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思潮碰撞

阶级矛盾的演变与劳动者阶级的政治地位

火烧 2007-04-25 00:00:00 思潮碰撞 1025
文章探讨阶级矛盾演变及劳动者阶级政治地位变化,分析改革中劳动者利益受损问题,反思无产阶级专政实践与当家作主实现路径。

阶级矛盾的演变与劳动者阶级的政治地位

康新贵   广东平正信诚律师事务所

摘要:劳动者阶级如何才能实现真正的当家作主?几千年来,劳动者阶级不惜流血牺牲,英勇奋战,然而结果总是事与愿违。列宁、毛泽东领导的国家率先实现了无产阶级专政。但即使在这样的国家,人民如何才能真正的实现当家作主这一命题,依然困惑着实践者们。当前苏联人民走上街头高呼“要苏联、不要苏共”时,中国正在邓公的主导下热火朝天的进行改革,因为“不改革就没有出路”。几十年的改革,有人欢喜有人忧。当劳动者阶级再一次沦落为弱势群体时,改革的目的、改革的意义何在?改革的路究竟应当如何走?现在到了必须总结的时候了。本文仅作为该命题的引言。

关键词:阶级矛盾、劳动者、政治地位

一、劳动者阶级的政治地位受到严重挑战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这两条规定了中国的国体和基本社会制度。这个规定,与共产党成立之初的奋斗目标、与建国后共产党的施政纲领基本一致,历史发展到现在,这一规定已受到严重的挑战,劳动者阶级的政治地位已名不符实。

中国社会目前已分化为四个阶层:国家管理人、资本家、中产阶级、劳动者。其中劳动者又分化为三个子阶层:发展型、温饱型、贫困型。①很明显,劳动者阶层在四个阶层中属弱势群体。这样一个弱势群体,如何做领导阶级而领导强势阶级?这显然是不可能,事实也充分证实了这一点。在改革中,获得利益最少的是劳动者阶层,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人甚至是绝对的利益受损体,这与表面上的领导阶级的政治地位形成巨大的反差,也是十分矛盾的。劳动者阶级在事实上显然已不属于领导阶级,他们对国家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的制定影响很小,在一个讲法治的国家里,自然也就只能沦落为利益受损体。

历史发展到现在,空谈劳动者阶级的领导地位已毫无实际意义。重要的是,如何才能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

二、阶级矛盾的演变——暴力与非暴力

在马克思所处的那个时代里,资本主义处于原始积累阶段,社会被分化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二大阵营,阶级矛盾表现为尖锐的对立和不可调和,不是东风压倒西风,就是西风压倒东风。巴黎公社的一声枪响,给全世界无产者带来了一线曙光,建立无产阶级自己当家作主的国家,成为无产阶级的梦想。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第一个实践了它,前苏联成为无产阶级的圣地,毛泽东和他的战友们紧追其后,又一次实现了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马克思曾设想社会主义将会首先在德、英、法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首先实现。而社会实践总是表现出出人意料而又在情理之中。在现实的社会表象背后,必然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和现实原因。为什么社会主义首先会出现在前苏联和中国这样的相对落后的国家,而英、美、德、法等国的资本主义至今不走向崩溃?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在上世纪初的前苏联和中国,阶级矛盾十分尖锐,阶级矛盾根本无法通过协商、调和来缓和。人数庞大的挣扎在贫困、死亡线上的劳动者阶级,只有通过暴力革命才能获得继续生存的一线希望。暴力斗争,是无产阶级唯一可采用的方式。正是基于这个最基本的社会原因,暴力革命在前苏联、中国获得成功并影响了整个世界。而在英、美、德、法等国家,阶级矛盾比前苏联和中国要缓和许多,阶级矛盾主要以罢工、游行示威等非暴力方式爆发。暴力革命是要流血牺牲的,对大部分人来说,当尚能维持生存时,就不会积极参与暴力革命。尤其到二次大战以后,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欧和以瑞典为代表的北欧,通过建设福利社会,生活在贫困、死亡线上的人数大为减少,暴力革命的倾向被减弱了,以至于这些国家未发生大规模、长时间、全国性的暴力革命。这是前苏联的沙皇政府和蒋介石集团到被推翻时也没有弄明白的事,这也是他们不想弄明白的事,也是他们被消灭的根本原因。

