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时代观察

对国家战略问题的一些思考

火烧 2007-06-26 00:00:00 时代观察 1037
文章围绕中国如何在国际意识形态和金融领域争取主动,提出争夺国际话语权和粮食期货主导权的战略思考,强调通过经济和意识形态手段应对国际挑战。

对国家战略问题的一些思考

路漫漫


当前中国形势已进入一个十分微妙的关头。外有美、欧、日联手压制,内有重重社会经济矛盾。与主权有关的台湾、西藏、新疆等问题亦时时冒出火苗。
对于国家的一些战略问题,近期我个人进行了一些思考,写成几篇短文,以抛砖引玉。


第一篇     争夺国际意识形态话语权 

中国要发展,必然要加深世界经济的联系,与各国的经济竞争和冲突必定日益加剧。这是大势所趋,不可逆转!
中国的战略口号曾由“和平崛起”改为“和平发展”,试图通过口号的改变降低与国际列强的冲突烈度,某种意义上表现了一种不自信的心态。事实上,中国唯一正确的态度应当是直面和正视国际矛盾,通过构建国际新秩序和争夺国际话话权,使自身的利益诉求合理合法化。面对列强尤其是美国咄咄逼人的意识形态攻势,中国有必要再掀起一场“可以说不”的民族主义风暴,以更加磅礴、更加雄辩、更加犀利的意识形态反攻,揭破美帝国主义的伪道义嘴脸,揭露其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本质,还其现代罗马的本来面目。尤其是在经济意识形态上,务必揭示美国新自由主义的强烈毒性。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货币操纵国和汇率操纵国,是世界不公正经济秩序和各种经济总是的最大根源。美国推行的弗里德曼新自由主义,不仅严重威胁到中国的利益,而且严重威胁到欧盟、俄罗斯以及诸多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因此,只要中国揭竿而起,拥护者必然影从。中国争夺国际意识形态话语权大有可为!
国家应组织力量,大量出版反对新自由主义与颜色政变的书藉,鼓励各类媒体报道、宣传与此相关的理论。应组织专门经费,大量翻译此类著作,与全球各国共同合作,帮助中小国家出版反新自由主义与反颜色政变的书藉。向中小国家介绍和推广各种维护社会稳定、经济发展的经验。
邀请外国学生(主要是中小发展中国家)来华学习,不应仅仅限于普通的语言、礼仪风俗学习,也应当包括某些简要的政治经济理论学习。向外国学生宣传中国和谐、平等、讲求团结和爱国的价值观念。
加深与拉美地区、俄罗斯的学术交流,吸取其社会经济变革中的各种经验教训,教育国人。

第二篇     夺取国际粮食期货主导权


2007年5月份中国花费20多亿美元在美国采购了800万吨大豆期货和现货,结果5月份全球大豆价格大幅上扬。这项措施一举扭转了中国豆农种豆亏损的局面。这显然是以较小的代价换来了较大的成果。
实际上,金融市场就是一个能够撬动经济大势演变方向的场所。美国正是凭借独霸全球的金融市场和金融力量,大耍金融游戏,将整个世界玩弄于掌心。
在金融战争愈演愈烈的今天,中国必须熟悉和学会玩金融游戏,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目前,美国金融力量在工业原料期货上大玩把戏,并伺机大肆收购全球优质工业资产。其组织之严密,行动之隐蔽,出手之迅捷,令人谈虎色变。
美国在摧毁各国经济体系的系统阴谋中,最下功夫的地方是农业(极少有人理解此点)。美国长期对农业提供优厚补贴,目的是以低廉的农产品价格摧毁别国农业体系,进而摧毁其整个经济体系。这也是中国三农问题的根本导因之一。九五期间,中国农业连年不景气,农产品价格持续下跌,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国际粮价持续低迷。正是由于这个原因,我在《论中国面临的金融战争和通货膨胀》中认为需要抵制美国农产品的倾销。但是,经过进一步的思考,我认为这个问题是复杂的。我在另一篇文章中提出,为了保护已经存在大面积亏损的大豆产业,中国应当从国际市场大量采购大豆,推升大豆价格。5月份中国在美国大量采购大豆以后,其价格果然大幅上扬,将一举扭转中国豆农种豆损的局面,从而稳定国内大豆产业,稳定东北农业。产生如此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其费用仅为20多亿美元!由此可见,期货市场的确是一个能够以小博大的魔力场。中国应当学会玩期货游戏,使国际经济格局朝着有利于本国利益的方向演变。
大豆采购表明,美国金融势力绝非没有罩门。最强的地方也可能是最弱的地方。农业正是美国金融势力最大的弱点所在。
目前,中国经济的一个巨大困扰是内需不足,根本原因之一是农民的消费能力不足。因此有必要提高农民货币收入水平,而这一点需要稳定而有利的农产品价格作保障。要保持有利的农产品价格,困难之一在于国际粮食产品的冲击,困难之二在于人民币持续升值,使中国农产品竞争力降低。这需要国家采取有力措施进行干预。现在看来,最有效的办法之一可能是参与国际期货市场,推高国际粮食期货价格。如果中国每年花费几百亿美元在美国期货市场购买粮食,就有可能控制国际粮食价格,使之有利于中国农民和农业发展。特别是,这项措施将有力地推动国内经济的持续发展和经济结构的良性有序调整。主要原因是:
(1)农民的货币收入进一步提高,有利于促进内需。
(2)农民更愿意从事农业生产,农民工进一步紧缺。有利于农民工工资的提高,有利于缓解两极分化。
(3)农民工不愿意从事过于脏、苦、累和危险的职业,企业势必加大投入,促进装备水平和机器自动化水平的提高,从而有利于带动机械装备业的发展。
(4)机械装备业以及整个重化矿工业水平的提高,有利于促进高精尖技术的发展。
(5)整个工业产业的大发展,有利于提高中国在国际经济上的地位和竞争力,有利于出口和外汇储备的增加。因此,在国际市场购买粮食损失的外汇可以因此得到回补。

