把汗,不要被老板忽悠了,先兑现最保险,不要给个糖葫芦就认了真,免得最后一拍两散,屁也捞不到。老板资本家找你毛病,那太容易了。实在不行编个故事,就把你办了,让你两手空空,为资本家白卖命。或者直接把你黑了,也不是什么难事。叶剑手无缚鸡之力,估计吓都吓跑了哈。靠升值靠资本家赏赐致富,不是劳资共富,是更残酷的盘剥,是虚幻的乌托邦。上市贬值,老板资本家会有杀人的心的,而且负担一定先转嫁给员工。至于资本家赏赐,清酒红人面,财帛动人心。真的你应该拿大把银子,俺不敢保证叶剑不会没有个三长两短。那些向公司要自己应得的,不要说国内公司,就是欧美公司也不会给你个好。这里面有个度。所以不存在劳资共富,只存在给少数资本家的腿子分点汤喝。
第二种模式:企业发展中的“劳资合作型共富模式”
还是先问,黄毛丫头销售提成7000多,老板拿多少?这是个关键问题,也是个常识。你拿的越多,老板就得到的更多。如果你和几百块的工资比,你很不错。但和老板资本家的暴利比呢?我想一头撞死的心都有吧。凭什么老板就因为有资本就该拿大头,销售人员拼死拼活只拿极小的一份?还有销售不创造利润,只实现利润。销售公司拿的多,必然会使制造萎缩。从而使销售成为无源之水。最后成为外国商品占领中国市场的买办,成为吸吮中国人民血汗的帮凶!至于叶剑分析师一稿多投,那才是大忽悠。反正你赔了赚了不管我事,我只管拿稿费,这和骗子我看区别不是很大。最后叶剑的那个体制制造的永远是越富的越富,越穷的越穷。当然这要和资本家比。还有这里隐含的前提是销售顺畅,和第一种模式一样,如果销售不顺畅呢?劳资还和谐吗?显然和第一种模式一样,这种忽忽悠悠的模式是不足以共富的。
第三种模式:技术合作型的共富模式
这个模式很荒谬,明明是资本家之间的合作,偏要扯上什么技术合作型。“他们都是有自己的技术、自己的产品”,这不就是个资本家吗,技术天上掉下来?产品地下冒出来?叶剑以此来证明市场经济的优越,反而只证明了资本在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那就是资本不断的集中,最终形成垄断。那来丝毫共富?最可笑的是叶剑居然说国企工作,只会成为无产阶级。好像那些创造技术的,做出产品的,包括叶剑公司的员工不是无产阶级似的。其实看了叶剑的显摆,才明白叶剑也是无产阶级,虽然他拼命的想洗掉无产阶级的痕迹,但事实很残酷,你拥有的消费资料多点,持有一些货币,但你还是无产阶级。等你的货币变成可以榨取剩余价值时,你才可以是个小开,也就是个小资产阶级。你当什么经理,什么主持打理,也就是个被雇佣的打工者。所以叶剑拿资本家的合作忽悠什么共富,那是缘木求鱼,或者叫越南主席--胡伯伯(胡掰掰)。
第四种模式:“先富者回报社会型”的共富
这个就不说了,先剥削再施舍,了无新意。即使这样,中国的巨富者,肯拔一毛而利天下吗?叶剑能否、感化一下张茵呢?她正为剥削受到小小的限制发火呢!让她少剥削行不行?俺考虑这女人爱财如命,就不费心思让她捐啦,今后少点剥削成不成呢?
第五种模式:硬性让企业承担社会职能导致企业竞争失败或遭遇困境的模式。
哈哈这是企业只管赚钱不要管什么社会责任,社会责任政府管。这可把叶剑的画皮扒下来了,不管社会责任,资本家那来的良知和社会责任感?没有良知和社会责任感怎么共富?资本家的企业是经济动物,唯一的职能是赚钱,它的良知和社会责任感怎么产生呢?它产生的只有不顾一切赚钱的良知,它的社会责任感就是不顾一切的赚钱。这样的良知和社会责任感又怎么共富?
