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时代观察

官员的誓言靠不住

火烧 2007-04-26 00:00:00 时代观察 1032
文章探讨官员誓言难以兑现的现实,以青海湖诗歌节为例,分析领导承诺与实际执行的差距,强调制度保障的重要性,呼吁务实行动而非空头支票。


广西工学院社会科学系郑明怀


  中国首位“诗人省长”、青海省副省长吉狄马加四月十六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召开的发布会上,诚邀四海宾朋参加今年八月七日至十日举办的首届青海湖国际诗歌节。这位从文艺界转向政界的文人省长心中有一个梦想:誓把青海湖畔变成诗的海洋,使之与意大利圣马力诺国际诗歌节、德国柏林诗歌节齐名。(《中国首位“诗人省长”誓把青海湖变成诗的海洋》中新网 2007-04-17)

  诗是我国宝贵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天意君须会,人间更好诗!”古代的很多诗人没有辜负人民的期望,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好诗。鲁迅曾经说过“诗人和战士是一个神的两个化身”,可见诗人在鲁迅这位大文豪心中的地位还是很高的。然而,时至今日,写诗的人屈指可数,诗歌的质量进一步下降,喜欢诗的人也是越来越少,诗歌的地位大大不如从前已是不争的事实。

  身为一省的副省长, 发誓想把一个省变成诗的海洋,以唤起更多年轻人对诗歌的热爱, 组织开展“诗歌节”、诗歌论坛、诗人采风、“诗歌宣言”签名仪式等活动,以诗歌形式诠释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这种发自内心的发誓,的确值得称赞,应该给点掌声,有这样的一种责任感,更是十分可贵。毫无疑问,这样的出发点是非常好的。

  “誓把青海湖畔变成诗的海洋”,这样的誓言肯定会给那些喜欢写诗、爱好诗歌的读者、诗歌刊物的主办方以慰藉和鼓舞。但是想从根本上提升诗歌的地位,恐怕不是发誓那么简单,如果不顾实际情况,一厢情愿,可能会好心办坏事。

  领导干部发誓是以特殊的身份在特定的场合作出的一种承诺,作出承诺就意味着与老百姓签下了一份合同,如果领导没有按合同规定内容行事,那不是变成了一种“毁约”行为吗?毁约的话,理所当然应受到一定的处罚。然而,在现有法律规章制度里,即使官员的誓言没有实现,也不会因此受到太多的惩罚,官员违背誓言的代价几乎为零,难怪一些官员敢发誓,甚至敢发毒誓。

  俗话说“君子一言,驷马难追”,领导干部更应该一言九鼎,言而有信。发了誓,就要坚决遵守,遗憾的是一些领导只是把誓言停留在嘴上,嘴动而不行动,不仅不去实现当初立下的誓言,反而做一些违背誓言的事。事实上,没有可靠的制度来保障,领导的誓言肯定会成为一张开给老百姓的空头支票。

  即使领导踏踏实实地想实现当初许下的誓言,如果誓言是不顾实际情况,随意发的,只是一时冲动而夸下的海口,这样的誓言也只不过是官员头脑中的乌托邦而已,就算有可靠的制度保障,誓言也是难以实现的。官员想实现自己的誓言是一回事,能不能实现誓言是另外一回事,要知道发誓容易实现誓言难!
领导干部喜欢发誓本身并不是一件坏事,可是有多少领导干部的誓言能实现呢?与其发一些不能实现的誓言,还不如扎扎实实为老百姓做几件实事。

(作者:郑明怀 来源:中安在线)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