由于上述原因,中国从国际市场购买的粮食即使烂在粮仓中,也可能会得大于失。(愚蠢的新自由主义经济学家一定会为局部的利益的得失大呼小叫。殊不知美国金融大鳄天天在做着以小博大的游戏,以局面损失换取全局的暴利。)退一万步说,花外汇买粮食至少比买美国垃圾债券和波音飞机强得多。
当然,粮食买来了,烂掉确实不好,应该设法让它取得更多的效益。例如一方面可以积极填补过去几年被挖掉的粮食库存;另一方面可以加强对国际缺粮受灾地区的粮食援助;第三,如果国际粮食价格涨得离谱,也可以抛售部分存粮,套取资金。
从根本上说,从国际市场购买粮食只是手段,而非目的。如果国际粮价高企,并不会损害国内粮食产业,那么中国也可以不买或少买国际市场的粮食。一旦国际粮价过低,则有必要大力干预。而且一出手就应当是大手笔,决不能零敲碎打。金融市场需要的就是胆量和气魄!
事实上,在国际市场美元通货泛滥的情况下,粮食价格总体上只会不断上涨,绝不可能大幅下跌。任何国家的任何措施都难以从根本上撼动这个大趋势。中国用外汇储备购买国际粮食,不过是顺势而为,基本不可能亏损。而其产生的间接效益,则将难以估量。
中国之所以不大可能亏损,还因为中国人口庞大,粮食消费需求量极大;另外中国拥有世界第一位的外汇储备,完全可以控制国际粮价走向。除中国之外的任何国家,胆敢与美国斗法,都无异以卵击石。但是中国已经足够强大,虽然还不能够在工业原料期货上与美国抗衡,但在农产品上撕破一个缺口,迫使美国抽身回护,分散其金融战争精力,完全可以做得到。

第三篇   农村基层组织问题

今年爆出的若干社会事件新闻,如山西黑砖窑事件以及前期的广西计生风暴,表明农村某些基层组织已日益黑道化、门阀化。相当一批地痞恶霸、土豪劣绅、贪官污吏把持村镇各种资源和权力,横行乡里,鱼肉百姓,为所欲为。某些共产党员不仅仅配不上党员的称号,甚至已完全蜕变为黑白通吃的魔鬼。
农村基层组织为什么溃烂至此?根本原因在于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权力、资源逐渐商品化,一些人结成强大的关系网,相互包庇、相互怂恿,为非作歹,却总能够免受惩罚。
如果说县级以上官员可以通过任期、交流、回避等制度抑制腐败,而对地方上的地头蛇们,显然很难搞这样的一套制度,从而也使得其它制度如同虚设。在一个一个小独立王国,针插不进,水泼不入,没有国法和正义,只有潜规和邪恶。
因此,改造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已成为一项紧迫而重大的战略任务。
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不一,改造的形式也应当多样化。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城郊地区、粮食生产区、其它地区。

一、城郊地区
城郊地区市场发育程度一般较高,主要是菜农比较多。由于经济水平较高,实施集体化经营管理往往能够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集中经营管理主要有两种模式。一是南街村模式,二是台湾农社模式。
南街村模式某种意义是1950年代农业合作社的翻版,其成功的条件是村干部无私心、有能力。台湾农社模式特点是:全体农社合作户作为股东,享有分红权和对经理的选罢权。
以上两种模式都可参考。我个人认为,台湾农社模式尤其值得重视。中央应规划对城郊县区的县级干部进行必要的培训和指导,使其致力于推动农村合作经济的发展。

二、粮食主产区
粮食主产区的经济形势好坏,除气候外,主要取决于粮价高低,实际上取决于国家的粮食相关政策。因此,国家有必要对粮食主产区的社会经济状况实施强有力的干预。
粮食主产区的农村干部一般只需按部就班、公开公正公平地执行国家政策,并不需要太多的创造性。为了避免本地干部形成特殊利益集团,干扰破坏国家政策,国家应当有计划地从外地调配干部,充实基层。同时实行任期制和干部交流制度。

三、其它地区
剩下的多是老少边穷地区,情况比较复杂,很难用同一套的办法进行管理。但透过千差万别的地理环境和经济条件,真正关键的问题却可能是伦理价值信仰问题。中国近现代百余年动变,不仅仅是政治经济动荡,更伴随着传统伦理价值观念的分崩离析。在当代,如何建立一套新的伦理价值体系,整合社会各个群体,成为一个重大战略课题。这个课题需要大量试验。在老少边穷地区积极探索伦理价值变革,社会震荡较小,易于展开。
中国古代的主体伦理价值观念体现在礼教中(知书达礼是对读书人的最基本要求),而又不断溶入道教、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的某些观念。个人认为,当代伦价值变革,应当以新礼教为核心,包容多样,尊重差异。新礼教的主要内容是热爱祖国、尊老爱幼、平等互爱,重义轻利等。
新礼教工程的主要措施可以包括:
(1)加强基本礼仪训练。例如学生每次见老师都应当叫“老师好”!
(2)加强基本礼仪、伦理知识教育。
(3)弱化过于空洞而宏观的政治经济常识教育。
(4)鼓励青年人到老少边穷地区支教(国家应拔款支持)。这不仅是单纯的文化知识工程,实际也是伦理工程。
(5)伴随国家文化工程,推广一大批伦理价值方面的书籍。内容应具有故事性和趣味性。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