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文艺新生

诗翁遗札传千古——读陆游《老学庵笔记》

火烧 2011-09-03 00:00:00 文艺新生 1025
本文详细解析2023年高效SEO优化策略,涵盖SEO优化技巧、提升网站流量方法及搜索引擎排名策略,帮助您有效提升网站可见性与用户转化率。
              诗翁遗札亦风采,亲历亲证史可鉴 
              危难时刻大节现,梦寐犹有真心在。
              翘首王师定中原,千秋万代永纪念。
              归隐镜湖老学庵,轶闻遗说惠后代。
爱国诗人陆游,字务观,号放翁(公元1125—1209年)。淳熙末年(约公元1190年)退居山阴,茅屋二间,面临碧水,背绕青山。老学庵者,取师旷老而好学如秉烛夜行之意。书十卷,多记抗金事迹、轶闻逸事、典故、人物……内容丰富、态度严肃、文笔轻松,是宋人笔记之佼佼者。
“高宗在徽宗服中,用白木御椅子。钱大主入觐,见之,曰:此檀香木椅子耶?张婕妤掩口笑曰:禁中用胭脂皂荚多,相公已有语,更敢用檀香作椅子耶?”
宫中也怕好事者言,看来皇帝并非为所欲为者也。
“鼎灃群盗,惟夏诚、刘衡二砦(zhai,同寨)据险不可破。二人自咤曰:除是飞过洞庭湖。其后卒为岳飞所破,盖语谶云。”
自古有诗谶文谶之说,这是谶语也!
“集英殿宴金国人使。九盏:第一肉咸豉,第二爆肉双下角子,第三莲花肉油饼骨头,第四白肉胡饼,第五群仙炙(火改成肉)太平毕罗,第六假圆鱼,第七柰花索粉,第八假沙鱼,第九水饭咸豉旋鲊瓜薑。看食:枣固(有食字旁)子、随(耳朵旁改成月字旁)饼、白胡饼、环(王旁改成食旁)饼。”
宋招待金使也较普通,不过是肉食、豆豉、面食、瓜果而已。没有山珍海味奇异怪诞,哪及今天豪华奢侈、海里空中地下山上。
“张芸叟作《渔父诗》曰:家住耒江边,门前碧水连。小舟胜养马,大罟当耕田。保甲元无籍,青苗不著钱。桃源在何处?此地有神仙。盖元丰中谪官湖湘时所作,东坡取其意为《鱼蛮子》云。”
渔家自有渔家苦,风雨飘摇浊浪涌。普天之下无神仙,完税纳粮有人管!
“张德远诛范琼于建康狱中,都人皆鼓舞;秦会之杀岳飞于临安狱中,都人皆涕泣;是非之公如此!”
为官不须建丰碑,百姓有口皆是碑。天下公道有是非,一人岂能来遮天!
“政和中大儺,下桂府进面具,比进到,称一副。初讶其少,乃是以八百枚为一副,老少妍陋无一相似者,乃大惊。”
儺戏祈雨,皆戴面具。一副居然八百,且各式不一,确实难能可贵。此是工艺美术,不知失传否?
“国初士大夫戏作语云:眼前何日赤,腰下几时黄?谓朱衣吏及金带也。”
读书盼做官,做梦想发财,这是国人的心态。其实人生在世不过百年,何必斤斤于做官发财,只要快乐就好,那怕布衣一世粗茶淡饭!
“国初,《韵略》载进士所习有《何论》一首,施肩吾《及第勑》亦列其所习《何论》一首。《何论》盖如:‘三杰佐汉孰优’、‘四科取士何先’之类。”
据陆游文大意,《何论》当是一首长律,其意在于辨何优何先之常识,不知确否。
“晏尚书景初作一士大夫墓志,以示朱希真。希真曰:甚妙,但似欠四字,然不敢以告。景初苦问之,希真指‘有文集十卷’字下曰:此处欠。又问:所欠何字?曰:当增‘不行于世’四字。景初遂增‘藏于家’三字,实用希真意也。”
作墓志要交代清楚,文集十卷不行于世,只好藏于家。而今有网有博客,文章尽可上传矣。但百度空间常会内容不宜之类的语言拒绝上传的。内容不宜?箝制舆论不许说话的代名词罢了。
“余在南郑,见西邮俚俗谓父曰老子,虽年十七八,有子亦称老子。乃悟西人所谓大范老子。小范老子,盖尊以为父也。建炎初,宗汝霖留守东京,群盗降附者百余万,皆谓汝霖曰宗爷爷,盖此比也。”
各地称呼不一,但自有其道理。称呼亦反应思想和现实。试看今日对领导皆呼老板,可见一斑矣。老板者店主、私营业主、资本家也!
