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项元来不读书”之别解--探问读过经典原著么?
“刘项元来不读书”之别解
——探问读过马克思主义经典原著么?
马望野
============
年纪越来越大了,记性越来越不好。偶然想起两句诗:“白头宫女在,闲坐话玄宗。”不知道原来的文本是不是这样写的?她们是话说唐明皇和杨贵妃传出的绯闻呢,还是话说安史之乱带来的颠簸呢,不得而知。尽管她们或曾经游走在宫闱,或曾经受罪于动乱,但是她们却未必能对历史的全局和底蕴有完整的准确的认知。因为那是需要深入的研究和慎密的考证,才有可能获得的。
正如在我们不少听到过苏联成就的传说也听到过苏共溃散的传闻的人中间,对上个世纪苏联的解体和苏共的消失,至今也还难有一个为大多数人所认可的说法一样。虽然,有关这个题目,在市面上在媒介中也有了诸多的小册子或大部头、简短或冗长的的文字和影象,在各说各的看法,臆测,推论。。。。。。有的简单却难免武断,有的繁琐但又有曲解,总之,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游理,叫读者和观众莫衷一是。苏联的解体和苏共的消失,自有其历史的、社会的、制度的、人事的。。。。。。种种深刻或浅显的原因,将来终究是会有正确的结论的。而现在,众说纷纭也是在所难免可以理解应该允许的。
几年前,有一次老战友聚餐,一名外号“杠头”(我们对爱抬杠者的昵称)的同志哥说起上述这个题目,竟发出了惊人耳目扰人脑筋之语。这位老兄大胆推测,那是因为在列宁过世之后,“老大哥”他们那里陆陆续续的一代接一代的头头脑脑,各自都有自己的见解和主张,一个比一个离马克思越来越远了,也越来越不是那么回事了,于是才落下了如此这般的结局,那时侯完蛋的并不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并不是真正的共产党。当戈尔巴乔夫下达了自裁令,让镰刀斧头旗落地之际,并没有任何的基层党员和任何的劳动群众站出来制止,反对,惋惜,咒骂,惋惜,。。。。。。就是证明。证明他们早已经是不受欢迎不被认可的假冒伪劣的货色了。
这番话听来有点扎耳,仔细想来也似乎并非全无一点道理。既然赫鲁晓夫可以把斯大林称为生身的父亲,那么,后来的领导人一讲话,那不就有人会出来捧场,称赞那些个话儿怎么评价都不会过份吗?那不就有人会出来宣誓,我们对首长要相信到迷信的程度,要服从到盲从的程度吗?在如此这般的阿谀奉承、溜须拍马的氛围和环境里,还会有多少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立场、观点、方法、作风、实质、精髓、体系等等素养呢!离开了马克思,那还不是盲人骑瞎马,夜半临深池么?
中国有一句古诗,经常被人引用:“刘项元来不读书”(注)。引用者也是各有各的解读。我不揣冒昧,在这里也讲讲自己的认知:是的,刘邦、项羽起来造反,他们并没有想去读帝王将相巩固专制统治的有字之书,却读懂了黎民百姓要求翻身解放的无字之书。马克思就是把黎民百姓要求翻身解放的无字之书破天荒地变成有字之书的人。这个看法,也许有点杜撰了,过于浪漫了,就算是别解吧。可是,马克思主义自从出现到而今,多少年月过去了,她的正确和伟大,那是有多少批驳不倒的经典著作在支持着的啊!那是有无数战无不胜的实践检验在证明着的啊!这里就无须我去细说详解了。
可惜的是,在我们周围,有许多同志,特别是某些担负一点领导责任的同志,现在忙得没有工夫,或者没有兴趣去读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了。他们一直忙于参观,忙于会见,忙于公关,忙于交际;尽管参观,会见,公关,交际,都不一定就会和腐败贪污联系在一起,但是也不一定就不会和腐败贪污联系在一起,说有一些同志对读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没有兴趣,指的只是后面提到的这一种为数还不算是很多的同志。所以,昨天晚上在《人民日报》上,读到马碧先生的大作:《从读原著中提升理论素养》,就颇有感触,或曰深有感触:此调不弹久矣!如果把那感触说得夸张一点,还好象是“如无声处听惊雷”一样。
因为即许是那些有兴趣去读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的同志,现在为了完成学习任务,为了向上级汇报成绩,努力在挤出时间抠出工夫来学习,也找到了速成或曰急就的办法——去读二手或三手的辅导材料。这种材料,现在不仅有纸面的甚至还有音像的——把光盘一放,既保视力又省脑力。有一些从事政治教育辅导任务的事业单位,早就把这个品种列入自己产业链里,作为获取经济效益的措施而紧抓不放,按各个系统用行政方式去巨量发行了。