三、无产阶级的困惑——如何实现真正的人民当家作主

无产阶级通过暴力革命成功,自然不再允许自己的敌人资产阶级的存在,生产资料只能被设定为公有,即全体公民共同拥有。但不可能每个公民都亲自去管理这些资产,只能由代理人行使代为管理。而权力和资本一样,都具有天生的扩张性和贪婪无度,权力的无限制扩张和资本的无限制扩张一样可怕。掌握权力的人群会从代理人异化为对立面。当前苏联人民走上街头高呼“要苏联不要苏共”时,代理人的这种异化达到了高潮。事实上是各社会主义国家的代理层都在不同程度的被异化了。至此,单一的公有制的幻想被自然的结束了。

当中国的知识分子们还在争论公有制、私有制的时候,当中国的私有制经济成分还不能在中国的经济舞台上占据主导地位的时候,资本以其特有的扩张性和贪婪性就占据了社会的主导地位,影响、左右着社会现实。资本的拥有者——资本家和及其附庸中产阶级们,很快对国家的法律、方针政策的制定形成巨大影响并从中获取利益。他们实际的社会地位远远高于表面上的规定,在地方事务的管理中,他们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左右着当地的政治、经济乃至社会风气,傍大款成为潮流。而劳动者阶级则一落千丈。

尤其是当国家管理人与资本家结盟时,钱权结合,形成权贵经济,正常的政治体系、经济运行规则被破坏,正式规则被潜规则替代,一切通过暗箱操作来完成,整个社会再一次陷入人治——恶人人治。政府的合法性因此受到威胁,改革的目的受到质疑。

四、劳动者阶级的政治权力

无产阶级的一个困惑是,在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从根本上消灭资产阶级也不是一件什么好事。单一的公有制,是权力腐败的根源,同时也束缚了人们创造财富的积极性。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其根本目的是为了民主和富裕,而不是为了公有制。公有制是手段,不是目的。而允许私有制的存在,社会就会分化为不同的阶层,社会的政治制度就必须允许不同阶层的存在。现实的问题是,占人口少数的国家管理人、资本家、中产阶级在实际上左右了社会的发展和现状,占人口大多数的劳动者阶级沦落为弱势群体,这同样是劳动者阶级所不能容忍的。

什么是民主?民主的基本原则是少数服从多数。在中国社会中,劳动者阶级占人口的80%左右,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中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只能是以劳动者阶层占主导的政治权力体系。如何才能实现这个目标?扭转被扭曲的政治体系和社会现实,是劳动者阶级及其代言人需要认真面对的首要问题。

在现代社会里,利益表达通常都是通过政党活动来进行的,劳动者阶级也只有通过自己的政党、工会、农会等政治组织来进行政治表达,通过制定国家的法律、方针政策,确保本阶级的根本利益和政治上的主导地位,建设一个真正的以劳动者阶级为主导的、包容其他阶级的多元化的和谐福利社会。②

上个世纪中叶,共产党顺应历史潮流,历史也选择了共产党。至此危难之机,是以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有非常之事,然后立非常之功。树公平正义之声、立和谐福利之国;以民为本、劳工神圣,非常之功于是乎著。此图危变制、扶倾斜大厦,谁主沉浮!

参考文献:

1.康新贵 《当代中国社会分层与劳动者阶层分析》 网络 (学说连线) 2005年12月15日;

2.康新贵 《多元化和谐福利社会》 网络 (学说连线) 2007年2月。

作者  康新贵  民主建国会会员     职业  律师  注册资产评估师 

工作单位:广东平正信诚律师事务所  邮箱:[email protected]   手机 13553954629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