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和毛泽东有关对诚信的修养
《周易》和毛泽东有关对诚信的修养
“诚者信矣,信者诚矣。”(注1)
关于诚和信,《周易》中有一个专字:“孚”,而且在全书出现的次数,仅次于“元亨利贞”。就是说,在为实现“元亨利贞”这个新世界的奋斗中,能否成功,诚信则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千万不可忽视对诚信的修养。
后人在这个问题上的论述是很多的,如《吕氏春秋》第十九卷在《离俗览》的《贵信》篇中说:“天行不信,不能成安,地行不信,草木不大……天地之大,四时之化,而犹不能以不信成物,又况乎人事!君臣不信,则百姓诽谤,社稷不宁;处官不信,则少不畏长,贵贱相轻;赏罚不信,则民易犯法,不可使令;交友不信,则离散郁怨,不能相亲;百工不信,则器械苦伪,丹漆染色不贞。夫可与为始,可与为终,可与卑穷者,岂惟信乎!”
古人对诚信从各个方面进行的阐述虽然很多,概括起来如两个人所说:其一,元好问说:“圣人主道无他,至诚而已。”其二,潭嗣同说:“万善之道,必曰信。”
那么《周易》和毛泽东在对诚信的修养问题上,具体还有些什么观点呢?举例如下:
(一)为人做事,诚信第一。
《周易》在兑卦九二爻辞中说:“孚:兑吉,悔亡。”这大意是说,无论做什么事情,只有做到诚实可信,才会得到喜悦,得到吉祥,后悔才会像死亡了那样。
《周易》在比卦初六爻辞中又说:“有孚,比之,无咎。有孚,盈缶,终来有他吉。”
《实用六十四卦》认为比卦是专谈相辅相亲的卦。此爻辞是说,要有诚信,才能在实现相亲相辅问题上无错。如果诚信能像缶(瓦器)中的东西那样盈满,最终还会在其他问题上产生吉祥。
这两例说明,为人做事,应该诚信第一。
在这个问题上,毛泽东说:“爱力所及,原本真诚。不作诳言,不存欺心。”(注2)也就是说,只有真诚的行为,才能产生出爱的力量。
毛泽东还说:“我们现在的大多数的知识分子,……不把过去的一套去掉,换一个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就和工人、农民的观点不同,立场不同,感情不同,就会同工人农民格格不入,工人农民也不会把心里的话向他们讲。”(注3)这段话说明两个问题:一,要实现对工农的爱,或实现工农爱自己,首先就要使工农感到你的行为诚实可信。二,实现这个目的,就必须“换一个无产阶级的世界观”。
毛泽东在这里,不仅说明诚信对人具有第一位的重要性,而且说明了加强这方面修养的办法,就是要加强对世界观的改造。
(二)只有诚信,才能坚持正道原则。
《周易》在随卦九四爻辞中说:“有孚在道,以明,何咎?”这大意是说,对诚信有修养的人,做事才会走在正道上,才会以光明的行为表现自己,这还能有什么错?