“北方多石炭,南方多木炭,而蜀又有竹炭,烧巨竹为之,易燃无烟耐久,亦奇物。邛州出铁,烹练利于竹炭,皆用牛车载以入城,余亲见之。”
各地物产各异,皆有可取之处。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是也。
“吕周辅言:东坡先生与黄门公南迁,相遇于梧、藤间。道旁有鬻汤饼者,共买食之。粗恶不可食。黄门置箸而叹,东坡已尽之矣。徐谓黄门曰:九三郎,尔尚欲咀嚼耶?大笑而起。秦少游闻之曰:此先生饮酒,但饮湿而已。”
吃饼充饥,饮酒但湿。东坡豪爽,能屈能伸。艰苦环境,不究细节。通达之人,随遇而安。——以上卷一
“张廷老名珙,唐安江原人,年七十余,步趋拜起健甚。自言夙兴必拜数十,老人血气多滞,拜则肢体屈伸,气血流畅,可终身无手足之疾。”
我友滕君,是个虔诚佛徒,自言信佛以来从不锻炼,每日清晨磕头百个,人清瘦有精神。磕头要肢体屈伸上下,自然得到运动矣。
“叶相梦锡,尝守常州。民有比屋居者,忽作高屋,屋山覆盖邻家。邻家讼之,谓他日且占地。叶判曰:东家屋被西家盖,仔细思量无利害。他时折屋别陈词,如今且以壁为界。”
比屋而居起高楼,不害邻家。倒是隔开数武的高楼遮住阳光,挡住清风,实在可恶。
“张子韶对策,有‘桂子飘香’之语。赵明诚妻李(清照)氏嘲之曰:露花倒影柳三变,桂子飘香张九成。”
柳三变对张九成,倒是的对。
“赵广,合肥人,本李伯时家小史。博时作画,每使侍左右,久之遂善画,尤工作马,几能乱真。建炎中陷贼。贼闻其善画,使图所虏妇人,广毅然辞以实不能画,胁以白刃,不从,遂断右手拇指遣去。而广平生实用左手,乱定惟画观音大士而已,有数年乃死。”
为奴而学会画画,实是聪颖。陷贼而不屈,宁可断指,有骨气。小史尚如此,况士大夫!
“《酉阳杂俎》云‘茄子一名落苏’,今吴人正谓之落苏。或云钱王有子跛足,以声相近,故恶人言茄子,亦未必然。”
吴语言茄子为落苏是确实的,为钱王子避讳——瘸子(瘸子,北方话也),也许有也许无,难以论证。
“洪驹父窜海岛,有诗云:关山不隔还乡梦,风月犹随过海身。”
梦还乡是恋情,尚风月是本性。窜海岛能不讳言,驹父老实人也。
“《北户录》云:岭南俗家富者,妇产三日或足月,洗儿,作团油饭,以煎鱼虾、鸡鹅、猪羊灌肠、蕉子、薑、桂、盐豉为之。据此,即东坡先生所记盘游饭也。二字相近,必传者之误。”
旧俗生子,有三朝、满月、百日之庆。记得儿时尚有此举。
“亳州太清宫檜至多。檜花开时,蜜蜂飞集其间,不可胜数。作蜜极香而味带微苦谓之檜花蜜,真奇物也。欧阳公守亳时,有诗曰:蜂採檜花村落香。则亦不独太清宫而已。”
我六到亳州,现保存完好的唯有花戏楼而已。太清宫不见闻名。蜂蜜要纯花蜜为好,即採单一的花。原始蜂蜜不参糖,现在所卖之蜜皆加糖调制过了。——以上卷二
“张文潜言:王中父诗喜用助词,自成一体。予按,韩少师持国亦喜用之,如‘酒成岂见甘而坏,花在须知色即空。’‘居仁由义吾之素,处顺安时理则然。’‘不尽良哉用,空令识者伤。’‘用舍时焉耳,穷通命也欤。’”
虚词入诗亦有劲,只要工仗意思新。句无好坏上口行,通俗易懂记忆灵。
“岑参在西安幕府,诗云:那知故园月,也到铁关西。韦应物作郡时,亦有诗云:宁知故园月,今夕在西楼。语意悉同,而豪迈闲澹之趣,居然自异。”
佳句自有诗意,但立意有异同,词语有两样。水平、角度的不同决定了诗意和旨趣。
“阮裕云:非但能言人不可得,正索解人亦不可得。吕居仁用此意作诗云:好诗正似佳风月,解赏能知已不凡。”
解赏他人好诗句,就如人生逢知己。清风明月可常遇,诗文知己难得有!
