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有制与公有制下人的第一需要各不相同
文章探讨私有制与公有制下人的第一需要差异,私有制以财富为主,公有制以劳动价值为核心。分析两种制度下评价体系的不同,强调劳动在公有制中的优先地位。
私有制下和公有制下对人实行的是不同的评价标准。
私有制下的评价体系是以财富拥有量为主的评价体系。所以你的自私性就体现在物体的所有权上,所有权数量越多,对你越有利。由于货币是一般等价物,赚钱成为第一需要。
公有制下实行的是以劳动创造价值量为主的评价体系,劳动越多,价值越多,而财富不增多,因为财富是公有的,只有你劳动的价值是私有的。所以你的自私体现在拥有更多劳动价值上,所以就必须劳动,因为劳动是社会价值唯一的来源,劳动成为你的第一需要。
私有制是指:把生产资料或公共资源的所有权、使用权作为受益优先的制度,劳动者没有劳动受益优先权。比如奴隶制度下,奴隶主把对奴隶本身的所有权作为受益优先从而剥削奴隶;封建制度下地主把拥有土地所有权作为受益优先从而剥削农民;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把拥有企业所有权作为受益优先从而剥削雇佣者。私有制下劳动表现为异化劳动,体现在劳动者与自己的劳动产品相异化、劳动者与劳动行为相异化、劳动者同人的类本质相异化、人同人相异化。私有制下实行的是以财富拥有量为主的社会评价体系。
公有制是指:除了劳动者劳动创造的劳动价值和劳动成果的受益优先权外的所有物质均认为是公有的,劳动者具有劳动受益优先权且不容侵犯,并把劳动本身作为受益优先的制度。公有制下自然资源和劳动者的劳动成果、公共资源均是公有物,并且实行的是以劳动者创造的劳动价值量为主的公益评价体系。
很赞哦! (1033)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