最后,叶剑的先富带动共富原来只圈定在企业,要企业老板资本家大发善心,实现企业小局部共富。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建筑在资本家良知和所谓的社会责任感的共富主张,是一座建立在沙滩上的大厦,忽忽悠悠的没个准谱,我对叶剑都担心,别让好心的老板忽悠了,遑论共富?叶剑目前在企业属白领,仍然是打工者,你的地位很不稳,这是被剥削者的命运,不可抗拒,在资本主义体制下!看到了你软弱的诉求,你攻击什么平均主义,无非是你想多分一杯羹,那是和共富不搭边的,先富带动后富就是骗人的鬼话。还有制造业农业等等,都靠政府扶持,那要市场经济做什么?叶剑的所谓建设性主张,社会主义的按劳分配不劳你提醒,按资分配靠良知有用吗?没有用而又忽悠的厉害,不就是说剥削有理,剥削可以共富,这种天方夜谭怎么让人相信呢?其实叶剑本人也没有先富,在按资分配的链条里,叶剑不在链,一旦老板资本家抛弃了他,立刻会堕入一般打工者的处境。所以行不得也哥哥~~~
附:叶剑原文
建设和谐社会“先富带动后富一起富”N种模式 论实现共富靠多方面保障靠从人人做起但决不靠平均主义的精神鸦片
作者:yes413aa
论消除贫富悬殊需要人人努力,建设和谐社会“先富带动后富一起富”N种模式
--幸福终靠自己创造,谢绝别有用心者把社会主义等同于平均主义。一个民族如果一味期待平均主义,则何以自立自强
--写作本文的目的,是提倡先富带动后富实现共富和谐社会。是总结市场经济下的共富模式,供网友在各自单位中借鉴、参考、在各自单位提出共富建议。实现共富,需要多方面努力、多方面保障,1、包括笔者叶剑撰文呼吁的建立建设福利型社会、填平新三座大山(见《五论中国2015年奠定世界超级强国地位 论07年5万亿巨额财政收入如何惠民惠农强军兴科技》“建立‘全民分享发展红利的社会机制’,从根本上保证建设全方位的社会保障体系”),2、包括本文提倡的、企业家、管理层心里要有员工、要有企业的共富管理体制、要建设企业的共富文化,3、包括笔者已经提出的、保障贫困家庭子女的免费教育权,4、包括各人自己刻苦努力、打拼上进。只要有多方面努力,我们一定能够建立稳定、和谐、持续发展的椭圆形社会构架。笔者叶剑提出:解决贫富悬殊的问题,需要每个有良知、有社会责任感的人,从自己的角度和位置,点点滴滴努力、持之以恒努力;幸福不靠救世主,幸福不是天上掉馅饼,幸福最终靠我们自己争取和创造。和谐社会,我们都是参与者、建设者。人人都是。
备注:
叶剑的文章绝大多数属于建设性意见,也欢迎建设性意见的跟帖。对于一帮人换了马甲反复骂人有脏字的,发现就删。横眉冷对千夫指,无虑马甲乱骂人;你骂我删保清洁,天地乾坤我笑傲。
回到北京天津,昨天下午开会同新招聘的同事介绍公司的发展计划、管理制度、企业文化--包括我把MBA教程中的培训文化、能力文化、合作文化等融合起来的内容,我自己把它叫做公司的“共富文化”。我自己在2005年患“散发性”甲型肝炎住院的时候,看到混住一起的一些四十到七十岁的肝硬化或肝癌病友在痛苦中死去,感悟生死,就有一个愿望--我自己的人生,对于自己而言,一定要过得快乐享受该享受的幸福,对于社会而言,一定要过得有意义做值得做的事情--其中包括我一直在思考的、先富怎么带动后富的问题。笔者叶剑本文就是探讨如何实现“共富”,探讨已有的成功或者失败的模式。
一是全员持股、或者骨干持股,企业在国内或者海外上市升值实现共富
