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一元水费与0元水费

火烧 2008-01-21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通过甲乙两地自来水建设案例,对比分析农村自来水建设中水费收取方式与基础设施差异,揭示农村发展不均衡问题,探讨农村用水矛盾与建设难题。
    自来水”一直都是我们熟悉的字眼,打我懂事起,我就渴望用上自来水,你想有了自来水那多方便呀。可以买洗衣机洗衣服了,可以搞热水器淋浴了,可以坐在抽水马桶上方便了,可以很卫生地洗手、洗菜了……农民的生活条件就可以大大的改变。你想只要一拧水龙头,水就哗哗地流了出来,那种感觉,一个字“爽”!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媒体就天天叫嚷做农民富了,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奇怪的是我发现农村许多地方连自来水这样的基础设施都没用上,连自来水都没有生活能改变到那里去,能发生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当然与农村大多数人家的水井、压水井相比的是,一些先富起来的人做起新房后,自己打了一口井搞了台水泵将水抽到屋顶上抢先享用起了自来水,生活水平大大超越了其他村民。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也就是我小时候政府说的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时候了,一些农村也终于在逐步普及自来水。让我们来看一下其中处于同一乡镇的三个地方的自来水普及过程,试着分析一下现今农村的发展前景。首先让我们看了一下甲地。甲地是几个相邻的村民小组,许多年来共用两、三口水井,用水很是不方便。到了本世纪初,村民实在难于忍受用水之不便,再加上年轻点的劳力都外出了,留下的都是些年老体弱之辈,大家便迫切要解决用水问题。于是乎大家商定有劳力的每家出一劳力和400元,家中派不出劳力的每家出600元。然后大家选出代表购买水管、水龙头、水表等自来水设施。由于身处山区,山泉水资源共享,自来水的水源地,大家一番讨论,商定了两处取水,合二为一引入村小组,同时并勘探好水管铺设线路。这时身处甲处的村委、村小学也要求引入自来水,村民就要村委出资,村委无奈拿出了1500元。对于村小学的要求,村委借口没钱将难题抛给乡政府。乡政府躲不过只得与村民讨价还价,被迫出了几千元。自来水安装成功后,村民选定一村民负责自来水的管理,约定谁家自来水出了问题需要他解决,他便可收取适当的费用,要是自来水出了大问题则由大家共同出资派工解决。这样一来,自来水的水费也就为0元。
    看完了甲处,接着我们来看乙处。乙处只是单独的一个村民小组,也是在本世纪初,由能人以安装自来水的名义争取到了上级的财政扶助资金。当然这位能人就可堂而皇之地从中拿走一笔手续费,大约是资金百分之十左右,具体百分率各村小组自己商定。有了资金后,村民就自来水的水源地(也是山泉水)展开了争论,有个年纪稍大些的村民还写了张“告村民书”来阐述自己对自来水水源地的看法,最终村民还是统一了看法。水源确定后,自来水管道的铺设线路也基本成型。但到了具体施工时,大家发生了矛盾。本来为了公平,商定每家各派一名劳力参加施工计酬。但有人说这样有些人认为反正是集体的事干好干坏一个样,照样天天到工拿同样多的钱,施工时就会吊儿郎当不认真干活。争执的最后结果是干脆将这项工程承包给别人,但要求承包人要雇用该村民小组的人,并且还是要每家雇一人。认为这样受雇于人,包头从自己的利益出发不会容许被雇用的村民吊儿郎当。自来水安装成功后,村民又商定请一村民负责日后的维修,每吨水象征性地收取0.1元作为他的报酬。
    最后,我们来看看丙处。丙处有好几个村民小组,也是该乡镇别一村委所在地,在该乡镇算是人口比较密集的地方,远胜于甲处。丙处在数年前,就传闻要安装自来水,但终因选取的几处水源(也是山泉水)不能够满足众多人口的需求量,再因资金等一些问题一直悬而未决,最后在去年政府干脆搞了个招商引资——就是请别处的老板来这里搞自来水工程。让我们来看一下怎么个招商引资法。该老板行事简单,首先在丙处的一条河边挖了口大井,然后将井里的水抽到附近山上的水池里,借用山势落差将自来水引入人家。要接自来水人家,每户需交500元的初装费,并且水费1元/吨。
     看完了这三处的自来水普及过程,首先让我们看到的是水费上的惊人差异:丙处的1元/吨到甲处、乙处近乎0元/吨。从中我们看到的是甲处、乙处的自来水安装过各中村民都充分参与其中,人人都有发言权,从水源的选址到施工安装等一切都是透明的,虽然争论不断,但在争吵中村民的利益得到了最大的保障,并且自来水管理人员都是村民,并没有脱离村民成为靠村民供养的专职自来水管理人员,这就有点象毛泽东时代的赤脚医生和民办教师,所以自来水的管理成本极低。而丙处则完全不然,表面上是招商引资,但人均500元的初装费实际上就等同于村民集资,只不过老板先行垫付而已。再者,由于私人办的工程基本上村民就没有发言权,一切也许只有乡村领导级人物才清楚些,对于村民就不那么透明了。许多村民都认为水源存在问题,说离河那么近再加上井圈缝隙又那么大不就等于引河水进井吗,这样的自来水能吃得放心吗?因此一些村民就不想接这样的自来水,接了自来水的村民明智些的也只是想拿来用,吃则还是用自家的井水,甚至于有些人还是要挑水喝吃。更何况又要交初装费又要交与城市里同样贵的水费,这不等于自己犯贱花钱请人来剥削自己,你想那政府招商引资引来的老板只需稍稍先行垫付了一下资金,施工时只需雇雇人自己又不要动手流汗,就可以轻微的代价轻飘飘地坐收水费赚大把的钞票。同时为了防止村民偷水——就是将水龙头拧开一点点,水滴出积少成多而水表却不会转,还加上了新的条款,限定每月最低消费,不足最低消费的按最低消费收取。这样的矛盾甲乙处就完全不可能存在,对比这下真是天壤之别!