那么,这种产品的质量如何呢?收效又如何呢?以下就举点例子吧!以我们的干休所来说,分配到此颐养天年的这些老同志,在职的时候,按其职务、级别,一般都能听到本单位的领导同志,亲自传达党中央主席、国务院总理以至叶(剑英)、陈(毅)等老帅和罗(瑞卿)总长的一些讲话,现在不行了,当然有的同志就提了意见。到了上个世纪末,传闻已经有人发话了:该让他们知道的就让他们知道。这是句半截话,另外那半截话是啥意思?后来大家在实际中间见到的只有按人头发给的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会议文件集了。于是大家都十分清楚明白,可见,这就是“该让他们知道就的就让他们知道”。那么,不“让他们知道的”就是不“该让他们知道”的了。近来,在这方面又有了新招,遇有大型会议或大型活动,就定期让这些老家伙集合去看录象,而所谓录象,其实就是前面所说到的辅导光盘。那里面的内容,就是某些党校的某些辅导员在给职工们学生们居民们上的某些大课。有一次,一位辅导员煞有介事地传扬,他听到了一句令自己顿开茅塞的话:“毛泽东让富人穷下来,邓小平让穷人富起来”。当场我们中间就有同志接茬加以批驳,指出:“说那种话的不是地主老财就是爆发户!”最近一次,又有辅导员在辅导光盘里大讲革命党和执政党的区别甚至于两者是对立的关系,课后就有人质疑:他知不知道,瑞金时期我们党就是执政党了,当时的苏维埃共和国不仅发行过国家银行货币,还有过对外贸易(即和区域外的国民党治下的地方以物易物)了?他知不知道,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主席还讲过:“革命向前进,生产长一寸”,生产就是革命的一部分?他知不知道,目前我们国家的政权,还保留着与革命时期性质相同的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等专政机构?执政不就是保护革命的成果吗?他强调执政党不是革命党,是不是要改变执政的目标、宗旨?是不是要修正我们共产党的性质?上述这些疑问,也许不全都在理。但是,很可惜,这些群众心里的问号,却没有机会当面向他讨教,他也没有机会向大家指教。如此这般的辅导,如此这般的光盘,完全可以说是在走过场,形式主义,虚应故事,以至发生负面影响,我们能期望它起什么实际作用呐?
如果说,那些在躲在光盘里不敢和公众面对面讨论问题的辅导员们水平不高,那么,有一些党校的专家和首长,也不见得就能高明到哪儿去!比如,有一位教授,居然能在报刊上为文宣称,《共产党宣言》中所写到的“共产党人可以用一句话把自己的理论概括起来:消灭私有制。”依他胡来的的解读,这句话并不是作者马克思、恩格斯的本意。另一位担任过党校副校长的先生,还敢在报刊上宣称改革开放不能“一分为二”,公然否定毛泽东关于矛盾的普遍性的论著。我不知道,这些从事理论工作的“行家里手”、“高参秀才”们,为何能如此草率、马虎、随便、轻薄地对待马克思经典作家的原著论述?他们认真读过没读过马克思的书,毛泽东的书?他们拿来炫耀于人的所谓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立场、观点、方法、作风、实质、精髓、体系等等素养,是货真价实的,还是装潢自己忽悠别人的?他们要不要扪心自问一下:“领导我们事业的核心力量是中国共产党。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这些话语自己是不是还要身体力行?还要不要重新从研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提升自己的理论素养?要知道,现在可是正在大力强调“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啊!正在大力强调“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啊!如果对读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都没有兴趣,遑论学习,遑论推进,那会把马克思主义“化”到哪里去呢?恩格斯说的多好啊:“研读原著本身,不会让一些简述读物和别的第二手资料引入歧途”!您要是不想走入歧途,您就去研读原著吧!
(2009/12/28)
(注)附原诗供参考。唐·章碣:《焚书坑》——“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元来不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