这是笔者看到的“共富模式”之一。其中,典型的代表是在美国上市的中国百度公司。这个公司参与创业者,绝大多数拥有股份,按照报道甚至包括了前台小姐。结果是:上市日,全员股份升值,甚至前台小姐也达到5百万人民币的身价。而百度李董事长的身价则以亿元计算。这是例子之一。虽然不普遍,但是说明“劳资可以共富”。我2000年到京发展的时候,知道网易、新浪等网站上市之前,对于骨干成员是给股份的。京沪深的高科技企业,我见到太多,其中不少企业,包括证券软件业的同行们,他们都给骨干员工、核心员工股权。这些骨干员工、核心员工,大多数是二三十岁的年龄,都是同我一样的学生出身,他们有的凭借技术开发能力,有的凭借销售能力、管理能力、渠道能力,拥有公司股份;一旦公司在海外或者在国内股市上市,他们身价翻倍甚至上升十数倍、百倍,在各国都是司空见惯的。我目前主管的天津某公司,将来也有到加拿大多伦多的IPO上市的长远规划,要不是集团董事长承诺未来允许我参股、以及干出业绩的情况下给我股票期权,我也不会丢掉上海的业务过来主持和打理。类似百度的上述例子,更多出现于高科技业、尤其是出现于高成长型的、中小型高科技企业。受惠者一般是企业的技术骨干、业务骨干为主。特点是借助高度发达的资本市场的力量、通过员工尤其是关键员工持股增加凝聚力,实现发展、上市和共富。
应该提倡股份共享型的共富。
二是企业发展中的“劳资合作型共富模式”
这是笔者看到的共富模式之二。往往出现于销售型的公司。好产品更要有好的销售团队去打市场,不然,再完美的产品也不容易打开市场。而企业同销售者之间大多是“提成关系”。也就是做销售的员工可以按照销售额,拿到一定比例的提成。我亲眼看见过某高级销售师,一堂讲课销售有关的软件几十万元,按照规定一堂课的提成就是几万元的数字。也亲眼看到大学毕业、工作仅仅半年的黄毛丫头,干一行精一行,收入从刚开始的一千多元由于销售提成而飞快上涨到七千多元,让一些一天到晚骂天骂地骂政府的“爷们”汗颜。这类企业,往往是良性循环的--好产品保障好的销售师有机会“畅赢”高提成,而好的销售师团队则保证一个公司的现金流、可以带动更好产品的开发。这种“劳资合作型共富模式”,也是我自己在天津公司目前准备操作的、今天会议上详细讲的。对于研究员、分析师,公司鼓励“按照行规全国性发稿”、一稿投到一百家、二百家、三百家地方报纸的证券版,按照这一业内的常规做法,既扩大公司影响、间接推动公司业务,分析师自己也增收又增知名度,稿费如果上万根本不是问题;自己早在2000年就达到了,现在让刚出头的“后来者”们参照这个路子走而已。对于公司的国家法定的“××金销售人员”(这里免去产品名称、以免广告之嫌)、其他产品销售人员,则按照提成制度走,该提就提,上不封顶;谁能谁上,一切凭业绩说话。这样的体制下,员工不下力气为企业打拼才怪,不实现劳资共富才怪。
应该提倡劳资合作型的共富。
三是技术合作型的共富模式
这回三亚开会,也算开了眼界。居然有人单人承包公司一亿元的销售,有人单人承包4千万元的利润条件是4千万以上的利润归他所有;令我感佩,相形见拙。他们都是有自己的技术、自己的产品,使用公司的通用软件平台而已;同公司的关系属于技术合作型的关系。中华大国,卧虎藏龙;市场经济,强者经济。必然是“百舸争流,更快更强者优先”。“市场经济强者胜”的机制,是一个民族经济兴旺、人才辈出、创造力生生不息、创新型社会得以建设的源泉。但是,此类技术合作型的共富关系,一般只适合于成熟的技术人才同私营企业民营企业之间。国企的职工要同国企谈“4千万以内的利润归国企、4千万以上的利润归他所有”,当然属天方夜谭。在国企工作,只会成为无产阶级;自己打拼,或者可以成为小业主;同私企民企合作,只要自己确实有拳头产品、只要对方确实诚信可靠,可以建立共富的分成关系、强强联合的共富模式。
应该提倡技术合作型的共富模式、强强合作型的共富模式。
四是富翁洛克菲勒、或者华伦巴菲特或者比尔盖茨或者李连杰的巨额财富捐赠社会的例子或者模式,称为“先富者回报社会型”的共富
石油大亨洛克菲勒晚年主要从事慈善事业,世界股王、每个学习投资或者炒股的人都不可能不学习的华伦巴菲特宣布遗产绝大部分捐给社会,比尔盖茨捐赠巨额财富给社会,都是笔者认为可取的模式。比尔盖茨自己大学辍学在汽车库里面创业、编写的程序成为世界主导产品,是个人奋斗的典型例子。成为世界首富之后、捐赠给世界的财富也名列世界前列。李连杰、王菲同样是个人奋斗的典型例子。他们分别有自己设立的基金、用于慈善医疗事业。美国几十年没有重大内乱,同阶级矛盾调和有关,同中产阶级增多有助于社会稳定有关,也不能说与“富人们回馈社会”无关。
