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乡村精英大团结形势调查——写在河南农村社会行走之后
2007年5月12-30日是我院一个重大课题项目的实地调查阶段,我被安排到河南调查组,具体地点是本省南部地区的一个劳务输出大县。
5月13日,我们一行5人来到县城暂作周转,由地方干部安排入村。当地政府工作人员一路对我们主动宣传本县最近几年的经济建设成绩,并指出本地乡土企业家的巨大功劳,向我们介绍排列在县城主干道两侧的企业家画像,以显示政府对企业精英们的重视与支持。县政府还专门动用大量人力物力资源从县城周边征地,规划出了回乡企业家创业园区,以吸引更多的外出务工成功人士回家创业。我对这些问题仅仅作了一些简单的思考,就被送到了离县城10多公里的一个村庄,开始了正式的社会调查工作。
来到第一个村庄,我们感受到了融洽的干群关系,村里的支书是一位从业33年的老党员了,把工作做得相当到家,村里的各项工作都开展的有条不紊,村党支部几次被上级政府评为“五好支部”,群众对村干部的工作也很支持,我们需要调查什么类型的家庭,他们总能及时地找来,他们的有力配合保证了我们能够如期完成调查任务。我们来到本村的第一天夜里,村委会大院里就来了两名妇女反应情况,她们把我们当成了上级政府派下来的工作组,以为我们可以帮助她们解决难题;后来一打听才知道其中一名妇女因为丈夫外出打工有了成就抛弃了她和孩子,断了经济联系却没有正式离婚。她现在自己带着3个孩子过日子,其中两个在上学,而家里没有经济收入,自己还得了精神分裂症,种地都主要依靠娘家人帮忙,她遇到的困难已经超出自己努力可以解决的程度了;而其丈夫找“小老婆”的事已经是全村公开的新闻,其重婚行为也是昭然若揭。面对这样的事情,村里人没有表现出应有的愤怒,只是口头上指责几句,从没人提出更有效的方法;该妇女几次去北京寻找丈夫都是无功而返,结果沉重的经济负担使她再也没精力去“千里寻夫”了。当问及村干部对这件事的态度,他们也是形式上批评几句就算应付了问题,一直摆出一幅无可奈何的姿态,我也被说服了,感觉确实是没办法。
当本村社会调查结束时,我们来到乡政府接受乡长的接待,那位热情而又健谈的乡长很坦然地向我们介绍他们的执政理念和具体措施,主要谈到了三个基本问题:1、如何看待地方政府政绩和国民经济增长?2、如何看待本地外出务工人员的社会贡献和存在的困难?3、如何看待乡镇政府的角色和相关政策?他很诚恳地讲到了当今中国政府当中存在的“唯经济增长”倾向,认为很多地方不切实际地上马新项目或建开发区是一种新的“大跃进”,是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他还说本乡最大的优势是大量农业村剩余劳动力,他们外出打工的收入已经成为本地经济的支柱,所以乡党委政府很重视外出打工人员的团结和维权工作,在本乡外出人员密集的北京等地区成立了党支部,每年春节前后乡政府都安排专门时间接待外出务工人员,听取他们反应在外工作经历和存在的困难,并集中问题探讨对策。这位乡长重点讲述了几年前他参与处理的一起冲突事故:在本乡外出务工人员集中的北京某地区,当地政府配合某房地产开发商执行拆迁任务,首先选择了流动人员聚集的S小区,引起了在当地居住的打工者的不满,于是本乡打工者实行集体抗争,准备以武力抵抗拆迁行动;乡政府得知这种情况之后,迅速组成了由乡长带队的地方政府工作小组并迅速赶往北京,经过与多方协商(主要是与北京当地的区政府讨论)最终避免了一场武力斗争,既保护了当地人在首都的形象,又切实维护了打工者的经济利益。这位乡长谈起此事满脸地骄傲,足见他们对自己的工作有很高的认同度,他认为乡领导选择把维护外出务工者权益作为政府工作的重点之一,而不是盲目引进项目制造“形象”政绩是切合本地实际情况的,从笔者目前的认识水平看也确实如此。他还谈到了最先进的发展观问题,即引进投资必须立足长远,不能以牺牲环境等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增长,他认为本届政府已经很好地领会了中央提出的经济社会综合发展政策精神,我把他的谈话概括为一堂生动的“科学发展观”课程,引起了在场一些干部的认同。应该讲,这位乡长的谈话确实很有条理也很讲艺术,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当地政府的执政理念和务实精神,我们很愉快地共进晚餐;但最后我却忘记了那个一直想打听的那个问题——如何看待那些被丈夫抛弃的农村妇女?甚至是否想过如何帮助她们呢?带着一丝遗憾我们离开了那个乡镇。
