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思潮碰撞

社会主义不是理想而是劳动解放事业

火烧 2007-06-15 00:00:00 思潮碰撞 1034
文章讨论社会主义本质,强调其为劳动解放事业,批判各种新社会主义模式的空想化倾向,主张回归科学社会主义,明确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与目标。

社会主义不是理想而是劳动解放事业

  徐景安先生在《期望胡温开启新政——与温家宝总理讨论之八》宣称:“这次改革争论的最大收获是改革派占据了意识形态的制高点。在历次改革的争论中,由于实行“只做不说”、“不搞争论”原则,改革派在意识形态上总是处于守势,直到这次争论之初也是如此,改革就是反社会主义,反改革就是坚持社会主义。今天形势发生了逆转,改革派就社会主义本质、社会主义目标、社会主义功能以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特征、任务作了系统的阐述,并提出了“人民社会主义”、“普遍幸福社会主义”、“市场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宪政社会主义”等新社会主义模式,大大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是的,现在一些人改变过去不谈意识形态、不问姓“社”姓“资”的策略,大谈起意识形态,大谈起“社会主义”,一谈就滔滔不绝。徐先生就讲了一大串“社会主义”来与温家宝总理讨论,还是“之八”。据说瑞典前首相帕尔梅讲现在社会主义的定义有160多种,英国学者费里浦斯算过有260多种社会主义,瑞典艾尔法说有1500多种社会主义。比《共产党宣言》里批判的多得多。如果都搬来与温家宝总理讨论,那就什么事情也不要干了;如果不用科学分析方法,就非把脑袋搞晕不可,还能“期望胡温开启新政”么?徐先生是直挑温家宝总理讨论的,领导人回不回答?另外,可不可以让其他人来插嘴呢?

  20多年前,邓小平就讲:什么叫社会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今天完全清醒认识了吗?在很长的时间里,不讲意识形态,不问姓“社”姓“资”,精英们根本不让人们去弄清楚这个问题;而今天又突然地提出了各种各样“社会主义”,使认识更混乱。20多年了,特别是今天面对五颜六色的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者必须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个根本性的问题了。

  前些天某网发表超然的《搞清楚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首届全国社会主义论坛追述》说:“徐景安指出,普遍幸福主义就是大家都能过上好日子。这是对社会主义直白、明了的解释。”“王占阳提出……由于社会主义的终极价值追求实际就是实现社会成员的普遍幸福,所以,在最一般的意义上,所谓社会主义,实质上就是普遍幸福主义。……社会主义所追求的是普遍幸福,而并不是某种特定的结构性质的东西。黑猫、白猫,抓住普遍幸福就是好猫,就是社会主义的猫。”可以看到现在的一种倾向:把社会主义重新从科学退化到空想。徐先生们的“人民社会主义”、“普遍幸福社会主义”、“市场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宪政社会主义”等等“新社会主义模式”,就是这种退化。王占阳在《社会主义首先是一种价值观》就公开否定科学社会主义,打出所谓的“价值社会主义”的五彩旗。

  很长时期,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集中在公有制、按劳分配、和计划经济上。这对不对?马克思主义者认为是对的。但是另外一些人就认为不对,徐景安先生这里就提出了一串“社会主义”来唱对台戏。这种用定义的方法来讲什么是社会主义,不久就会超出1500多种社会主义。我看,真正要搞清楚这个问题,还得要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方法,从社会的历史的经济的发展规律中来考察,而不是在“社会主义”前面空洞地附加些什么“民主”、“自由‘、”幸福“等等美妙的形容词。

  产生在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尚不发展时期的空想社会主义,虽然批判资本主义,同情无产阶级,但不了解资本主义实质、它的历史存在根据和趋势,不了解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和无产阶级的任何历史主动性,在理论上不过是头脑里构思出来的某种公平正义的社会理念,在实践上则是站在工人运动之外,向有教养的阶级寻求支持。最初的空想社会主义曾经有过启蒙作用,但随着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的斗争发展,就逐渐堕落到“真正的”或保守的社会主义一伙中去了。今天徐先生们的这种退化就是用种种幻想的东西来层层包裹住社会主义的革命锋芒,把社会主义变成一种宗教的祈祷:“让天主赐予我们民主、自由、普遍幸福吧!”

