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国际纵横

美军围堵中国重返菲律宾

火烧 2007-10-28 00:00:00 国际纵横 1031
美军以人道主义和反恐名义重返菲律宾,通过军演和临时驻扎维持军事存在,形成对中国的包围圈,影响地区安全格局。

美军围堵中国重返菲律宾

 2007年10月24日 国际先驱导报


   美军通过联合军事演习和提供人道主义援助等行动,变相维持了在菲律宾的军事存在

  国际先驱导报记者刘华、吴强发自马尼拉 15年前,美军关闭了在菲律宾的军事基地,结束了它在此长达93年的驻军。而如今,美国的军事力量打着“人道主义”和“反恐”的幌子又回来了。

  10月17日,美国海军、海军陆战队和海岸警卫队联合发布的新海上战略《21世纪海权合作战略》的报告。新战略的重点包括通过人道主义救援行动和加强国际合作的方式预防冲突等。东南亚问题研究机构“聚焦全球南部地区”外交政策专家赫伯特·多斯纳认为,这种战略思路具体体现在菲律宾,美军通过联合军事演习和提供人道主义援助等“经常性的临时行动”,“半永久性地”维持在菲律宾的军事存在,从而把菲固定为美国全球军事战略中的一环,同时形成对中国的包围圈。

  在菲律宾实现变相驻军

  美军这次重返菲律宾,用的不是以往建立大型军事基地的方式,而是通过举行联合军事演习和提供人道主义援助等手段。

  据统计,仅2006年一年,美菲两国就举行了37场联合军事演习,比2005年增加了13场。参加演习的美军士兵最多时一次达5000人。美国太平洋司令部前任司令托马斯·法戈的看法是:“通过军事演习建立的经常性联系是在必要时美军进入菲律宾的最大保证。”同时,美军还在军演期间建设了不少深水港、机场和公路等基础设施,以供美军在不时之需时使用。

  实际上,美国已经在菲律宾无限期驻扎了一支100~450人(其人数根据任务不同在不同时段会出现波动)的部队。自2002年以来,这支名为“联合特别作战部队”的军事力量以军事演习和训练在菲律宾南部棉兰老岛驻扎,其行动范围可达8000平方英里,覆盖菲南部棉兰老岛及其周边所有岛屿和海域。

  由于不像以往建立大型军事基地,美军的策略不容易引起菲律宾国内反对人士的注意,推行起来也更加顺利,不必付出“巨大的政治成本”。

  目的在于“包围”中国

  如果说冷战期间美国的海外驻军是为了对付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那么今天美国打着“人道主义救援”和“国际合作”的旗子,进行的“海外驻军重新部署计划”又是对付谁呢?

  赫伯特·多斯纳认为,尽管美国把恐怖主义以及伊朗和朝鲜等地区军事强国说成是美国的主要敌人,但美国的全球战略实际上是要阻止任何威胁其超级大国地位的竞争者的出现,而目前美国最主要的潜在竞争对手是中国。换言之,美国“海外驻军重新部署计划”主要为了对付任何被视为威胁美国利益的国家和非国家行为体。

  近年来,美国政府官员和智囊不断警告说中国的军事现代化对美国造成了直接威胁,2006年美国国防部向国会提交五年一度的报告又称“中国的军事发展已经使地区军事平衡发生改变”。正是基于这种认识,美国近年来加强了在中国周边地区的军事存在,渐渐对中国构筑起一个包围圈。菲律宾地处东南亚且与中国台湾隔海相望,要想“包围”中国怎能少了这至关重要的一环呢?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