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左大培老师“和谐社会须力量均衡”讲座有感

火烧 2008-01-09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围绕左大培讲座内容,探讨和谐社会与力量均衡的关系,分析当前中国政治经济问题,指出改革与资本主义原罪的关联,强调经济衰退可能引发的社会动荡。

1月6日我第一次去乌有之乡听了左大培老师的讲座“和谐社会须力量均衡”。听后有些想法,想和左大培老师及乌有之乡的各位同仁探讨。


左大培老师首先就强调了自己是经济学家,而当天所讲的问题已经涉及了政治领域。我不知道左大培老师是用了“曲笔”,还是确实没有从政治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下面我谈一下自己的观点。首先,现在中国的问题,包括腐败问题、国企改制问题、司法公正问题、政策导向问题,都已经不是一个经济问题,而是一个政治问题了。我想这正是左大培老师作为一个经济学家所感到困惑的地方,以至于左老师说自己想不明白。


我和左大培老师一样都是支持改革开放的,虽然那时候我还是一个小孩子,但是我朦胧的感到,改革开放是中国的一条出路。但是改革为什么会走到今天呢?我想这是一个政治学的问题,因为政策是具有惯性的,特别是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后,他们就会进一步把自己的财力变成政治影响力,去试图使政策更有利于他们,甚至最后直接掌握国家政权。这种惯性只能在前半段给予一定控制,很可惜我们的国家已经错过了这一阶段,现在国家没有了政治信仰,更没有可能甚至没有动机来抑制这种惯性。所以现在应当讨论的是“主义”而不是“问题”,我们再把思路纠缠在“问题”中,已经没有意义了。左大培老师的愿望好像是希望国家广开言路,多听听来自工农的声音,抑制“企业家”导向,这也许在上个世纪90年代还有用,但现在已经毫无意义了。就好像前一阶段通过的物权法,左大培老师和巩献田等老师好像也反对过,但它终究会通过的。


左大培老师说不明白为什么西方国家经济萧条时贫富差距会缩小,而中国90年代初的经济不景气却使贫富差距大幅度的拉大。其实,这一点很好理解,中国的企业家们实际上是处于原始积累阶段。如同西方资本主义初期的原始积累。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原始积累阶段显然是有“原罪”的,日本在资产阶级产生初期,就把国家兴建的产业卖给甚至无偿送给资本家。这与中国现在是非常一致的。其实,很好理解,没有一场偷盗、掠夺、抢劫,资产阶级的原始积累怎么可能实现呢?这种实现无非有两种方式,第一直接从人民个体手中掠夺,第二从国家手中把公有资产直接吞并过来,中国可能主要是第二种情况。所以说,如果把“改革”定性为“创造资产阶级”,那么“追究原罪就是反改革”也不是没有道理,只不过这是资本主义的道理。


左大培老师最后说道中国经济会出现一定的萧条,那时希望政府站在工农大众一边,只有这样才能度过危机。这一观点我不同意。我当然也愿意政府能站在老百姓一边,但这有点一厢情愿。中国目前社会矛盾相当尖锐,但这些矛盾被目前的经济繁荣所掩盖了,今天的中国充满了发财甚至一夜暴富的梦想,大家都忙于自己的前途,没有人有空闲去关心政治。但是一旦中国经济出现衰退,那么中国政府现在所希望的双赢和谐就会被打破,政府必须鲜明的站在某一边,而不能向现在扮演一个“中间派”的角色。但是中国的企业家新贵恐怕已经不能允许政府的“倒退”了,一旦政府出现了“左”的倾向,那就将是“资产阶级公开争取自己权力的时候了”。而失去群众基础的政府很难有力量对抗这种挑战,中国的政权很可能会落到资产阶级手里。当然如果政府直接站在了资本家一边,那么中国的性质也就不言而喻了。所以无论如何,只要中国经济出现衰退,中国的一场大动荡都在所难免。现在劝告政府站在工农大众一边,已经太晚了!


    所以作为共产主义者,我们需要现在就团结起来,从现在的国际形势和历史特点出发,总结历史教训,重塑马克思主义理论,将这一伟大思想的火种保留下来,等待新的历史机遇。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