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谁让这个孩子冻死也不敢回教室?
教师醉酒后忘罚站,学生冻死沟中,引发对教育责任与体罚问题的深刻反思,揭示教师对生命漠视与职业操守缺失。
是谁让这个孩子冻死也不敢回教室?
近日,山东潍坊临朐县一初一学生死在宿舍后面的沟里。知情人爆料称,12月17日该学生被老师罚站,之后老师去喝酒忘记这回事。最终学生冻死在寒夜里。中学负责人解释称,“孩子死得很安详”,坚称是一起意外事故。(12月22日《鲁中晨报》)
近来中国醉死了那么多人,有县长,有警察,他们是否该死我不知道。但今天终于忍不住一声怒号:怎么不醉死这个教师?!
天寒地冻,零下十几度的空气,谁都知道凭弱小的躯体,难以抵御寒气的侵凌。自己不也喝酒御寒了吗?自己不也围炉取暖了吗?怎么就忍心让那个孩子,在那里饥寒交迫?
如果心中有爱,这一些都不会发生。说这个教师没爱,也许过份了些,因为他是至少爱酒、爱自己的。然而令我们彻骨生寒的是,他的爱酒、爱自己,竟然就胜过了爱怜学生的身体乃至生命!一句“忘了学生在罚站了”意味着什么?它所展现的,应该就是这个“教师”人性的沦丧、职业操守的堕落,就是这个“教师”对生命的漠视!
“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教不好的老师”,这话很对。我们看吧,这个孩子死的时候,还是那么“安详”,因为他以为老师对自己的惩罚是正确的,是为了关心爱护自己,因此,哪怕再饥寒交迫,也不能违逆了老师的“好意”。殊不知就是这一念之差,就是这样“以学生之心度老师之腹”,结束了自己蓓蕾般的生命。
这里我们还可以看出什么?这个学生那么“规矩”地以生命相抗寒气,难道纯粹就是对老师的尊敬?我看也不尽然。或许,多少也还有一些对他的“畏惧“吧?不是早先就“打了他几下”吗?最大的可能是,如果擅自离开了“罚站”的岗位,也肯定会被打死——与其被打死,还不如冻死算了。这个“教师”,真相是不是这样的呀?你自己回顾一下过来的所作所为,是否让孩子觉得你很“恐怖”?
体罚学生在这里演到了极致。我们平素大呼小叫地禁止“体罚”,是否真的到位了?是否让“罚站”这种“温情”的体罚大行其道,然后在自己的酒肉声里,得到一种“天壤之别”的亢奋和满足?真的很残忍!
近日,山东潍坊临朐县一初一学生死在宿舍后面的沟里。知情人爆料称,12月17日该学生被老师罚站,之后老师去喝酒忘记这回事。最终学生冻死在寒夜里。中学负责人解释称,“孩子死得很安详”,坚称是一起意外事故。(12月22日《鲁中晨报》)
近来中国醉死了那么多人,有县长,有警察,他们是否该死我不知道。但今天终于忍不住一声怒号:怎么不醉死这个教师?!
天寒地冻,零下十几度的空气,谁都知道凭弱小的躯体,难以抵御寒气的侵凌。自己不也喝酒御寒了吗?自己不也围炉取暖了吗?怎么就忍心让那个孩子,在那里饥寒交迫?
如果心中有爱,这一些都不会发生。说这个教师没爱,也许过份了些,因为他是至少爱酒、爱自己的。然而令我们彻骨生寒的是,他的爱酒、爱自己,竟然就胜过了爱怜学生的身体乃至生命!一句“忘了学生在罚站了”意味着什么?它所展现的,应该就是这个“教师”人性的沦丧、职业操守的堕落,就是这个“教师”对生命的漠视!
“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教不好的老师”,这话很对。我们看吧,这个孩子死的时候,还是那么“安详”,因为他以为老师对自己的惩罚是正确的,是为了关心爱护自己,因此,哪怕再饥寒交迫,也不能违逆了老师的“好意”。殊不知就是这一念之差,就是这样“以学生之心度老师之腹”,结束了自己蓓蕾般的生命。
这里我们还可以看出什么?这个学生那么“规矩”地以生命相抗寒气,难道纯粹就是对老师的尊敬?我看也不尽然。或许,多少也还有一些对他的“畏惧“吧?不是早先就“打了他几下”吗?最大的可能是,如果擅自离开了“罚站”的岗位,也肯定会被打死——与其被打死,还不如冻死算了。这个“教师”,真相是不是这样的呀?你自己回顾一下过来的所作所为,是否让孩子觉得你很“恐怖”?
体罚学生在这里演到了极致。我们平素大呼小叫地禁止“体罚”,是否真的到位了?是否让“罚站”这种“温情”的体罚大行其道,然后在自己的酒肉声里,得到一种“天壤之别”的亢奋和满足?真的很残忍!
很赞哦! (1025)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