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中华本土文化,其核心为儒家文化
复兴中华本土文化,其核心为儒家文化
木铎
首先,儒家文化是一个在政治上以“仁”为核心的文化体系,主倡“王道”(注意与“霸道”相区分),具有正义性和合法性。但要注意的是防制与法家相混淆:在中华历史上“外儒内法”的政策其实占据了很大的篇章,而真正的鸿儒时代屈指可数。在“内儒外法”的时代,大部分上层建筑的人士为犬儒主义者,有点接近道家。
其次,从目前政治走向来看,大陆经历了社会主义、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最终走向了“和谐社会”的建设。社会主义这个由犹太人马克思创立的意识形态,如同西方其他意识形态民主主义、自由主义一样,是不能与中华民族联姻的。中华民族的长久伴侣只能是本土文化。
第三,我提出以儒家文化作为中华民族的主导文化,并不是对其他文化的排斥或否定,儒家文化是世界上最具有包容性的文化(之一)。比如,佛教对中华的传入就是世界史上少有的一次文化的和平传入。其他文化如伊斯兰教虽然也有时不可避免的与儒家文化有冲突,但在响当长时间里是可以和平共处的。而眼前有比较敏感的基督教,它实际上拥有了一大批信徒,尤其是在上层建筑里。这是一个需要慎重对待的问题。不过从台湾样板来看,基督教可以很好的融入儒家文化圈中——虽然它在19世纪末经历了不小的挫折,如义和团运动。
第四,从功利的政治角度来说,必须复兴儒家文化(或中华传统文化)。大陆经过20世纪的几番折腾,几乎丧失自己的生活目标,变成一个无所适从的民族。而我们目前在国家主权方面又面临着棘手的台湾问题。要解决台湾问题,涉及的问题很多,而文化认同是一个极为重要甚至是根本的问题。我们只有通过复兴久违的中华本土文化,通过文化认同,才能使我们的同胞感触到血浓于水的情怀。毕竟虽然大陆在经济的硬实力上可以与台湾认同,但在本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上是远不及台湾或香港。
第五,当前大陆民众面临严重的信仰危机。在唯物主义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政策下,大陆民众走入了唯物的拜金主义。共产主义?好像是个闹剧。基督教?有些陌生。佛教?太玄了。还是投身到和谐社会的建设中实际点儿。但要解决信仰危机光靠功利的经济建设是不行的,必须将本土文化光明正大的迎进门。扭扭捏捏的暧昧关系毕竟是件危险的市事情。
第六,儒家文化必须与时代相随,与时偕进。这就要求我们一方面像犹太人钻研《死海古卷》一样来钻研传统经典,不断从中发掘出新的文化源泉,另一方面,必须对其他文明采取谦虚的怀柔主义,将它们作为文化支流导入中华文化的主流中来,为中华文化的发展添砖加瓦。
最后,复兴中华本土文化并不是某一部分精英的责任,而是中华民族每一员的共同职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每一个富强的民族都是一个具有坚定信仰的民族:德意志与基督教,大和日本与神道教,美利坚与清教……一个没有信仰的人是个病夫,一个没有信仰的民族是一个蛮夷之族。当我们中华民族的每一员都具有坚定的信仰之时,才不会被几个精英牵着鼻子走,最终走入了死胡同。
------------------------------------------------------------
“复兴中华本土文化,其核心为儒家文化”质疑
铁骑十足
有几许疑点。
第一,儒家文化(或中华本土文化)在大陆是否还有薪火?我们知道古典希腊文化和罗马文化的薪火已不 在当代希腊或意大利,而在美国。那么是否可以类推,中华本土文化的薪火已不在大陆(或中原),而已流落在台湾、香港、新加坡或日本、韩国?是否大陆文化只能是“外儒内法”,而永远也找不回圣人先贤的“理想国”了?
第二,“中华本土文化”和“儒家文化”到底是怎样的涵义?中华本土文化就是儒家文化?或中华本土文化包含儒家、道家、法家、墨家……?儒家是指孔教(Confusium)?是指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还是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不一而足。而在《论语》里是不存在“儒”这个字的。或是三皇五帝的盛世之道?或是在现实中根本就不存在的梦想?
第三,如果说儒家文化(或中华本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必然选择,那么如何引导民众对儒家文化的认同从自发上升到自觉?毕竟大陆民众对古典文化的认同已很麻木。尤其经过上个世纪的几番政治风云,再加上毛泽东的文字简化改革,大陆民众对中华古典文献,甚至几十年前的文献都当成了老古董了。
第四,如何恰当定位儒家在世界大家庭中的位置?当今世界各国在对华的文化战略文件中,普遍将中华民族定位为儒家文化;包括大陆当局在对外宣传中华文化时也打着儒家的旗号(如孔子学院在全球的广泛设立)。但作为草根的广大民众对儒家文化的自觉认同有多大呢?世界其他民族对儒家文化的认识程度又有多深呢?(异族对儒家的认识其实很大程度上停留在富有侵略的法家。)
第五,如何将儒家文化与现代化相融合?在儒家经典中存在许多与现代化相违背的教条,如“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天下惟小人与女子难养也”……还有许多教条是圣人先贤为当时小农经济辩护的理论,这些又怎样与现代化的市场经济相融合?
第六,如何处理中华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我们是否用几千年来对待佛教的方式对待基督教?日本大和文化与中华本土文化到底是怎样的关系?以及血缘关系对信仰的影响有多强?
最后,大陆当局目前实行的是儒家兼容并蓄政策?还是道家的愚民政策?或法家的吏治主义(或军国主义)?或什么都不是,而是马列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