次日,我们来到另一个乡镇的第二个村庄继续做“三留人员”的社会调查,据先去打听信息的老师说本村的干部不想接待我们,看着县林业局的面子才勉强答应的,我还没“入村”就估计到这个村里可能有些不那么光彩的故事。进入本村的第一天我们就先到村里的中心小学访问儿童,在去学校前半个小时,村里的文书向我们讲到了一个另他们棘手的问题:几年前村干部见小学房舍破旧,于是引进企业家投资建设了一所新学校,为了保证投资方收回投资和创造利润,村委会与投资方签订了为期30年的承包合同,30年内投资者可以通过收取学生的教室使用费回收投资和挣取利润;可从去年开始中央政府要求取消农村义务教育除书本费之外的一切费用,这给村干部带来了难题:遵守中央政策就要毁坏与企业家签订的合同,遵守合同就违背中央的政策精神,这令村干部们很为难,但他们还是决定信守学校承包合同,首先维护企业家利益和经济发展大局。在随后一周的调查时间里,我们不断地遇到群众反应学校收费的问题,他们大多对村干部的独断专行行为不满,质疑老学校出卖的合法合理性,并提出现在学校收取的教室使用费是与国家政策相违背的。我们还了解到村里有一些上访的人去过市里和省城都没见任何效果,连省委书记也曾经来调查过,但当地干部把那些敢说话的人送到“乡里”,把那些持中间立场的人关在家里,只允许或安排说好话的人去答话,结果当然也是万事大吉、不了了之。在这一周时间里,还有很多群众反应农村合作医疗政策执行中的问题,主要是地方医疗单位与政府主管部门相勾结,强制群众参加合作医疗,抬高报销门槛或向符合报销条件的群众提高药价变相侵占群众应得福利。群众还反应本村的自来水工程是村干部推动实施的,结果工程承包方为了谋取暴利使用劣质水管,导致各种设施还没完全安装好就有的报废了,现在村里人都只能吃自家水井里的地下水了,所缴的费用也就打了水漂。在第二个村庄实地调查的一周时间里,我们除了按计划完成了“三留人员”的调查之外,还听到了群众对干部的种种抱怨,而且口径是如此地统一,其事实性应当不容置疑。
我们快要离开这个村庄的时候,乡镇领导设宴款待我们,他们提到了这个村的情况,并直接表态支持村支书的行为,还说这是没办法的,为了维护企业家的投资积极性只能暂时牺牲群众的一点利益,从长远看这是对大家都有利的。我们还得知本村党支部书记曾获得“省级优秀党员”称号并受到省领导的接见;本村成为省委书记的定点联系村,是全县的明星村。在后来的谈话中,我们才得知这位村支书之所以能够如此神通,是因为本村外出务工人员成功人士多,而这位书记又能很好的笼络这些村庄精英并很好地为这些人物服务,这与县乡政府把招商引资作为工作重点的思路是相契合的,加上本村外出务工成功人士热衷回乡盖楼房、搞投资,把村庄核心地带建设得美丽壮观,这就为村支书建造了独特的政绩形象。后来本乡镇的书记还提到了他们刚刚实施的开发区建设工程,说为了争取一家港商的投资他已经付出了很大心血,因为“征地”现在还有几户农民在上访,但他认为自己所做的是正义事业,是本乡镇的长远发展大计,不担心几个农民的上访会给自己的前途带来不好的影响,他的自信让我们十分惊讶。最后他还抱怨上级政府对乡镇干部的不信任,说刚刚进行的财政改革(财政权上收到县政府)是把他们当贼防,不利于调动乡镇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从与这位乡镇书记的谈话中,我能明显地感受到本乡镇的领导与上一个乡镇领导之间的差异,他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信念更加强烈,其发展经济的自信心也更加强烈,更加重视经济精英在政治资本创造中的作用,而实际上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也达到了目的,本乡镇是全县的经济发达镇,各项基础设施建设都走在了全县各乡镇前列,并受到上级政府的重视与首肯,乡镇领导的政治前途目前看来还是光明的。
