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美国人在台湾问题上一直在忽悠中国大陆

火烧 2009-12-01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指出美国在台湾问题上持续对中国大陆进行误导,通过薄瑞光等官员的言论,暗示对台军售是常态,并淡化台湾地位。同时分析美国国内法律与外交策略,揭示其对台政策的实质意图。

本不想用这个题目,但觉得这个比喻可以令大家印象深刻点,就俗一次吧!

事实是美国人在台湾问题上一直在忽悠中国大陆。直到美国在台协会主席薄瑞光说出“中国领土完整与台湾无关”“对台军售只是时间问题”这么露骨的大白话,但我们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前所长李家泉却说这是美国人在安抚台湾,主要用意还是为了减少台湾的紧张。

在美国国内,国会只认法而不认联合声明,根据美国《与台湾关系法》,对台售武是合法行为。可以认为【《中美联合声明》具有国际效力】对美国国会无约束力。这也可能是为什么奥巴马在北京没有承诺【停止对台售武】的原因吧。

奥巴马访华返美不久,美国白宫立马派美国在台协会主席薄瑞光专程到台湾,向台湾各党派领导人通报美中商谈内容信息。薄瑞光在台湾声称“胡奥会”后发表的《中美联合声明》中“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是指西藏与新疆,并指对台军售“只是时间问题”。

薄瑞光22日至24日在台湾就“胡奥会”等议题与马英九、蔡英文等人举行会谈,并与记者茶叙。对于《中美联合声明》中“双方重申,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这一根本原则是指导中美关系的中美三个联合公报的核心”这一表述,薄瑞光称,此段文字单用以“说明西藏与新疆,与台湾无关”。这是他第一次这么明白地说出来。薄瑞光在台湾还称,美对台湾地位的立场已载于中美1972年与1979年的公报。公报中美国表示,美方“认知(acknowledge)中国的立场是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但“认知”并不表示“承认”(recognize)、“接受”(accept)。

据香港《大公报》27日报道,中国有影响力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前所长李家泉认为:《中美联合声明》是具有国际效力的文件,薄瑞光的表态意在安抚台湾。不能据此认为奥巴马在台湾问题上政策有变,奥巴马的对华政策呈现向大陆倾斜的趋势。李家泉接受《大公报》专访时对此指出,1972年《中美上海公报》用了“认知”,而在一九七九年《中美建交公报》已明确用了“承认”。这次《中美联合声明》双方又重申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是指导三个联合公报的核心,而三个公报都讲了台湾问题,当然与台湾有关。
李家泉说,薄瑞光这些表述对台湾是“安抚”性质的。《中美联合声明》发表后,台湾岛内一些政治力量感到伤害了台湾,感到非常紧张,迫切要求美国进行说明。这种情况下薄瑞光不得不赴台,去之前应该是商量过对策。(这,您也知道?)

李家泉说,类似做法并不少见,克林顿、布什政府都曾有过这种做法,特别克林顿当年访华时做出“三不支持”表态后,也曾随后派人到台湾做说明。这是常用的手法,主要目的是安抚台湾。

李家泉指出,《中美联合声明》具有国际效力,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薄瑞光的表态谈不上是倒退和反悔,不会动摇《联合声明》本身,主要用意还是为了减少台湾的紧张。

李家泉同时强调,不能排除美国的“两面派”手法。1979年《中美建交公报》发表后,很快又通过了《与台湾关系法》,把这部国内法放在《公报》这一国际性文件之上。此次同样如此,先在北京发表了《中美联合声明》这一国际性的文件,又跑到台湾解释“不包括台湾”。与30年前相比,不能排除是故伎重演。 他解释说,奥巴马上台之后,意识到已不能一味搞“单边主义”,需要与中国合作的领域很多,总的对华政策不断向大陆倾斜,中美关系改善的趋势在不断加强,特别在经济上已经到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地步。但这种改善还处于量变过程之中,还不是质变,美国还不能放弃台湾,还要把台湾拿在手里作为“讨价还价”的筹码。因此还是要考虑台湾的感受。不过,就像民进党也质疑过薄瑞光,《中美联合声明》是白纸黑字,而跟台湾的解释只是口头说说。(完)

【仙湖光影 20091127】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