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宁左勿右”与“宁右勿左”是一回事

火烧 2008-01-22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深入剖析‘宁左勿右’与‘宁右勿左’的异同,揭示其背后的思想演变与政治倾向,探讨不同历史阶段对极端立场的追求,强调其对社会的实际影响。

三十功名:“宁左勿右”与“宁右勿左”是一回事

作者  苏  杜

时间  2008-01-18

        前30年也提“反左”,但主要是“防右”,结果是“宁左勿右”。后30年也提“反右”,但主要是“防左”,结果是“宁右勿左”。

        “宁左勿右”年代,情形大致是这样:抓出一个“右派” 立场比较坚定,但远不如抓出两个以上或一个“极右” 更坚定。亩产一万斤是拥护“三面红旗”,亩产十万斤才是更拥护。你说破除“四旧”,我就烧书砸庙挖坟抄家一块来,破除得才更彻底。你说口诛笔伐触及灵魂,我便皮带棍子触及皮肉才能让灵魂触及得更深刻。你喊“万岁”,他喊“万万岁”,我喊“万寿无疆”,才更万岁。一个“伟大”不伟大,四个“伟大”才是真伟大。说“敬爱”不是真敬爱,说“最最最最敬爱”才是敬爱。花样百出,就是看谁能更“左”。

“宁右勿左”年代,情形大致是这样:你否定“文革”,我便拔掉“三面红旗”。你止于“拔旗”,我更“右派一风吹”。你“右派一风吹”,我更上溯到“延安整风才是根子”。你上溯到“延安整风”,我更上溯到“五四”,百年革命,不过是痞子胡闹民粹发疯。你上溯到民初,我更上溯到清末,百年反帝,不过是闭关自守民族狭隘。你上溯到清末,我则上溯到人猿相揖别,发见私欲才是人类进步的源动力。你单就中华论中华,我更广涉全球,马克思原是冒牌货,伯恩斯坦才是真共产,刨你主义的总根子。逢“毛”必骂,遇“马”必批,见“社”必反,属“公”必卖,一个比一个“思想解放”。花样百出,就是看谁能更“右”。

        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但这个“宁可也不”却像“中流砥柱”似地总是位于“主流”而不移。按说,“左” “右”各在一边,取向正好相反,本不一样,但略为一想,前三十年的“宁左勿右”,与后三十年的“宁右勿左”,完全是一回事。这个“宁可也不”历经了一个甲子,本性还是不移,简单说来,就是想不往实处想,说不往实处说,做不往实处做,特别像我们老家那个死了多年外号叫“邪三儿”的“光棍”。老人们说, “邪三儿”一辈子就干了四件事:让一个寡妇跳了井,让一个扛长活的闯了关东,让一个财主败了家,让他自己死在一个破庙里。

        什么?这怎么能相提并论呢?“宁左勿右”那是“大众政治”, “宁右勿左”是“精英政治”,泾渭分明,岂可混淆!

        “宁左勿右”是“大众政治”吗?它才是不折不扣的“精英政治”呢。能“拥护”是“积极分子”,能“打倒”是“党团骨干”,能“斗争”是“领导干部”。“宁左勿右”是当其时的“主流意识”,“宁左勿右”是当其时的“精英特征”。

        “宁右勿左”是“精英政治”吗?它倒是货真价实的“大众政治”呢。说“管他们吃住就不错了,还能有工资?” 的窑主,说“什么素质?简直一个农民!”的市民,说“什么烈士?纯粹炮灰!” 的网友,不都“大众”得很吗 ?近日“发改委”出台文件要“干预物价”,广州人大代表提议恢复“粮油票”,拥护的也,反对的更有。“又搞计划经济呀!”, “这人准是‘文革三种人’,查一查!”发表此等高见的,未必都是党校教授或理论会长。“宁右勿左”,早就“大众”化了。

        “宁左勿右”也好, “宁右勿左”也罢,只要“宁可也不”能当饭吃,能当钱化,“大众”就会顺某势,“精英”则从而生焉。“宁左勿右”里,“大众”云集,“精英”鹤立其间;“宁右勿左”里,“精英”辈出,“大众”摩肩接踵,何泾渭分明之有?

        有理论家将这回事归罪于政治专制,以为非改革政治制度不可。这话不无道理。确实,专制之下,为了避害,为了趋利,或二者兼为,来一点“宁可也不”,“真话不全说”, 有选而言,待机而发,做一回半回的小人,也未尝不可,或在所难免,但促使顺势唯恐不及,“宁可”唯恐不极的,却只能归功于我们的“忠文化”,它是滋生“宁可也不”的肥壤沃土。许多朋友对专制之暴深恶痛绝,我却对专制之教更为痛心疾首。暴,毕竟只能有时为之,教,却是日常功夫。“忠”是纲常教化的核心,“忠”的最精妙之处是涵盖和统一了一切智贤愚不肖的政民二德,荣辱之观。无论是从政还是为民,无论是在朝治政还是居家桑麻,一个“忠”字了得。“忠”是政德之最,也是民德之最;既是最高追求,又无入“忠”门槛,“大众”与“精英”,都尽收其囊中矣。“忠”,只有起点,却无终限,它的本质属性就是无所不可用其极,要人活或要人死,都能生出无数与时俱进的百种花样来。这便是仿佛同类但实际与“进步” 毫不相干的“激进”。这是“宁可也不”的源头,也是专制政治的本色,并不在于顺势者之多寡贤愚。

        之所以说这些话,自然是为了攀附“总结三十年”。成绩错误要总结,为“忠”文化所累也要总结。拖着这样一付软而又重的翅膀,在“宁左勿右”与“宁右勿左”的“河”上来回折腾,中华民族要腾飞是飞不起来的。即使如唐宋元明清盛世金银成堆,珠玉遍地,国库充盈,到头来还是免不了送出去,或请人家吃进来的。自然,我还需要补充两点,一 ,我之反对“忠”文化,并不是提倡妻子应做“换品”,儿子都要“忤逆”,为臣全生二心。为妻为子为臣,如果还想不到自己也应当有一点权力,那结果也只能是“宁可也不”了。二,我之反对“忠”文化的无所不可用其极,也并非提倡“中庸”。 “不偏不倚”是一道沙坝,要么 “宁左勿右”,要么 “宁右勿左”,滚来滚去,才有了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