“僧行持,明州人,有高行,而喜滑稽。尝住余姚法性,贫甚,有颂曰:大树大皮裹,小树小皮缠,庭前紫荆树,无皮也过年。后住雪窦,雪窦在四明,与天童、育王俱号名刹。一日同见新守,守问天童觉老:山中几僧?对曰:千五百。又以问育王谌老,对曰:千僧。末以问持,持拱手曰:百二十。守曰:三刹名相亚,僧乃如此不同耶?持复拱手曰:敝院是实数。守为抚掌。”
钱无多少总得过,大是大过,小是小过,没有难道就不过!寺僧居然也说谎,大寺人多面有光,实数实报固然少,佛祖教诲岂能忘!
“吴人谓杜宇为‘谢豹’。杜宇初啼时,渔人得虾曰:谢豹虾。市中卖笋曰:谢豹笋。唐顾况《送张卫尉》诗曰:绿树村中谢豹啼。若非吴人,殆不知谢豹为何物也。”
谢豹是读音,字疑另有写法。据谢豹虾和谢豹笋猜测,疑为‘邪苞’,邪即非常和很的意思,苞即肥大之意。
“宣和中,保和殿下种荔枝成实,徽庙手摘以赐燕帅王安中,且赐以诗曰:保和殿下荔枝丹,文武衣冠被百蛮。思与近臣同此味,红尘飞鞚(kong)过燕山。”
徽宗以瘦金体闻名,不知诗思亦敏捷。殊不知,亡国之君也有家国之思也。
“石藏用名用之,高医也。尝言今人禀赋怯薄,故按古方用药多不能愈病;非独人也,金石草木之药亦皆比古力弱,非倍用之不能取效。”
古今人不同,药物亦不同。今人退化,草木药性也趋弱,何也?环境变坏,人体质变弱,药草药性减弱也,呜呼,人和物皆不古也!
“佛经戒比丘非时食,盖其法过午则不食也。而蜀僧招客,暮食谓之非时。”
过午不食,是印度僧人之言。我曾试过,也能行;晚上饿了,饮牛奶一杯、饼干数片。但清晨起来特饿,于是煮泡饭面条一大盆吃。忽饿忽食,造成胰岛分泌失调,血糖过高引发脑梗,幸无大碍。但病后须终身服药了。所以现代人不能行古人之道,信矣!——以上卷三

“太母,祖母也,犹谓祖为大父。”
我是上海殷行人(五百多年的老上海),我们称祖父为老爹,祖母为老奶、奶奶,父亲为阿爸,母亲为姆妈。现在上海南汇地区犹称祖父为大大。
“辽相李俨作《黄菊赋》,献其主耶律弘基。弘基作诗题其后以赐之,云:昨日得卿黄菊赋,碎剪金英填作句。袖中犹觉有余香,冷落西风吹不去。”
辽王耶律弘基亦能诗,可见汉族周边的其他民族,受汉文化熏陶深矣。汉民族若不长进,必被取而代之。元朝清朝就是明证,日本入侵更是惨痛,能不牢记乎!
“会稽法云长老重喜,为童子时,初不识字,因扫寺廊,忽若有省,遂能诗。其警句云:地炉无火客囊空,雪似杨花落岁穷。拾得断麻缝坏衲,不知身在寂寥中。程公辟修撰守会稽,闻喜名,一日召之与游蕺山上方院,索诗。喜即吟云:行到寺中寺,坐观山外山。盖戏用公辟体也。”
不识字而能诗,也说得通,前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吟,俗所谓打油诗是也。
“白乐天有《忠州木莲诗》。予游临邛白鹤山寺,佛殿前有两株,其高数丈,叶坚厚如桂,以仲夏发花,状如芙蕖,香亦酷似。寺僧云:花拆时有声如破竹。然一郡止此二株,不知何自至也。成都多奇花,亦未尝见。”
去年四月,游邛崃白鹤山,上有白鹤禅寺。四月不见花,惟见有高大的楠木成群,但不知哪是木莲,可惜了。
“余深罢相,居福州,第中有荔枝,初实绝大而美,名曰‘亮功红’。亮功者,深家御书阁名也。靖康中,深谪建昌军。既行,荔枝不复实。明年,深归,荔枝复如故。乃知世间富贵人皆有阴相之者。”
荔枝复丹,也许是偶然,但物有灵性、人有阴相,也许是确实的。人寿有限,对于宇宙奥秘我们知道得实在太少了!
