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读书交流

反《大国空巢》的孰是孰非系列之2

火烧 2009-12-19 00:00:00 读书交流 1025
文章探讨反《大国空巢》观点的争议,分析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指出其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强调人口结构变化及政策反思的重要性。

在上一篇里我简单地总结了一下在乌有之乡里反《大国空巢》最卖力者“智能立方”的表现,即其表现是由智能为虚到缺智为实,再由极度缺智发展到我缺智是牛二我怕谁?这么一个令人扼腕叹息的局面。  

如“智能立方”等人把《大国空巢》的主要观点都当成是歪理邪说或是洪水猛兽,所谓恨屋及乌,这不稍有认同《大国空巢》的网友们都被他当成了抨击对象。但问题是《大国空巢》的主要观点真的是有害吗?  

自80年开始的“只生一个好”的计生政策其宣传声势是何其的轰轰烈烈啊,是何等地深入了普通人们的内心啊。这样一晃眼三十年过去了,或许还有不少人仍在担心中国人口给社会经济带来的压力时,却不想中国人口的年龄结构却静悄悄地开始老化了。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有一篇文章,题目叫《中国人口现状》http://www.gov.cn/test/2005-07/26/content_17363.htm。文中根据目前我国的人口年龄结构,对未来我国面临人口老龄化问题表示了忧虑。该文表示中国人口老龄化具有以下三个特点:一是老年人口数量大。据2008年人口变动情况抽样调查资料显示,2008年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1亿,占世界老年人口的23%,占亚洲的38%。  

二是人口老龄化的速度快、来势猛。我国人口年龄结构从成年型进入老年型仅用了18年左右的时间,与发达国家相比,速度十分惊人。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所占比重将达到11.92%,比2000年提高4.96个百分点,届时每8个人中就有一个65岁及以上老年人。2020年以后老龄化程度继续提高,到21世纪中叶,老年人口比重将达到25%,每4个人中就有一个老年人。  

三是人口老龄化超前于经济发展。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是在经济发达时期出现的,对老龄化的承受力强。同时,由于老龄化速度慢,允许其有一段较长时间的准备和适应。中国人口老龄化是由于生育率急剧下降造成的,老龄化超前于经济发展,即“未富先老”,薄弱的经济基础尚不具备供养老年人口的能力。目前,中国虽已步入老年型社会,但尚处于人口老龄化的早期,未来中国人口类型将从轻度老龄化转变成深度老龄化,进而转化成重度老龄化,银发浪潮将成为21世纪我国主要的人口问题之一。   

我们回过头来再看看《大国空巢》的主要观点,我相信只要一个没有偏见,有着正常智商的人都会从中发现其蕴涵了不少的真知灼见啊,都能从《大国空巢》中得到许多启发。  

计生是能省一笔费用(养育小孩的费用),另一方面母亲减少养育小孩的误工时间,用这个时间工作可以增加社会财富。暂时肯定是有利于经济的,《大国空巢》提醒人们看到此举的副作用,即这是透支了今后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大国空巢》促使人们思考原来人口出生数并非越少越好,人口结构完善应当被人们高度重视。  

《大国空巢》普及了HDI(人类发展指数)概念,即HDI越高的国家和地区,其出生率就越低。通过这个指标让普通人们了解到西方发达国家包括日本韩国四小龙等,虽然没有一个实行了中国的计划生育,但是他们的出生率无一例外的,在其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大幅度下降。  

《大国空巢》提醒人们关注我国民族问题时,也需要从人口角度观察,这是由于对汉族不对称的计划生育,中国少数民族总人口从1964年的5.77%上升到2005年的9.44%。若是少数民族人口从过去的低于6%如果上升到超过20%甚至更高时,恐怕我们不单会面临的是国家今后还有无能力对少数民族再继续实行经济援助的问题了,有更多棘手问题在等待着没有想到人们。  

    当然我并不是说《大国空巢》其观点就一定完全正确,而是觉得此书的最大价值在于解放了普通人们关于人口学方面的思想,让大家在更为广阔的空间里思索中国的人口政策究竟该怎样才妥当?所谓的“不争论”其实并非都是毋庸置疑正确的。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