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资本主义和泛消费主义

火烧 2007-05-09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探讨资本主义下消费行为的演变,从物质需求转向精神实践,分析泛消费主义如何通过媒体塑造消费意识形态,强调消费不再为实用,而是身份认同与社会建构的重要手段。

资本主义和泛消费主义

Rugal

  自古以来「消费」都只是一个很简单的交换行为,就是人们用金钱购买衣服和食物等维持生命。甚至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消费完全出自维持生命所需,纯粹是一个物质层面的活动。

  但时至今时今日,消费行为已不再是单单维持生理所需这么简单了!在现今的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家为赚取更多的金钱进行再生产,千方百计挑起人们的消费的欲望,务求令人类的消费行为由一个单纯的物质行为推展为一项精神行为。在资本主义社会中,消费已经不只是一种满足物质需求那么简单的交换关系。

  资本家通过媒体无所不在的宣传威力,重新建构了一套文化系统:

  在生活层面上,消费是为了达到建构身份、建构自身以及建构与他人关系的目的;在社会层面上,消费却是为了支撑体制、团体、机构等存在与继续运作;在制度层面上,消费则是为了保证种种条件的再生产。正是因为这些条件,使得所有上述泛消费主义得以成为可能。

  法国哲学家波德尼亚(Jean Baudrillard) 甚至说:「消费行为已与实际需求完全脱离了关系,消费不再只是为既存的生存需求,更是一种理念上的实践 (idealist practise)」。因此,追求实践已变成了一种身份认同感的建构过程,消费者购买衣服、食物、家具或娱乐风格,不单是为了表达他们是谁的既存意义,而是想要透过自己所消费的东西,来创造出自己是谁的既存意义。

  在晚期资本主义时代,消费根本就只是精神行为,即所谓的泛消费主义(consumerism)。泛消费主义,主要是指们在购买时表现出的一种特殊消费心态,在消费文化内,制造商向买家提供的不只是货品的实际用途,而且还替货品创造了新的「价值」,继而塑造消费者的物品意识形态、人生意识形态。

  因为如果交易建基于买方的自然需求,很多没有使用价值的货品无法销售,资本家无法从买方那里获取资金,再生产也不能进行。于是乎,商家为了能获取大量资本,必须刺激人们的消费欲望。根本之道即是「制造欲望」给消费者,让消费者认为某种消费是必须而又理所当然的。

  我们的消费行为已不再是单纯出于生理需要的自主意识,而是商人所构造的意识形态网络的一种非自主性行为,也就是说,消费已不再是为了物品本身,而是消费者享受消费这个过程,实际上购买了什么并不重要,因此也会造成经常购买没有用的东西,或者买了就后悔的东西,诸如此类。

  由资本主义引起的泛消费主义,大量导致社会资源的浪费,因此在接受广告宣传的时候,消费者购买了没有用的货物,这很可能不是消费者的错,而是商家经过精心安排的传播技巧而产生的后果。资本主义会利用各种不同的场合来鼓吹消费,如圣诞的礼物,实际上和圣诞完全没有关系。今天是国庆,希望大家认识国庆的意义,亦希望大家在消费的同时,不要忘记国庆本身所代表的意义。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