“慎东美字伯筠,秋夜待潮于钱塘江,沙上露坐,设大酒樽及一杯,对月独饮,意象傲逸,吟啸自若。顾子敦适遇之,亦怀一杯,就其樽对酌。伯筠不问,子敦亦不与之语。酒尽各散去。”
豪士之风!但得有酒赏清光,满眼都是钱江潮。无须言语没客套,豪士格调尽逍遥。
“吕居仁诗云:‘蜡烬堆盘酒过花’,世以为奇。司马温公有五字云:烟曲香寻篆,盃深酒过花。居仁盖取之也。”
酒花、烛泪、香篆多美的意境啊!
“从舅唐仲俊,年八十物六,极康宁。自言少时读《千字文》有所悟,谓‘心动神疲’四字也,平生遇事未尝动心,故老而不衰。”
想得多老得快,俗语说得就是这个理!事事无心不伤神,心动神疲催人老。
“圣绍中,贬元祐人苏子瞻儋州,子由雷州,刘莘老新州,皆戏取其字之偏旁也。时相之忍忮(zhi,嫉妒)如此。”
时相这样残忍和嫉妒,世上少有!幸亏有坡公等豁达大度,方能度过这一贬千里的苦难。
“古所谓长夜之饮,或以为达旦,非也。薛许昌《宫词》云:画烛烧阑煖复迷,殿帏深密下银泥。开门欲作倾晨散,已是明朝日向西。此所谓长夜之饮也。”
通宵达旦不为奇,原来继饮日向西!长夜之饮实则一夜一天也。
“欧阳公、梅宛陵、王文恭集,皆有《小桃诗》。欧诗云:雪里花开人未知,摘来相顾共惊疑,便当索酒花前醉,初见今年第一枝。初但谓桃花有一种早开者耳。及游成都,始识所谓小桃者,上元前后即著花,状如垂丝海棠。曾子固《杂识》云:正月二十间,天章阁赏小桃。正谓此也。”
诗人须多识花草树木鱼虫鸟兽之名,你然定闹笑话不可。世事有你未见未闻者,当勿强不识为识也。
“刘长卿诗曰:千峰共夕阳,佳句也。近时僧癞可用之云:乱山争落日。虽工而窘,不迨本句。”
好句得来不化力,神韵降临诗自美。
“李后主《落花诗》云:莺狂应有限,蝶舞已无多。未及亡国。宋子京亦有《落花诗》云:香随蜂蜜尽,红入燕泥乾。亦不久下世。诗谶盖有之矣。”
诗谶文谶也许有之,但事前无人可知。这也是天数也。
“今世所道俗语,多唐以来人诗。‘何人更向死前休’韩退之诗也;‘林下何曾见一人’灵澈诗也;‘长安有贫者,为瑞不宜多’罗隐诗也;‘世乱奴欺主,年衰鬼弄人’‘海枯终见底,人死不知心’杜荀鹤诗也;‘事向无心得’章碣诗也;‘但有路可上,更高人也行’龚霖诗也;‘忍事敌灾星’司空图诗也;‘一朝权入手,看取令行时’朱湾诗也;‘自己情虽切,他人未肯忙’裴说诗也;‘但知行好事,莫要问前程’冯道诗也;‘在家贫亦好’戎昱诗也。”
好诗有人记得明,多说自然成俗语。只应通俗达事理,千百年来口头传!