在这个问题上,毛泽东曾这样说:“一个共产党员,应该襟怀坦白,忠实积极,以革命利益为第一生命,以个人利益服从革命利益,无论何时何地,坚持正确的原则,同一切不正确的思想和行为作不疲倦的斗争,用以巩固党的集体生活,……”(注4)
毛泽东在这里所说的“忠实积极”,实际就是指诚实可信的表现;在这里所说的“襟怀坦白”,实际就是指光明磊落;在这里所说的“坚持正确的原则”,实际就是指坚持正道的行为。因此,毛泽东在这里所说的这一切,也就是说,只有对诚实可信的行为加强修养,才能真正做到坚持正确的原则办事。
(三)以诚信待人,金石可化。
《周易》在小畜卦六四爻辞中说:“有孚,血去,惕出,无咎。”这就是说,待人只要有诚信,终究会感动对方,就可把流血的事变为不流血,使人从恐惧中走出,故“无咎”。以此说明,以诚信待人,有着金石可化的作用。
在这一点上。毛泽东也是坚信不移的。如对待俘虏,毛泽东就坚决主张:“除为群众所痛恶非杀而又经过上级批准的人以外,应一律采取释放政策。……如其再来,则再捉再放,不加侮辱,不搜财物,不要自首,一律以诚恳和气的态度对待之。”
毛泽东以这样至诚的态度取信于俘虏,就会使最反动的敌人也受到感化,从而就使敌兵从对共产党因不了解而产生的恐惧中解脱出来,也从而使本来要流血的事,就会变成不流血或少流血,这对孤立敌人营垒来说,就起到了“非常有效”(注5)的作用。这也正是以信待人金石可化的一个体现。
(四)诚信是达到真团结的保证。
《周易》在小畜卦九五爻辞中说:“有孚,挛如,富以其邻”
根据《实用六十四卦》的注析,挛,卷曲而不能自伸,像攥着的拳头。
这爻辞的大意是说,只有以诚信待民,才能达到和民众团结的像拳头—样,而诚信的表现,就是在利益面前,诚诚实实地先让邻人富起来,即先让他人富起来,也只有这样,才能取得大家的信任,也才能达到真团结的目的。
在这个问题上,毛泽东对他所领导的共产党人说:“共产党员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应以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而应以个人利益服从于民族的和人民群众的利益”。(注6)正因为共产党人当年正是这样诚诚实实地做,所以才能取得全国人民的信赖,才能把全国人民团结的像拳头一样。
(五)坚定信念,前途必吉。
《周易》在随卦九五爻辞中说:“孚于嘉,吉。”这是说,无论做什么事情,只有坚定信念,才能达到最嘉境界,获得吉祥效果。
在这个问题上,毛泽东说:“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理论,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理论。” (注7)这就是讲的坚定信念的问题。正因为共产党人有了这个坚定的信念,从而才“使中国革命的面目为之一新”(注8),并使革命达到最嘉境界,获得了成功与胜利的吉祥前程。
(六)诚信要用行动来表现,而不是用华丽的形式来表现。
《周易》在升卦九二爻辞中说:“孚,乃利用禴,无咎。”这是说,只要行为是诚实的,可信的,不需要什么华丽的表现形式,如祭祀活动,只要心诚,即使采用春季那样简单不华的形式来进行,都是无咎的。
在这一点上,毛泽东说:“形式主义的态度是很不对的。”(注9)又说:“凡真理都不装样子吓人,它只是老老实实地说下去和做下去。” (注1 0)也就是说,对真理的态度,只能是诚实可信,而不是讲什么华丽的形式来表现。
(七)诚信可感动天地。
《周易》在中孚卦的卦辞中说:“中孚:豚鱼,吉,利涉大川,利贞。”
根据《实用六十四卦》的注析,中孚:出自心中的诚信。豚:小猪。
这卦辞的大意是说,只要诚信出自心中,使猪、鱼都能感到这种诚信,在遇到像涉渡大江大川的严重困难时,都会造成利于涉渡的大好形势,就像感动了天地,能得到天地的帮助一般,也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对正(贞)道的贯彻和实现。
这个问题,毛泽东在《愚公移山》一文中说,现在有两座大山压在中国人民头上, “一座叫做帝国主义,一座叫做封建主义。中国共产党早就下了决心,要挖掉这两座山。我们一定要坚持下去,一定要不断地工作,我们也会感动上帝的。这个上帝不是别人,就是全中国的人民大众。”(注11)毛泽东正是以这样诚诚实实的行为,造成了有利于在中国实现马列主义正道的大好形势。
(八)做出诚实可信的事实,人民才能相信。
《周易》在革卦九四爻辞中说:“悔之?有孚,改命,吉。”
根据《实用六十四》的注析,革卦的内容是专谈改革和革命的问题。此爻辞大意是说,当人们对改革和革命产生后悔时,怎么办?这时最重要的问题是要有诚实可信的行为,才能改变命运,取得吉祥。也就是说,只有诚诚实实解决大家的实际问题,才能得到大家的信任,才能使改革和革命获得成功。
