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红歌,唱响中国
中国红歌,唱响中国
七月流火,太阳播火。进入盛夏,祖国大地从南到北,热浪滚滚,气温不断升高,人们切实感受到了酷暑的热度;几乎与此同时,由江西卫视举办的07年中国红歌会全国海选,也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从北京到石家庄,从南昌到成都,从成都到西安……不论是七、八十岁的老人,还是五、六岁的儿童,工,农、兵、
学、商,社会各界选手,大家引吭高歌,大唱红歌,大唱经典,其参加人数之众,范围之广,群众热情之高,都为以往所少见,演绎了一场轰轰烈烈的全民文化盛宴,其火辣辣的热度,又岂是自然的热度所能比拟!由此所形成的今夏影视文化的独风景线,令人瞩目,令人击赏,令人歌呼!
红色是中华民族喜爱的颜色。中国近代史就是一部红色的历史,承载了国人太多的红色记忆。那是嘉兴南湖的红色航船,是井冈山的星星之火,是延安窑洞的灯光,是天安门的红墙,是激情燃烧的岁月,也是改革后许多人红火的日子、和许多人沉甸甸的思考……江西卫视独辟蹊径,以红歌,红色年代,红色精神这些孕育新中国的概念和元素,以选秀的形式,打造这样的一个顺乎民情,合乎民意全国品牌,自然受到千万观众的热捧和喜爱。
其实,红歌会已经一周岁了,早在06年,她就以在内容上出新,重唱红歌,重温红色记忆,激起群众广泛参入的热情,使人耳目一新,引起了广泛的影响。今年这档节目越办越精,越办越好,在这个泡沫的泛娱乐化时代,刮起了一股红色的旋风,打开了选秀节目的新通道,使这个火热的夏天更加火辣而不平静。
综合各类资讯和笔者的观察,笔者认为,红歌会有极其鲜明的特点,第一,它定位准确,立意高远。由于传承了红色精神又寓教于乐,使艺术根植于广大群众之中,既不像青歌赛那样只注重演员的演出水平,又不像一般的选秀节目那样平庸和低俗,坚持本土化、传统化和娱乐化,因此具有了无限的生命力,有可能办成具有中国特色的经典节目;第二,广泛参与,不设门槛。运用了传统选秀的形式,赋予了红色精神的内涵,没有年龄、性别 地域,身份的限制,同时,以传统经典为主,但又不排拒流行元素,因此吸引了千千万万的参与者,使红歌活动具有了广泛性,群众性和持久性,形成了一种盛大气象,是其他类选秀节目所无法比拟的;第三,雅俗共赏,平民意识,品牌意识。以寓教于乐的精神内涵取胜,而不以低俗的表演,演员评委的噱头、绯闻吸引受众的眼球,这就高出了其他台很多档次。特别歌会组织者聘请了像李双江、阎肃、赵季平、滕矢初、谢芳
等德高望重的专家作评委,而流行歌手林依伦、谢雨欣、常宽等也参与其中,使红歌的活动和评选获得了巨大成功。与此同时,其收视率也高开高走,节节攀升。
在此人们还特别建议有关的部门特别是宣传部门,应大力扶植群众性的歌咏活动,保护群众的积极性,关注“红歌会现象”,大力倡导唱红歌,听红歌,议红歌活动,使青年受到教育,老人增加回忆,干部不忘传统,以净化人们的心灵,提高审美的情趣,促进和谐社会的建设。
现在,07年红歌会红歌突围战全国32进20,20进12,在经过8月22、23两天的角逐已经结束,12名入围“红歌英雄汇”的选手已经产生。9月2号,将产生10名全国最强红歌手,江西卫视将全程向全国直播,悬念即将揭开,最强歌手就要诞生,人们有理由给以热烈期待!
“赣水那边红一角”、“狂飙为我从天落”,从江西发端的红歌会活动必将普及全国,让我们“爬坡要爬最高的坡,过河要过最大的河,喝酒要喝大碗的酒,唱歌要唱最红的歌”。让红色歌声响遍大江南北,响遍城市乡村,响遍全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