“天下名山,惟华山、茅山、青城山无僧寺。青城十里外有一寺,曰布金,洪水坏之,今复葺于道旁里许。”
宋时三山无僧寺,至今已然不存在。天下名山僧占尽,倒是有寺却没僧。——以上卷四
“种徵君明逸,虽骤登侍从,然常惧谗嫉。其《寄怀诗》曰:予生背时性孤僻,自信已道轻浮名。中途失计被簪紱,目睹宠辱心潜惊。虽从鵷鸾共班序,常恐青蝇微有声。清风满壑石田在,终谢吾君甘退耕。”
即官出仕任宠辱,常怀谗嫉不爽快。不如退归去耕田,自由自在没忧烦。
“宋太素尚书《中酒诗》云:中酒事俱妨,偷眠就黑房。静嫌鹦鹉闹,渴忆荔枝香。病与慵相续,心和梦尚狂。从今改题品,不号醉为乡。非真中酒者,不能知此味也。”
忆昔好酒时时喝,贪睡不知日已斜。醒来思茶口常渴,病酒慵懒人似卸。
“东坡《赠赵德麟秋阳赋》云:生于不土之里,而詠无言之诗。盖寓‘畤’字也。”
诗为拆字亦有味,游戏笔墨好旨意。东坡历来多风趣,做诗作文人欢喜。
“肃王与沈元用同使虏,馆于燕山愍忠寺。暇日无聊,同行寺中,偶有一唐人碑,辞皆偶俪,凡三千余言。元用素强记,即朗诵一再。肃王不视,且听且行,若不经意。元用归,欲矜其敏,取纸追书之。不能记者阙之,凡阙十四字。书毕,肃王视之,即取笔尽补其所阙,无遗者,又改元用谬误四五处,置笔他语,略无矜色,元用骇服。”
肃王高人,不露声色。元用矜才,反到出丑。
“夜凉疑有雨,院静似无僧。潘逍遥诗也。”
疑有雨是心理,似无僧是感觉。二字微妙,构成好句。
“刘隋州诗:海内犹多事,天涯见近臣。言天下方乱,思见天子而不可得得天子近臣亦足自慰矣。”
多事之秋思天子,得见近臣亦可慰。
“《齐名要术》有咸杬(yuan,大树)子法,用杬木皮渍鸭卵。今吴人用虎杖根渍之,亦古遗法。”
生活中有许多方法,是古代千百年流传下来的,是诀窍,值得研究。这也是民风民俗。
“蔡京赐第,有六鹤堂,高四丈九尺,人行其下,望之如蚁。”
四丈九尺,如宋尺没什么变化,则相当于今天的二十层楼。可谓高矣!也许这是关于宋代“高层建筑”的记载吧?
“王广津《宫词》云:新睡起来思旧梦,见人忘却道胜常。胜常犹今妇人言万福也。前人尺牍有‘尊候胜常’者,胜字当平声读。”
宋人也多事,万福称胜常,当做平声读。
“拄杖,斑竹为上,竹欲老瘦而坚劲,斑欲微赤而点疏。贾长江诗云:拣得林中最细枝,结根石上长身迟。莫嫌滴沥红斑少,恰是湘妃泪尽时。善言拄杖者也。然非予有此癖,亦未易赏音。”
斑竹手杖是雅玩,老来更是好旅伴。
“唐韩翃(hong)诗云:门外碧潭春洗马,楼前红烛夜迎人。近世晏叔原乐府词云:门外绿杨春系马,床前红烛夜呼卢。气格乃过本句,不谓之剽可也。”
诗句词语没专利,化好就是佳辞句。千古人情多相通,诗意焉能不雷同?
“张文昌《纱帽诗》云:惟恐被人偷剪样,不曾闲戴出书堂。皮袭美(日休)亦云:借样裁巾怕索将。”
古人服饰创新,亦怕人家模仿。若是开口借样,又怕别人索取。看来对于时装的概念,古今是一样的。现在的流水线生产,难免一色和雷同,缺少个性化的东西。
“世言东坡不能歌,故所作乐府词多不协。晁以道云:圣绍初,与东坡别于汴上。东坡酒酣,自歌《古阳关》。则公非不能歌,但豪放不喜裁剪以就声律耳。”
此说极是,东坡本豪放之士,没什么可约束他的,写诗作词放歌当然不喜声律的约束。
“唐人喜赤酒、甜酒、灰酒,皆不可解。李长吉云:琉璃锺,琥珀浓,小槽酒滴真珠红。白乐天云:荔枝新熟鸡冠色,烧酒初开琥珀香。杜子美云:不放香醪如蜜甜。陆鲁望云:酒滴灰香似去年。”
唐宋之酒大约皆甜酒,烈酒系中东传来,酒家胡之类即是。真正意义上的白酒恐是元朝以后的事。——以上卷五
“欧阳公记开宝钱文曰‘宋通’。予按:周显德钱文曰‘周通’,故国初因之,亦曰‘宋通’。建隆。乾德中皆然,不独开宝也。至太平兴国以后,乃以年号为钱文,至今皆然。欧公又谓宝元钱文曰‘皇宋’。按《实录》所载矣同,然今钱中又有云‘圣宋’者,大小钱皆有之。”
欧阳公《归田录》所记,是为铸钱不重文故。
“苏东坡祖名序,故为人作序皆用‘叙’字,又以为未安,遂改作‘引’,而谓‘字序’曰‘字说’。”
避讳用同音字,或用别字。这是惯例,非东坡一人而已。
“黄巢之入长安,僖宗出幸。诸臣守节,至死不变。郑綦(qi)、郑系,义不臣贼,举家自缢而死。”
历来称黄巢为农民起义,吾疑之。纵观历史算得上农民起义的极少,即如太平天国就是典型的流寇土匪而已,他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是毁古迹文物的罪魁!义不臣贼举家自缢,实在是豪迈之举!