  马克思和恩格斯不是从绝对真理、社会理性和正义要求去建立社会主义理论,他们指出:“绝对真理是不依赖于时间、空间和人类的历史发展的,所以,它在什么时候和什么地方被发现,那纯粹是偶然的事情。同时,绝对真理、理性和正义在每个学派的创始人那里又是各不相同的;而因为在每个学派的创始人那里,绝对真理、理性和正义的独特形式又是由他们的主观理解、生活条件、知识水平和思维发展程度所决定的”。因此,基于绝对真理、理性和正义的空想的社会主义在社会发展进程中,就组成出了许多形形色色的不伦不类的社会主义。

  “为了使社会主义变为科学,就必须首先把它置于现实的基础之上。”

  “唯物主义历史观从下述原理出发:生产以及随生产而来的产品交换是一切社会制度的基础;在每个历史地出现的社会中,产品的分配以及和它相伴随的社会只划分我阶级或等级,是由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以及怎样交换产品来决定的。……对现存社会制度的不合理和不公平、对‘理性化为无稽,幸福变为痛苦’的日益清醒的认识,只是一种征象,表示在生产方法和交换形式中已经静悄悄地发生了变化,适合于早先的经济条件的社会制度已经不再和这些变化相适应了。同时这还说明,用来消除已经发生的弊病的手段,也必然以多少发展了的形式存在于已经发生变化的生产关系本身中。这些手段不应当从头脑中发明出来,而应当通过头脑从生产的现成物质思索中发现出来。”

  科学社会主义在形式上是空想社会主义的发展,而其内容,“首先是对统治于现代社会中的有产者与无产者之间、资本家和雇佣工人之间的阶级对立和统治于生产中的无政府状态这两方面进行考察的结果。”

  资本主义商品生产的内在矛盾是,商品生产一方面使生产资料和生产实质上已经变成社会化的了,另一方面它又以资本主义所有制为前提。这种“社会化生产和资本主义占有之间的矛盾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同时又“表现为个别工厂中的生产的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的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对立。”对这两方面的考察的结果,马克思和恩格斯发现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日益把大多数居民变为无产者,同时就造成一种在死亡的威胁下不得不去完成这个变革的力量。这种生产方式迫使人们日益把巨大的社会生产资料变为国家财产,同时它本身就考察的指明了完成这个变革的道路。无产阶级将取得国家政权,并且首先把生产资料变为国家财产。”马克思主义指出:“考察这一事业的历史条件以及这一事业的性质本身,从而使负有使命完成这一事业的今天受压迫的阶级认识到自己行动的条件和性质,这就是无产阶级运动的理论表现即科学社会主义的任务。”

  我想,社会主义是什么,这是很重要的;而知道社会主义怎么会是这样,就更是重要。这叫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不知道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但是不知道社会主义所以是这样的,就会僵化,不能根据实际情况而融会贯通,或犯教条主义,或成修正主义。马克思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告诉了我们,他们讲的这种社会主义就是无产阶级专政,就是通过无产阶级专政把生产资料变为公共财产,实行全社会的协调生产和按劳分配产品即消费品,通过生产和生产者个人的发展,最终消灭阶级,消灭作为阶级专政的国家,创建一切个人都能自由发展的共同体——共产主义社会。这是由于社会化生产发展的自然过程的必然性。

  作为马克思主义者讨论“什么是社会主义”,只能从唯物主义历史观来认识,即社会主义制度是由生产什么、怎样生产以及怎样交换产品决定的;首先是这种生产方式是怎样历史地产生,以及它可能的发展。

  我认为所有探讨社会主义这个问题的人,应当认真读一读《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共产党宣言》、《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和《哥达纲领批判》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不要认为马克思主义“不符合实际”,不要认为我们超越了马克思主义;其实,我们并没有完全学懂,许多地方都很不理解。重温这些经典著作,在今天非常地有必要。听毛主席的话:“认真看书学习”吧,马克思主义著作中有许多宝藏还有待我们去发掘。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