应该提倡先富起来的人回馈社会型的共富。
五是某些失败的“共富模式”例如硬性让企业承担社会职能导致企业竞争失败或遭遇困境的模式。
企业在高度激烈的竞争中,一般而言是无法承担过多的社会职责的。以前,自己刚大学毕业开始在国企工作的时候,看到工厂不仅为职工报销医药费不说,甚至为职工的子女报销医药费,觉得不可思议。现在又看到某些地方企业,实验型地拿企业的利润、甚至银行的贷款,用于赡养企业所在村镇的全体老人,号称新世代的社会主义的典型代表,结果是走向衰败、被迫重新走向股份制改革等改革道路、反而印证了改革开放的正确。为职工报销部分医药费也就罢了,为职工子女报销医药费;负担退休职工也就罢了,还要负担所在村镇的老人的赡养职责,这是不符合市场竞争要求的,必然要失败的。社会职责,应该主要是政府承担,应该是通过政府建设福利型社会的措施和政策来实现,笔者叶剑在有关文章中有阐述、有关于建设福利型社会填平新三座大山的呼吁(详见《五论中国2015年奠定世界超级强国地位 论07年5万亿巨额财政收入如何惠民惠农强军兴科技》“建立‘全民分享发展红利的社会机制’,从根本上保证建设全方位的社会保障体系”,链接是:http://military.club.china.com//data/thread/1011/120/83/04/4_1.html)。但是,政府应该承担的责任,绝不能混淆为企业的职责。否则,企业负担过重的结果,不过是杀鸡取卵、鸡死卵尽、无以为继。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看到北朝鲜经济凋敝、落后于世界,为什么“南街村”喧闹一时却重新走向改革、成为印证改革必要性的典型例子。企业如果承担了过多的社会职责、例如职工子女的医疗,等等,必然导致成本过高、竞争力下降、导致竞争失败、发展后劲不足、企业的科研或者产品研发的不足、适应不了国际化竞争,等等。我们不可能因为有些人有平均主义的幻想、不可能因为有些人想抽平均主义的鸦片烟,就导致国企或者国内企业走向负担过重、竞争力衰败、适应不了国家化的激烈竞争。
违背经济规律的共富模式,不可取。
以上是笔者叶剑见到的几种共富模式。前三种主要是对于自己从事的高科技业、软件业的共富模式的一些总结。应该还有更多模式。推动共富,人人可以有责。市场经济,人人可有机会。相信大家尊重市场规律、一起探讨,一定会发现更多的共富途径。
叶剑声称要“谢绝别有用心者把社会主义等同于平均主义,一个民族如果一味期待平均主义,则何以自立自强”。首先社会主义不等同于平均主义,而均贫富也不是平均主义,均贫富正是一个民族得以自立自强的前提,攻击所谓的平均主义就是为贫富悬殊辩护!那麽叶剑是怎么“先富带动后富一起富”的呢?他开章明义就说“消除贫富悬殊需要人人努力”,然后提出一系列模式,最后落脚“幸福终靠自己创造”。但社会人人都创造要幸福,人人都在努力,可结果并不人人幸福。贫富悬殊是不争的事实。怎么办呢?叶剑开出药方:1、政府建立全民分红的社会机制,“从根本上保证建设全方位的社会保障体系”。2、资本家心里要有员工,“要建设企业的共富文化”。3、又是政府的事,“保障贫困家庭子女的免费教育权”。4、个人自己刻苦努力、打拼上进。最后叶剑提出“需要每个有良知、有社会责任感的人,从自己的角度和位置,点点滴滴努力、持之以恒努力”于是幸福最终靠我们自己争取和创造“了。我们把叶剑药方里有关政府的事抽出,那麽叶剑先富带动后富的关键是什么呢?毫无疑问是资本家的良心!叶剑可能自己也觉得不靠谱,于是又对资本家做了限制,变成了有良知,有社会责任感的人。呵呵如果没有良知,没有社会责任感呢?呵呵那就不归叶剑考虑啦,你们爱咋想咋想,这个且放一边,我们认真的研究资本家的良知,能不能先富带动后富,咱们姑且先认定资本家是有良知和社会责任感的。于是叶剑费尽心思选了四种资本家有良知的模式,以为依靠有良知有社会责任感的资本家的良知,员工们在资本家设定的规则下拼命为资本家赚钱,和谐社会就建成了,先富就带动后富了,世界就大同了。我们来看看是不是这样:
第一种模式:全员持股、或者骨干持股,企业在国内或者海外上市升值实现共富
呵呵先友好的问一下,升值实现了共富,那贬值呢?有升就有降呀,不能期望一直升值吧,那不是乌托邦吗?贬值后的情况很好玩,但不是重点。重点是“劳资共富”!从叶剑的叙述中可以看出,所谓股权期权是资本家“给”的,既然能给收回也不是不成立,还有股权变现好不好使都是问题。听说叶剑推崇的美国,已经不时兴这玩意了,据说挺忽悠人的,为了不被忽悠,现在一律玩现的,什么股权期权都不要,没有现金免谈。行文至此,不禁为叶剑捏一把汗,不要被老板忽悠了,先兑现最保险,不要给个糖葫芦就认了真,免得最后一拍两散,屁也捞不到。老板资本家找你毛病,那太容易了。实在不行编个故事,就把你办了,让你两手空空,为资本家白卖命。或者直接把你黑了,也不是什么难事。叶剑手无缚鸡之力,估计吓都吓跑了哈。靠升值靠资本家赏赐致富,不是劳资共富,是更残酷的盘剥,是虚幻的乌托邦。上市贬值,老板资本家会有杀人的心的,而且负担一定先转嫁给员工。至于资本家赏赐,清酒红人面,财帛动人心。真的你应该拿大把银子,俺不敢保证叶剑不会没有个三长两短。那些向公司要自己应得的,不要说国内公司,就是欧美公司也不会给你个好。这里面有个度。所以不存在劳资共富,只存在给少数资本家的腿子分点汤喝。
第二种模式:企业发展中的“劳资合作型共富模式”
还是先问,黄毛丫头销售提成7000多,老板拿多少?这是个关键问题,也是个常识。你拿的越多,老板就得到的更多。如果你和几百块的工资比,你很不错。但和老板资本家的暴利比呢?我想一头撞死的心都有吧。凭什么老板就因为有资本就该拿大头,销售人员拼死拼活只拿极小的一份?还有销售不创造利润,只实现利润。销售公司拿的多,必然会使制造萎缩。从而使销售成为无源之水。最后成为外国商品占领中国市场的买办,成为吸吮中国人民血汗的帮凶!至于叶剑分析师一稿多投,那才是大忽悠。反正你赔了赚了不管我事,我只管拿稿费,这和骗子我看区别不是很大。最后叶剑的那个体制制造的永远是越富的越富,越穷的越穷。当然这要和资本家比。还有这里隐含的前提是销售顺畅,和第一种模式一样,如果销售不顺畅呢?劳资还和谐吗?显然和第一种模式一样,这种忽忽悠悠的模式是不足以共富的。
第三种模式:技术合作型的共富模式
这个模式很荒谬,明明是资本家之间的合作,偏要扯上什么技术合作型。“他们都是有自己的技术、自己的产品”,这不就是个资本家吗,技术天上掉下来?产品地下冒出来?叶剑以此来证明市场经济的优越,反而只证明了资本在市场经济的运行规律,那就是资本不断的集中,最终形成垄断。那来丝毫共富?最可笑的是叶剑居然说国企工作,只会成为无产阶级。好像那些创造技术的,做出产品的,包括叶剑公司的员工不是无产阶级似的。其实看了叶剑的显摆,才明白叶剑也是无产阶级,虽然他拼命的想洗掉无产阶级的痕迹,但事实很残酷,你拥有的消费资料多点,持有一些货币,但你还是无产阶级。等你的货币变成可以榨取剩余价值时,你才可以是个小开,也就是个小资产阶级。你当什么经理,什么主持打理,也就是个被雇佣的打工者。所以叶剑拿资本家的合作忽悠什么共富,那是缘木求鱼,或者叫越南主席--胡伯伯(胡掰掰)。
第四种模式:“先富者回报社会型”的共富
这个就不说了,先剥削再施舍,了无新意。即使这样,中国的巨富者,肯拔一毛而利天下吗?叶剑能否、感化一下张茵呢?她正为剥削受到小小的限制发火呢!让她少剥削行不行?俺考虑这女人爱财如命,就不费心思让她捐啦,今后少点剥削成不成呢?