“谢景鱼家有陈无己手简一编,有十余帖,皆与酒务官托买浮炭者,其贫可知。浮炭者,谓投之水中而浮,今人谓之麸炭,恐亦以投之水中则浮故也。白乐天诗云:日暮半炉麸炭火,则其语亦已久矣。”
麸炭之名久未得闻了。家母称大灶中烧剩之木炭为麸炭,听之格外亲切。
“闻人茂德言:沙糖中国本无之。唐太宗时外国贡至,问其使人:此何物?云:以甘蔗汁煎。”唐以前书传,凡言及糖者皆糟耳,如糖蟹、糖薑皆是。”
中原不产甘蔗,以甜菜制糖。糖之入,当是南方诸国。
“马鞭击猫,邛杖击狗,皆节节断折,物理之不可推者也。”
物理不可推,世事太奇妙,我们不能究其原因也。
“《北户录》云:广人于山间掘取大蚁卵为酱,名蚁子酱。按此即《礼》所谓‘诋(言字旁换成虫字)醢(hai,酱。)’也,三代以前固以为食矣。”
蚁卵之酱未尝过,恐与西人鱼子酱类矣。食此,佛教以为罪莫大矣,因是无数生灵也。
“《嘉祐杂志》云:峨眉雪蛆治内热。予至蜀,乃知此物实出茂州雪山。雪山四时常有积雪,弥遍岭谷,蛆生其中。取雪时并蛆取之,能蠕动。久之雪消,蛆亦消尽。”
奇虫异草,不可得而知之,尤其是雪域高峰。——以上卷六
“《诗正义》曰:络纬鸣,懒妇惊。宋子京《秋夜诗》云:西风已飘上林叶,北斗直挂建章城。人间底事最堪恨,络纬啼时无妇惊。其妙于用事如此。”
诗思巧妙,反其意而用之。
“尽人解杜诗,但寻出处,不知少陵之意。《岳阳楼》诗,纵使字字寻得出处,去少陵之意益远矣。《西崑酬唱集》中诗,何尝有一字无出处者,便以为追配少陵,可乎?”
看前人校注,确实穷经皓首,字字有着落,可是只在意出处,反而忽略了最主要的诗意,可惜啊。陆游有真见地,不愧为诗翁!
“寿皇时,禁中供御酒名蔷薇露,赐大臣酒谓之留香酒。”
唐代宫中之酒,听名字,估计都是蜜酒。
“剑门关皆石无寸土。潼关皆土无拳石,虽皆号天下险固,要之潼关不若剑门。然自秦以来,亦屡破矣,险之不可恃如此。”
天险不可恃,兵败如山倒。士气全无,天险何用?
“南丰曾氏享先,用节羹、崦(山旁换香字)鹅、利(禾换成民)粥。建安陈氏享先,用肝串子、猪白割、血羹、肉汁。皆世世守之,富贵不加,贫贱不废也。”
享先人,不尚名贵之物,贫富不废,不增不减,以表敬意。——以上卷七
“国初尚《文选》,当时文人专意此书,故草必称‘王孙’。梅必称‘驿使’,月必称‘望舒’,山必称‘清晖’。至庆历后,恶其陈腐,诸作者始一洗之。方其盛时,士子至为之语曰:文选懒,秀才半。建炎以来,尚苏氏文章,学者翕然从之,而蜀士尤盛。亦有语曰:苏文熟,吃羊肉。苏文生,吃菜羹。”
历来文章推崇好,文选苏文不可少。而今网络称时髦,不通之语成时尚!
