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定孔孟之道就是否定毛泽东思想
否定孔孟之道就是否定毛泽东思想
孔孟之道核心是什么呢?是仁义礼智信,是格物致知正心诚意,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老子的核心是什么呢?是真善美,也是天道五常,是大公无私。
如何理解这两个核心的关联呢?
《道德经》18章中说:
v 大道废,有仁义;
v 智慧出,有大伪;
v 六亲不和,有孝慈;
v 国家昏乱,有忠臣。
v
v 德经五十四章
v 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孙以祭祀不绝。
v 修之身,其德乃真;
v 修之家,其德乃馀;
v 修之乡,其德乃长;
v 修之邦,其德乃丰;
v 修之天下,其德乃普。
v 故以身观身,
v 以家观家,
v 以乡观乡,
v 以邦观邦,
v 以天下观天下。
v 吾何以知天下之然哉?以此。
《大学》
v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v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
v 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v 物格而后知至,
v 知至而后意诚,
v 意诚而后心正,
v 心正而后身修,
v 身修而后家齐,
v 家齐而后国治,
v 国治而后天下平。
道经16章:
v 致虚极,守静笃。
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静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全,全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v
v 《大学》:
v 知止而后有定,
v 定而后能静,
v 静而后能安,
v 安而后能虑,
v 虑而后能得。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社会失去什么才倡导什么,社会失去大道,才倡导道,仁义就是道。社会失去真智慧,才倡导智慧,但在追求真智慧呼声下,也有了大伪之徒。社会上有六亲不和了,才有倡导孝慈的礼教。国家混乱了,才有信靠道的勇士挺身而起。仁义礼智信本身就是天道五常,老子和孔子的五常思想是一个。
五常是有严密逻辑的:仁为善之本,义为真之经,礼为美之貌,智为礼之真,信为礼之美。仁义礼智信就是真善美。至善就是无我,就是大公无私,就是齐家治国平天下。
在家庭中,家长只有无私奉献,家庭才是和睦进取的大家庭,在村乡县省各级核心领导只有无私奉献才能是好的舵手,才能保证一方的安宁与幸福。这就是老子的大公无私为什么等于孔孟的修齐治平。
连两者修为的门径都是一样的:静心知常。孔孟之中三纲是糟粕,否定也就罢了。全盘否定孔孟等于在帮宣传毛泽东思想的倒忙。
那么毛泽东思想是什么呢?
毛泽东核心思想: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心灵深处闹革命,是斗私批修,是集体主义、爱国主义。
集体主义、爱国主义就是对大公无私、修齐治平的新时代概括。
心灵深处闹革命、斗私批修就是对静心知常新时代的理论描述。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是实现真善美,走向至善的路径,就是六亿神州尽舜尧的生动诉求路径。就是对仁义礼智信五常新时代的推陈出新。
毛泽东时代批判孔子破除四旧,是因为他懂得什么是真道,他破除的的人们心目中幻象。他出来就是用新的话语系统取代了旧的话语系统。我们推广毛泽东思想就是在宣传祖先的大道。毛泽东也是吃透了基督教背景下产出的马克思主义学说。他利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理论也是为了建设工业体系,及建设人心灵动的物质平台。但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理论到毛泽东晚年已经让位文革启动新的思想核心了。毛泽东的《矛盾论》也吃在吃透老子、孔子的中庸之道和马恩列斯的辨证法基础上的理论总结。他的《实践论》也是在吃透了古代知行合一的理念,并化为实事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观念中的重要资源。
我们之所以面对奥巴马质疑我们不按人性规律治国,而无法抬头,就是遗弃了孔子、老子、毛泽东一脉相承的上古大道传统造成的。欧美是以人性本恶为立足点,才发展了高度的法制的。我们以人性本善为基点,本来不必发展什么鬼法制社会,而重点应该是发展渗透五常思想或大公无私理念的礼教才是我们的出路,这才叫礼仪之邦。他们是法制之邦,我们是礼仪之邦。用法制之邦来衡量礼仪之邦,谬以千里。我们的大公无私理念或天下为公思想,就是世界未来发展的归宿,西方人性自私的归宿就是行走在毁灭地球之路上,而大公无私才能保证我们星球适宜人类居住。
看到左翼人士还在抱定几十年前的批孔的思想,而忽视毛泽东思想与孔孟之道的内在关联,那本质上是否定后者就是在否定前者。只要毛泽东思想在,孔子思想表达就是过时的。不正确弘扬毛泽东思想,自然会有孔子思想的旧话语系统的回归。这就是传统的力量,这也是信仰的力量。我们该清醒了!
主席反其道而用之当时的考量,是在不破不立中完成了历史与现代的转换!我们怎么不能理解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而将毛泽东思想八股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