第五种模式:硬性让企业承担社会职能导致企业竞争失败或遭遇困境的模式。
哈哈这是企业只管赚钱不要管什么社会责任,社会责任政府管。这可把叶剑的画皮扒下来了,不管社会责任,资本家那来的良知和社会责任感?没有良知和社会责任感怎么共富?资本家的企业是经济动物,唯一的职能是赚钱,它的良知和社会责任感怎么产生呢?它产生的只有不顾一切赚钱的良知,它的社会责任感就是不顾一切的赚钱。这样的良知和社会责任感又怎么共富?
最后,叶剑的先富带动共富原来只圈定在企业,要企业老板资本家大发善心,实现企业小局部共富。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建筑在资本家良知和所谓的社会责任感的共富主张,是一座建立在沙滩上的大厦,忽忽悠悠的没个准谱,我对叶剑都担心,别让好心的老板忽悠了,遑论共富?叶剑目前在企业属白领,仍然是打工者,你的地位很不稳,这是被剥削者的命运,不可抗拒,在资本主义体制下!看到了你软弱的诉求,你攻击什么平均主义,无非是你想多分一杯羹,那是和共富不搭边的,先富带动后富就是骗人的鬼话。还有制造业农业等等,都靠政府扶持,那要市场经济做什么?叶剑的所谓建设性主张,社会主义的按劳分配不劳你提醒,按资分配靠良知有用吗?没有用而又忽悠的厉害,不就是说剥削有理,剥削可以共富,这种天方夜谭怎么让人相信呢?其实叶剑本人也没有先富,在按资分配的链条里,叶剑不在链,一旦老板资本家抛弃了他,立刻会堕入一般打工者的处境。所以行不得也哥哥~~~
附:叶剑原文
建设和谐社会“先富带动后富一起富”N种模式 论实现共富靠多方面保障靠从人人做起但决不靠平均主义的精神鸦片
作者:yes413aa
论消除贫富悬殊需要人人努力,建设和谐社会“先富带动后富一起富”N种模式
--幸福终靠自己创造,谢绝别有用心者把社会主义等同于平均主义。一个民族如果一味期待平均主义,则何以自立自强
--写作本文的目的,是提倡先富带动后富实现共富和谐社会。是总结市场经济下的共富模式,供网友在各自单位中借鉴、参考、在各自单位提出共富建议。实现共富,需要多方面努力、多方面保障,1、包括笔者叶剑撰文呼吁的建立建设福利型社会、填平新三座大山(见《五论中国2015年奠定世界超级强国地位 论07年5万亿巨额财政收入如何惠民惠农强军兴科技》“建立‘全民分享发展红利的社会机制’,从根本上保证建设全方位的社会保障体系”),2、包括本文提倡的、企业家、管理层心里要有员工、要有企业的共富管理体制、要建设企业的共富文化,3、包括笔者已经提出的、保障贫困家庭子女的免费教育权,4、包括各人自己刻苦努力、打拼上进。只要有多方面努力,我们一定能够建立稳定、和谐、持续发展的椭圆形社会构架。笔者叶剑提出:解决贫富悬殊的问题,需要每个有良知、有社会责任感的人,从自己的角度和位置,点点滴滴努力、持之以恒努力;幸福不靠救世主,幸福不是天上掉馅饼,幸福最终靠我们自己争取和创造。和谐社会,我们都是参与者、建设者。人人都是。
备注:
叶剑的文章绝大多数属于建设性意见,也欢迎建设性意见的跟帖。对于一帮人换了马甲反复骂人有脏字的,发现就删。横眉冷对千夫指,无虑马甲乱骂人;你骂我删保清洁,天地乾坤我笑傲。
回到北京天津,昨天下午开会同新招聘的同事介绍公司的发展计划、管理制度、企业文化--包括我把MBA教程中的培训文化、能力文化、合作文化等融合起来的内容,我自己把它叫做公司的“共富文化”。我自己在2005年患“散发性”甲型肝炎住院的时候,看到混住一起的一些四十到七十岁的肝硬化或肝癌病友在痛苦中死去,感悟生死,就有一个愿望--我自己的人生,对于自己而言,一定要过得快乐享受该享受的幸福,对于社会而言,一定要过得有意义做值得做的事情--其中包括我一直在思考的、先富怎么带动后富的问题。笔者叶剑本文就是探讨如何实现“共富”,探讨已有的成功或者失败的模式。