在这个问题上,毛泽东说:“如果我们单单动员人民进行战争,一点别的工作也不做,能不能达到战胜敌人目的呢?当然不能。我们要胜利,一定还要做很多的工作”,要“解决群众的穿衣问题,吃饭问题,住房问题,柴米油盐问题,疾病卫生问题,婚姻问题。总之,一切群众的实际生活问题,都是我们应当注意的问题。”我们真正做到这一切,“群众就会真正围绕在我们的周围,热烈地拥护我们。”(注1 2)也就是说,只有通过解决这些实际问题,得到大家信任,才能保证革命战争的最后胜利。
(九)诚信也不是万能的。
《周易》在大有卦六五爻辞中说:“厥孚:交如;威如,吉。”
根据《实用六十四卦》的注析,厥,具。如,语气词。
爻辞的大意是:具有了诚实可信的行为,也不是万能的:其一,能受诚实可信行为感动的人,可以交往;其二,对感动不了的,就应施之以威。做到这两个方面,才能取得吉祥。
这种观点,在抗日战争中,毛泽东对大资产阶级所采取的策略手段,体现的就比较完美和充分。如对他们抗日的一面,就以诚和信的行为感动他们,起到了“拉”的作用;对其反共的行为,对他们再怎样诚实可信,也感动不了他们,就以“打”的手段施之以威。所以毛泽东说:“英美派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既然还在抗日,其对我党既然还是一打一拉,则我党的方针便是:‘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以打对打,以拉对拉,这就是革命的两面政策。”(注13)
(十)诚信是产生威信的根源。
《周易》在家人卦的上九爻辞中说:“有孚,威如,终吉。”
这大意是说,以诚信待人,就可以获得崇高威信,最终取得吉祥效果。
这说明,威信是来自于诚信。
在这个问题上,毛泽东在教导共产党人时说:“共产党员在和友党友军发生关系的时候,应该坚持团结抗日的立场,坚持统一战线的纲领,成为实行抗战任务的模范,应该言必信,行必果,不傲慢,诚心诚意地和友党友军商量问题,协同工作,成为统一战线中各党相互关系的模范。”只有这样,“才能动员全民族一切生动的力量,为克服困难,战胜敌人,建立新中国而奋斗”(注14)
这就是说,“言必信,行必果”,以这样诚实的态度和行为,就能换得共产党人在友党友军和人民中的崇高威望,才能达到战胜敌人建设新中国的目的。
通过以上所举,在对诚信的修养上,毛泽东的不少观点也和《周易》有不少相近和相似之处。
注:
(1)宋,程颢、程颐:《二程集,畅潜道录》。
(2)王得山:《毛泽东一家》,第1 6页,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19 9 3年1 1月第1版。
(3)《毛泽东选集》第五卷,第40 9页,人民出版社出版,19 77年4月第一版。
(4)《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第349页,人民出版社出版,19 5 2年8月北京第二版。
(5)《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第764一765页,人民出版社出版,19 52年8月北京第二版。
(6)《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第510页,人民出版社出版,1952年8月北京第二版。
(7)《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第5 21页,人民出版社出版,1 9 5 2年8月北京第二版。
(8)《毛择东选集》第三卷,第7 9 5页,人民出版社出版, 1 9 5 3年5月北京第二版。
(9)毛泽东:《反对本本主义》(1 9 30年5月)第3页,人民出版社出版,1 9 64年6月第一版。
(10)《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8 3 6页,人民出版社出版,19 5 3年5月北京第二版.
(11)《毛泽东选集》第三卷,第1102页,人民出版社出版,19 5 3年5月北京第二版。 ·
(12)《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131一1 32页,人民出版社出版,19 5 2年7月北京第二版。
(13)《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第782页,人民出版社出版,19 5 2年8月北京第二版。
(14)《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第510;511页,人民出版社出版,1 9 5 2年8月北京第二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