    其实这个老板也只不过是现学现卖而已,大家看看中国的有线电视就可知道。在有线电视大举进入之前,我这的许多村民都自行安装了卫星接收器,一个卫星接收器只不过要二、三百元左右,就可招收到几十个台,不会比有线电视的台数少,图像的清晰度也要胜过开始的有线电视,其它的费用每年只需要少得可怜的卫星接收器的点点电费。按道理,国家搞有线电视,人员众多,平均费用应该更少。可实际上接有线电视,首先就要交四、五百元不等的初装费,费用是家用卫星接收器的近两倍,这还不算,每年还要交一百多元的维护费,这样算来费用是翻了几翻。这跟丙处招商引资的老板有何区别?纯粹一个唯利是图的奸商!大家说说,是这个理不?以此类推,大家就能明白中国的电信、电力、房地产、高速公路等等行业的那令人瞠目结舌的暴利了,其实他们就是寄生于百姓但又脱离百姓高高在上的的老爷们,难怪我们口袋里的钱总觉得不够花,因为时代一旦进步些,我们就要供养更多的老爷们!电费、水费、有线电视费、手机费、电脑宽带费、学费、医疗费……………………
    从这三处自来水的普及过程中我们还看到自从解散集体实行“包田到户”后,农村的公共事业出现了历史性的大滑坡。虽然现在中央提出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但我们看到的是,广大农村仍然是处于“等、要、靠”的地步,要靠上边的财力物力扶助,没有上边的扶助,农村的公共事业还是举步为艰,没有自我造血功能,那怕有的村庄有钱人也不少,但哪也只是人家个人的,人家大可一一掷千金把自己的一亩三分地搞得富丽堂皇,至于集体的事情,人家也没这个义务,因此直到现在一些农村连自来水这样的最为基础的设施都还搞不起来,更何况其它。村民们“大公无私、团结互助、先人后己”等集体意识基本丧失殆尽,几千年来的“人人各扫门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的自私自利思想和“各自为营”的小农意识又死灰复燃,经过近三十年的发展,私有制的最高境界“人不为已,天诛地灭”又在村民心里根深蒂固。你看乙处的村民,放着集体的主人不做,偏要将工程包给别人,心甘情愿地做别人的雇工,让别人刮去一些剩余价值,让人觉得甚为荒唐滑稽,匪夷所思!
    从中我们更看到了农村乡、村基层组织的无甚作为,其对农村的公共事业呈现出一副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态度,在中央提出的建设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农民迫切想改善生存环境的高昂热情面前,它都是处于被动的状态,象皮球一样,你不拍它,它是不会动的。农村基层干部在农民心中已完全丧失了权威性,农民一般都不会卖他们的帐,他们与农民已是油水关系,互不相融,当年的鱼水之情已成昨日黄花。甚至于有时,乡村组织插手农村的一些事务反而搞得矛盾重重,就像丙处的自来水工程一样,一些干部只想到自己完成招商引资任务,连民生工程也让老板去赚钱,老百姓能不抵触?对比甲乙处的近乎0元水费,丙处的老百姓能不有怨言吗?在私有化的现实基础上,中国农村几乎不可能自我产生以振兴农村集体事业为已任的农村干部,而丧失了思想觉悟好,政治素质高的农村干部作为农村的“领头雁”和“排头兵”,农村就只能以它那几千年来业已形成的历史思维及蜗牛一般的历史速度前进着,前进着……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