一是全员持股、或者骨干持股,企业在国内或者海外上市升值实现共富
这是笔者看到的“共富模式”之一。其中,典型的代表是在美国上市的中国百度公司。这个公司参与创业者,绝大多数拥有股份,按照报道甚至包括了前台小姐。结果是:上市日,全员股份升值,甚至前台小姐也达到5百万人民币的身价。而百度李董事长的身价则以亿元计算。这是例子之一。虽然不普遍,但是说明“劳资可以共富”。我2000年到京发展的时候,知道网易、新浪等网站上市之前,对于骨干成员是给股份的。京沪深的高科技企业,我见到太多,其中不少企业,包括证券软件业的同行们,他们都给骨干员工、核心员工股权。这些骨干员工、核心员工,大多数是二三十岁的年龄,都是同我一样的学生出身,他们有的凭借技术开发能力,有的凭借销售能力、管理能力、渠道能力,拥有公司股份;一旦公司在海外或者在国内股市上市,他们身价翻倍甚至上升十数倍、百倍,在各国都是司空见惯的。我目前主管的天津某公司,将来也有到加拿大多伦多的IPO上市的长远规划,要不是集团董事长承诺未来允许我参股、以及干出业绩的情况下给我股票期权,我也不会丢掉上海的业务过来主持和打理。类似百度的上述例子,更多出现于高科技业、尤其是出现于高成长型的、中小型高科技企业。受惠者一般是企业的技术骨干、业务骨干为主。特点是借助高度发达的资本市场的力量、通过员工尤其是关键员工持股增加凝聚力,实现发展、上市和共富。
应该提倡股份共享型的共富。
二是企业发展中的“劳资合作型共富模式”
这是笔者看到的共富模式之二。往往出现于销售型的公司。好产品更要有好的销售团队去打市场,不然,再完美的产品也不容易打开市场。而企业同销售者之间大多是“提成关系”。也就是做销售的员工可以按照销售额,拿到一定比例的提成。我亲眼看见过某高级销售师,一堂讲课销售有关的软件几十万元,按照规定一堂课的提成就是几万元的数字。也亲眼看到大学毕业、工作仅仅半年的黄毛丫头,干一行精一行,收入从刚开始的一千多元由于销售提成而飞快上涨到七千多元,让一些一天到晚骂天骂地骂政府的“爷们”汗颜。这类企业,往往是良性循环的--好产品保障好的销售师有机会“畅赢”高提成,而好的销售师团队则保证一个公司的现金流、可以带动更好产品的开发。这种“劳资合作型共富模式”,也是我自己在天津公司目前准备操作的、今天会议上详细讲的。对于研究员、分析师,公司鼓励“按照行规全国性发稿”、一稿投到一百家、二百家、三百家地方报纸的证券版,按照这一业内的常规做法,既扩大公司影响、间接推动公司业务,分析师自己也增收又增知名度,稿费如果上万根本不是问题;自己早在2000年就达到了,现在让刚出头的“后来者”们参照这个路子走而已。对于公司的国家法定的“××金销售人员”(这里免去产品名称、以免广告之嫌)、其他产品销售人员,则按照提成制度走,该提就提,上不封顶;谁能谁上,一切凭业绩说话。这样的体制下,员工不下力气为企业打拼才怪,不实现劳资共富才怪。
应该提倡劳资合作型的共富。
三是技术合作型的共富模式
这回三亚开会,也算开了眼界。居然有人单人承包公司一亿元的销售,有人单人承包4千万元的利润条件是4千万以上的利润归他所有;令我感佩,相形见拙。他们都是有自己的技术、自己的产品,使用公司的通用软件平台而已;同公司的关系属于技术合作型的关系。中华大国,卧虎藏龙;市场经济,强者经济。必然是“百舸争流,更快更强者优先”。“市场经济强者胜”的机制,是一个民族经济兴旺、人才辈出、创造力生生不息、创新型社会得以建设的源泉。但是,此类技术合作型的共富关系,一般只适合于成熟的技术人才同私营企业民营企业之间。国企的职工要同国企谈“4千万以内的利润归国企、4千万以上的利润归他所有”,当然属天方夜谭。在国企工作,只会成为无产阶级;自己打拼,或者可以成为小业主;同私企民企合作,只要自己确实有拳头产品、只要对方确实诚信可靠,可以建立共富的分成关系、强强联合的共富模式。
