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化石无望与裸官任用无限
文章围绕宝宝结石赔偿问题与裸官禁任规定展开,批评石家庄司法裁定损害法律公信力,质疑裸官禁任的实际意义,强调司法与承诺的落差。
宝宝化石无望与裸官任用无限
最近,我从相关媒体得知,深圳出台了“裸官禁任一把手”的规定,好象有许多人为之欢欣鼓舞,因而叫好之声充斥于网络内外。我原本不想说什么的,可当我今天看到了石家庄中院关闭了30万“结石宝宝”司法救济大门的报道后,无法遏止心中的隐痛,于是,忍不住在键盘上敲出这又涩又酸的文字。
在我的记忆里,去年的“三鹿毒奶粉”事件爆发后,温家宝总理曾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全国人民做出庄严承诺:三鹿事件要向人民作出交代。
温总理的这个承诺,给那些深受痛苦的千万“结石宝宝”和家庭带来了希望,也给那些期待着法律公平、公正的人们带来了希望。但令人寒心的是,石家庄中院日前却作出了“三鹿对普通债权的清偿率为零”的司法裁定,不仅彻底击碎了30万“结石宝宝”的赔偿之梦,也彻底闭合了人们对于法律的信任和期盼。
石家庄中院作出这样的裁定,将温总理向全国人民作出的承诺置于何境地?莫非“三鹿对普通债权的清偿率为零”的司法裁定,就是“向人民作出的交代”?这是否符合温总理的本意?
我以为,石家庄中院的这个裁定,不仅扼杀了政府的公信力,也扼杀了法律的公信力,肯定不是温总理的本意,但却在不经意间,将温总理置于一个非常尴尬的境地。
这到底是温总理的不幸,还是我国司法的不幸?
代表着中国最高行政权威的温家宝的承诺尚且如此,代表着正义的法律尚且如此,那么,由此发散着思维开去,深圳“裸官禁任一把手”的规定,又有什么实际意义呢?还能取得人们的信任吗?
“裸官”作官,本已违反正则,现在再出台一个所谓的“禁止性”规定,与石家庄中院“清偿率为零”的司法裁定,又有什么本质上的差异?
依我看,这个规定最大的意义,无非是抢了人们得以娱乐的眼球,仅此而已。
我说它仅仅具有娱乐意义,并不是空穴来风。大家是否还记得,当许宗衡、陈绍基因为腐败而中箭落马后,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就这样安抚广东的官员,不能因为“一人生病、全省吃药”。
汪洋同志的这个表态,意味深长,联想到今天深圳出台的这个规定,我以为,这或许可以算是“裸官禁任一把手”的潜台词。
为什么这样说呢?
面对温总理的承诺,面对30万结石宝宝,石家庄尚且作出了“清偿率为零”的司法裁定,那么,面对党中央惩腐兴廉的强力决策和部署,面对广东、深圳腐败高发的严峻形势,广东尚且不要“一人生病、全省吃药”,那作官的“裸官”,当然也不在“吃药”的范畴内。
既然“裸官”不用吃药,那么,设置“裸官”任用限定条件,岂不是掩耳盗铃?
总而言之,石家庄中院的司法裁定,表面上看,符合法律程序,实质上,却沉重打击了国人对政府、对法律的信心;深圳的“裸官”禁用规定,表面上看,好象封杀了“裸官”的进阶路,实际上却隐含着对官员腐败的极大包容,为开放“裸官”任用“禁区”埋下了伏笔,没有“吃药”的“裸官”还将“裸奔”不止。
我不知道,如果我们的司法,我们的官员任用等都是这样的思路,将如何保障和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那将如何清肃官场,整顿吏治,严惩腐败,昌兴廉洁?
欢迎博友光临强国网:http://www.lnxv.com/
很赞哦! (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