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评 李金川与马振抚事件的历史逻辑
八评 李金川自杀与马振抚事件的历史逻辑
我从李金川的自杀事件,偶然听到有个马振抚事件,于是利用百度,谷歌仔细搜索。根据张宏志老师,研究历史问题的方法,言必有据,据必有考,考必有是的原则,在浩瀚的网海中查询这件事情的脉络,探寻历史的真相,以及和李金川事件的历史逻辑。
从马振抚事件,到李金川的自杀和遗书,只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滴水,但是,这滴水,却反映了这个历史时代的变迁,教育改革的所有成就和巨变,究竟谁是反对毛泽东思想路线教育方针的罪魁祸首,我现在换搞不清楚!
马振抚中学的校长罗长奇召开初中班学生200多人批判张玉勤,说她“公开对抗和反对毛主席革命外交路线”。
至于李金川的遗书是在控诉反对谁的路线现在还看不清。
马振抚事件不会被历史遗忘,当我们历史前进,教育改革,遇到难题,处于迷茫找不到出路的时候,我们就不得不回过头来,查看我们以前走过的路,究竟是哪一步走错了,否则为什么会无路可走!唐河县那里正在准备筹建马振抚事件纪念馆,李金川是否死后能争得一个纪念馆,拉动高密的旅游也未可知,我们暂且走着瞧吧!
“马振抚事件”唐河县县志,和《大河报》2007年均有书面材料,其他的回忆提及的资料就更多,我在此就不一一列举,仅仅还原历史事件的经过:
地点:河南省唐河县马振扶公社中学。
主角:一个名叫张玉勤的女中学生15岁,付岗村人。
配角1:,杨天成是主角的语文老师兼班主任
张玉勤就读马振扶公社中学初二(1)班
配角2:学校负责人罗长奇 召开初中班学生200多人批判张玉勤,说她“公开对抗和反对毛主席革命外交路线”。
时间:1973年,7月10下午
经过:
那年7月10日下午,期终考试。初二年级一班女生张玉勤在英语考试卷上写了几句顺口溜,“我是中国人,何必学外文,不会ABC,照当接班人,接好革命班,埋葬帝修反。”杨天成大为恼火,对张进行了严厉批评:“哭吧,哭死小绵羊”“哭两缸眼泪” 讽刺说,“你写的这个诗可把人木(不要脸)死了,还说祁义出了个李季,马振抚出了个张季,你也算个大诗人了,并要求全班同学把这几句话背下来进行批判.还对张玉勤说,你有两条路,一是在班内做检查,二是在考卷上加上为大诗人张玉勤,马振抚公社付岗人等之外,还要求她在全班大会上做检查。第二天的早饭后,张玉勤留下一张请假条就出去了。14日张玉勤的哥哥张玉甫在离学校不远的虎山水库桥下找到了妹妹的尸体,公安人员现场侦察得出的结论为自杀。
对张玉勤的身亡,据“5号文”记载,7月12日早晨,学校负责人罗长奇召开初中班学生200多人批判张玉勤,说她“公开对抗和反对毛主席革命外交路线”。杨天成两次派人叫张玉勤参加批判会,张玉勤均拒绝了。早饭后,张玉勤留下一张请假条就出去了。7月14日上午,张玉勤的哥哥张玉甫在离学校不远的水库边找到了妹妹的尸体。在张玉勤失踪的两天里,学校和公社均未认真查找。张玉勤死亡后,其父曾请求学校“给买个棺材”,但遭到学校和警方的拒绝,认为张玉勤实属自杀。
9月,《人民日报》先后发表了《一份发人深省的答卷》、《一个小学生的日记》和批林批孔的文章。在此形势下,县教育局又派人重新调查马振扶公社中学事件,并从路线高度认定此事件是‘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复辟回潮’。10月,南阳地委调查组调查后,也认定是‘复辟典型’,遂通报全地区,同时上报省教育局。当月下旬,河南省教育简报第37期刊登了这一事件,《人民日报》内部资料上也作了刊载。1974年1月,派迟群、谢静宜奔赴马振抚进行调查。 1月19日 ,迟、谢二人赶到马振抚中学,在那里召开了主要由学生、教师、家长、部分公社干部、地区和县领导参加的座谈会,形成了调查报告上报。由此,一个乡间少女之死被赋予了鲜明的政治内涵。一位学生自杀,被视为"资产阶级教育路线"继续迫害学生的铁证。 1月31日 ,中央下发[1974]5号文件,一场声势浩大的“批判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复辟回潮”的斗争,在全国教育系统迅速展开,各地数亿万计忠于教育事业的教师遭受批斗和处分。
处理结果:
惊动中央,张玉勤被追认为“革命小将”,“优秀共青团员”,重修了墓地,立上了“胸怀朝阳战恶浪,敢把青春献给党”的新碑。后来中央5号文件下发后,张的遗骸重新找地方掩埋,并被立上了“革命小将张玉琴”的墓碑。
校长罗长奇和班主任杨天成二人也以“推行修正义路线,逼死革命小将”的罪名,锒铛入狱。撤销马振扶公社党委副书记王新宇、唐河县公安局股长田道义党内外一切职务,责令检查交代,接受群众批判。
当时,失去女儿的张家得到了关怀和安抚,其大哥当年被推荐上了工农兵大学,毕业后曾在南阳一家厂办学校当老师。
1979年春,“马振扶事件”最终尘埃落定。当年3月19日,中共中央发文撤销“两个文件”(一个是1971年8月13日中央转发的《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纪要》,另一个是“5号文”)。中央批示指出,这两个文件在教育战线危害极大,流毒很深,撤销后意味着从根本上清除掉了从“文化大革命”以来禁锢教育界和知识分子的“紧箍咒”,解放了全国范围内的上千万知识分子……
2006年5月,国际英语外语教师协会中国分会会长、全国高等院校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包天仁教授在山西省首届英语“四位一体”教学法研讨会上曾意味深长地说:“1973年发生了震惊全国的河南‘马振扶事件’。‘四人帮’抓住这件事大做文章。许多学校把外语课砍掉了,外语教师被迫改行。可见在那个年代,我们外语老师是多么多灾多难!”
“你看看现在有恁多外语补习班,老师的地位和待遇都提高了,振奋人心啦。
李金川 事件
地点:河南省郑州市新密市实验高级中学,
时间:2009.年11月8日晚,该校高三5班学生李金川在学校服毒自杀,经抢救无效,于当晚死亡,年仅19岁。
当地刑警在其课桌上发现了七八页遗书。李金川的父亲李建斌说,遗书中大多都是揭露新密实验高中“不正之风”的。 警方起初拒绝把遗书交给家人。
起初学校封口,认定学生悲观厌世,有抑郁症。至于事态向何处发展,中央能否重视,暂时看不来。
张玉琴事件,不管最后如何处理,中央的重视力度是很大的。这两个事件时隔36年,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立场和处理方式,我们只要看处理事件的人,站在弱者学生的立场上,还是站在老师校长教育官员们的立场上,一切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毛泽东的立场就是站在弱者群众的立场上看问题评价问题处理问题。李金川会帮大家差亮眼睛的,是狼外婆还是自己的妈妈,处理结果绝对不一样!
http://blog.sina.com.cn/guohunmaozedong
2009年12月4日 12:4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