“东坡《牡丹诗》云:一朵妖红翠欲流。初不晓‘翠欲流’为何语。及游成都,过木行街,有大署市肆曰:郭家鲜翠红紫铺。问土人,乃知蜀语鲜翠犹言鲜明也。东坡盖用乡语云。蜀人又谓糊窗曰‘泥窗’,花蕊夫人《宫词》云:红锦泥窗绕四廊。非曾游蜀,亦所不解。”
诗人无意间用乡语,这是潜意识作用,尤其是人渐老,语言更趋返回童年,童年时代的语汇不知不觉冒出的多了。
“陈师锡家享仪,谓冬至前一日为‘冬住’,与岁除夜为对,盖闽音也。《太平广记•卢项(工旁改王旁)传》云:是夕冬至除夜。乃知唐人动之前一日,亦谓之‘除夜’。”
民风民俗都有来历,这是历史文化的遗产。虽是节气的称谓,也都包含了悠久的历史。
“老杜《寄薛三郎中诗》云:上马不用扶,每扶必怒瞋。东坡《送乔仝诗》云:上山如飞瞋人扶。皆言老人也。盖老人讳老,故尔。”
老是自然现象,大可不必讳言。老人不服老不行,任何事要量力而行,但只要有青春之心。
“贺方回状貌奇丑,色青黑而有英气,俗谓之贺兔头。喜校书,朱黄未尝去手。诗文皆高,不独长短句也。潘玢老《赠方回诗》云:诗束牛腰藏旧稿,书讹马尾辨新雠。有二子,曰房、曰禀。于文,房从方,禀从回,盖寓父名与二子名也。”
贺铸诗词添荣辉,奇才往往形像秽。子名寓父思可贵,房禀原来有方回。
“唐人诗中有无题者,率杯酒狎邪之语,以其不可指言,故曰无题,非真无题也。近人亦有无题者,乃与唐人不类,或真亡其题,或有所避,其实失于不深考耳。”
无题应细考寓意,是下流狎邪之语称无题,不便指言称无题,真的不知或亡失题,得一一理分明。
“荆公诗云:闭户欲推愁,愁终不肯去。刘宾客诗云:与老无期约,到来如等闲。韩舍人子苍取作一联云:推愁不去还相见,与老无期稍见侵。比古句盖益工矣。”
人生真奇妙,世事有苦恼。烦愁挥不去,老病无须请。
“四月十九日,成都谓之浣花遨头,宴于杜子美草堂沧浪亭。倾城皆出,锦绣夹道。自开岁宴游,至是而止,故最盛于他时。予客蜀数年,屡赴此集,未尝不晴。”
自古节日有来由,倾城宴游乐悠悠。四月十九必无忧,杜甫草堂浣花头。
“《唐高祖实录》:武德二年正月甲子,下诏曰:释典微妙,净业始于慈悲;道教冲虚,至德去其残暴……殷帝去网,庶踵前修;齐王舍牛,实符本志。自今每年正月、五月、九月十直日,并不得行刑。所在公私,宜断屠杀。此三长月断屠杀之始也。”
佛教慈悲为怀,道教冲虚无残。爱惜生灵,就是珍惜生命、热爱生命,一切屠戮皆罪业!——以上卷八
“南朝词人谓文为笔,故《沈约传》云:谢玄晖善为诗,任彦昇工于笔,约兼而有之。又《庾肩吾传》、梁简文《与湘东王》书,论文章之弊曰:诗既若此,笔又如之。又曰:谢朓、沈约之诗,任昉、陆倕之笔。《任昉传》又有‘沈诗’、‘任笔’之语。老杜《寄贾至严武诗》云:贾笔论孤愤,严诗赋几篇。杜牧之亦云:杜诗韩笔愁来读,似倩麻姑痒处抓。亦袭南朝语尔。往时诸晁谓诗笔,亦非也。”
南朝称诗称文,有沈诗任笔之说。此乃作为诗文字之错开,现在则诗文并称,诗笔文笔皆可称矣。
“东坡在岭海间,最喜读陶渊明、柳子厚二集,谓之南迁二友。予读宋白尚书《玉津杂诗》有云:坐卧将何物?陶诗与柳文。则前人盖有与公暗合者矣。”
陶诗清新柳文畅,历代受捧不冷场。坡公贬谪格高扬,不废吟诵度时光。——以上卷九
“东坡绝句云:梨花澹白柳深青,柳絮飞时花满城。惆怅东阑一株雪,人生看得几清明?予在福州,见何晋之大著,自言场从张文潜游,每见文潜哦此诗,以为不可及。余按,杜牧之有句云: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阑干?东坡固非窃牧之诗者,然竟是前人已道之句,何文潜爱之深也,岂别有所谓乎?聊记之以俟识者。”