结束河南之行的最后一站是接受县级领导的接待,接待人员的职位高了,宴席的档次也高了,在场的全部人员都喝茅台酒(一个贫困县的大方让我很惊讶);一位女性副县长成为本次接见的主人,她年轻有为,谈吐犀利,作风果敢大方,颇有一副“女强人”的姿势,其他作陪的几位局长也相继发言谈论本县发展已经取得的成绩和未来可能的前途。总结各位的发言大概有以下几个要点:1、我们所调查的两个村作为穷村和富村的代表,又处于县城南北方向两个的不同地理位置上,两村的外出务工者也是两种类型,第一个村以从事一般性体力工作为主,第二个村以从事技术性或经营性工作为主,所以它们具有一定的典型性,符合我们的调查预期目标。2、本县正处于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吸引本地外出务工成功人士回乡创业是全县工作的重中只重,为此,县委县政府采取了几项重大措施:宣传成功企业家事迹,提高其社会地位和声望,举办表彰和奖励大会;建设成功企业家创业园区,为外出成功人士回家乡投资提供基础硬件设施;成立招商引资办公室等专门机构,为企业家投资行为提供“一条龙”式的后勤服务。3、本县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发展前途光明,我们到本县来做社会调查是明智的选择。把整个调查做到这里,我终于明白了进入本县18天以来所发现的一系列问题:为什么干群矛盾尖锐的村庄支部书记被评为“省级优秀党员”而干群关系融洽的村庄支书却没这样的机会?为什么我们调查的第二个村庄如此富有却干群矛盾十分突出?为什么村民的上访总是没有效果的?为什么那位得了精神分裂症并被丈夫遗弃的农村妇女找不到可以帮助她的人?为什么有的乡镇干部那么坦然地面对上访的农民?我想这一切都可以通过本县的执政方针与理念来解释。
从与本县各级领导的谈话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几个基本结论:
——全县各级领导干部都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经济发展作为党和政府工作的重点,为达到此目标他们可以不惜牺牲基本的社会公平与正义,并视之为理所当然的选择,是为群众长远利益考虑的发展大计,在道德上没有可以被指责的地方。
——地方经济的发展首先需要投资者的资金,为争取到这些资金,地方干部可以通过各种手段甚至屈尊登门去拉项目,这又需要在全县范围内创造尊重和支持企业家创业的良好氛围,本县在提高农民企业家社会地位方面的工作达到了出神入化的水平。
——企业家需要良好的投资土壤,需要政府的大力支持,政府需要创造政绩,需要创造经济发动机,二者有了结合的契机并很好的开展合作;并共同打出一个牌子——为了发展县域经济和提高全县人民的就业和收入水平,实现区域跨越式发展和现代化。
——沿着以上的思路,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就要首先代表企业家的工厂生产;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就要首先代表企业家的创业精神;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就首先要企业家的投资利润;一切为企业家服务就具有了牢固的理论和现实根基。
——为了维护企业家的形象牺牲一个农村妇女的正义需求算什么?为了维护企业家的投资利润违背国家教育政策算什么?为了维护企业家的投资积极性强制征集几亩农田算什么?为了维护企业家的信心把一个群众不满意的村干部评为“省级优秀党员”又有什么呢?
——打着“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幌子,打着为群众长远利益考虑的旗号,我们的地方政府找到了一切不正义行为的合理性依据;但他们从来不思考一下:企业家的利益真的就是群众未来的利益吗?暂时的利益都不能维护谈何长远利益?
最后,作为一名乡村社会的实地调查者强烈要求:反思我们的政府政绩观,反思我们的企业家行为,反思我们的社会正义理念!如果我们各地的政府都全心全意为企业家服务了,为竞争有限的投资机会而放任他们的各种行为,那么我们的国家真要成为世界资本的沃土而成为工农的地狱了!如果政府干部再参加部分利润分配甚至加入官股,试问:我们的社会将倒退多少年?国家资本主义的历史梦魇难道还会在21世纪的中国重现?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