应该提倡技术合作型的共富模式、强强合作型的共富模式。
四是富翁洛克菲勒、或者华伦巴菲特或者比尔盖茨或者李连杰的巨额财富捐赠社会的例子或者模式,称为“先富者回报社会型”的共富
石油大亨洛克菲勒晚年主要从事慈善事业,世界股王、每个学习投资或者炒股的人都不可能不学习的华伦巴菲特宣布遗产绝大部分捐给社会,比尔盖茨捐赠巨额财富给社会,都是笔者认为可取的模式。比尔盖茨自己大学辍学在汽车库里面创业、编写的程序成为世界主导产品,是个人奋斗的典型例子。成为世界首富之后、捐赠给世界的财富也名列世界前列。李连杰、王菲同样是个人奋斗的典型例子。他们分别有自己设立的基金、用于慈善医疗事业。美国几十年没有重大内乱,同阶级矛盾调和有关,同中产阶级增多有助于社会稳定有关,也不能说与“富人们回馈社会”无关。
应该提倡先富起来的人回馈社会型的共富。
五是某些失败的“共富模式”例如硬性让企业承担社会职能导致企业竞争失败或遭遇困境的模式。
企业在高度激烈的竞争中,一般而言是无法承担过多的社会职责的。以前,自己刚大学毕业开始在国企工作的时候,看到工厂不仅为职工报销医药费不说,甚至为职工的子女报销医药费,觉得不可思议。现在又看到某些地方企业,实验型地拿企业的利润、甚至银行的贷款,用于赡养企业所在村镇的全体老人,号称新世代的社会主义的典型代表,结果是走向衰败、被迫重新走向股份制改革等改革道路、反而印证了改革开放的正确。为职工报销部分医药费也就罢了,为职工子女报销医药费;负担退休职工也就罢了,还要负担所在村镇的老人的赡养职责,这是不符合市场竞争要求的,必然要失败的。社会职责,应该主要是政府承担,应该是通过政府建设福利型社会的措施和政策来实现,笔者叶剑在有关文章中有阐述、有关于建设福利型社会填平新三座大山的呼吁(详见《五论中国2015年奠定世界超级强国地位 论07年5万亿巨额财政收入如何惠民惠农强军兴科技》“建立‘全民分享发展红利的社会机制’,从根本上保证建设全方位的社会保障体系”,链接是:http://military.club.china.com//data/thread/1011/120/83/04/4_1.html)。但是,政府应该承担的责任,绝不能混淆为企业的职责。否则,企业负担过重的结果,不过是杀鸡取卵、鸡死卵尽、无以为继。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看到北朝鲜经济凋敝、落后于世界,为什么“南街村”喧闹一时却重新走向改革、成为印证改革必要性的典型例子。企业如果承担了过多的社会职责、例如职工子女的医疗,等等,必然导致成本过高、竞争力下降、导致竞争失败、发展后劲不足、企业的科研或者产品研发的不足、适应不了国际化竞争,等等。我们不可能因为有些人有平均主义的幻想、不可能因为有些人想抽平均主义的鸦片烟,就导致国企或者国内企业走向负担过重、竞争力衰败、适应不了国家化的激烈竞争。
违背经济规律的共富模式,不可取。
以上是笔者叶剑见到的几种共富模式。前三种主要是对于自己从事的高科技业、软件业的共富模式的一些总结。应该还有更多模式。推动共富,人人可以有责。市场经济,人人可有机会。相信大家尊重市场规律、一起探讨,一定会发现更多的共富途径。
很赞哦! (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