天下物同此理,天下人同此情。不怪诗人同此心,英才共识不稀奇。
“徐敦立侍郎颇好谑,绍兴末,尝为予言:柳子厚《非国语》之作,正由平日法《国语》为文章,看得熟,故多见其疵病此俗所谓没前程者也。予曰:东坡公在岭外特喜子厚文,朝夕不去手,与陶渊明并称二友。及北归,与钱济明书,乃痛诋子厚《时令》、《断刑》、《四维》、《贞符》诗篇,至以为小人无忌惮者。岂亦由朝夕绎(理头绪)耶?恐是《非国语》之报。敦立为之扺掌绝倒。”
爱之深则知其病,故先爱之后诋之,自然之理也。我读鲁迅,亦如是。
“白乐天云:微月初三夜,新蝉第一声。晏元宪云:绿树新蝉第一声。王荆公云:去年今日青松路,忆似闻蝉第一声。三用而愈工,信诗之无穷也。”
只要境界高,词句各有钟。新蝉第一声,诗意信无穷。
“张继《枫桥夜泊》云: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欧阳公嘲之云:句则佳矣,其如夜半不是打钟时。后人又谓惟苏州有夜半钟,皆非也。按,于鄴《褒中即事》诗云:远钟来半夜,明月入千家。皇甫冉《秋夜宿会稽严维宅》:秋深临水月,夜半隔山钟。此岂亦苏州诗耶?恐唐时僧寺,自有夜半钟也。”
读诗当领悟其意境,不必于词语上吹毛求疵,不必作考据之学。不然则未免迂腐矣。
“唐质肃公参禅,得法于浮山远禅师。尝作《赠僧诗》云:今日是重阳,劳师访野堂。相逢又无语,篱下菊花黄。”
好诗,禅意深远,相逢无语菊花黄,全在此句中矣!
“杨朴处士诗云:数个胡皺彻骨乾,一壶村酒膠牙酸。《南楚新闻》亦云:一楪颤(页换成毛)根数十皺,盘中犹自有红鳞。不知皺何物,疑是饼饵之属。”
陆游之说然也,当是少数民族的羌饼、馕一类干粮。——以上卷十
“梅宛陵诗,好用‘案酒’,俗言‘下酒’也,出陆玑《草木疏》:荇,挼(rua)余也。白茎,叶紫赤,正圆,径寸余,浮水上,根在水底,与之深浅。茎大如釵股,上青下白。煮其白茎,以苦酒浸之,脆美可案酒。”
据其意,乃莼菜、芦蒿、芦笋之类也,下酒清口之极。
“唐有一种色,谓之退红。王建《牡丹诗》云:粉光深紫腻,肉色退红娇。王贞白《娼楼行》云:龙脑香调水,教人染退红。《花间集乐府》云:床上小薰笼,韶州新退红。退红今之粉红也。”
粉红之为色最难与他物相配,桃花、樱花最俗气,不久长。
“市井中有补治故铜铁器者,谓之‘骨路’,莫晓何义。《春秋正义》曰:《说文》云:锢,塞也。铁器穿穴者,铸铁以塞之,使不漏。禁人使不得仕宦,其事亦似之,谓之禁锢。余案:‘骨路’正是‘锢’字反切。”
“骨路”乃“锢”之反切,古人命名之妙,不可不知!
“《冯唐传》:上曰:嗟乎,吾独不得廉颇,李牧为吾将,吾岂忧匈奴哉?两句叠用三吾字,而语若飞动,减一字不得。杜少陵《曲江诗》云:一片飞花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且看欲尽花经眼,莫厌伤多酒入唇。江上小堂巢翡翠,花间高冢卧麒麟。细推物理须行乐,何用浮名绊此身?三联中叠用三年花字,而意不重复,又何好也!”
诗文若好,不在乎重字,规律不是一刀切的,不可一概而论!——老学庵续笔记一卷
二零一一年八月十七日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