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滋味
幸福对于我们成人来说,现在绝大多数都成奢望了。当下岗或失业后,一段时间甚至成为啃老族。对老人对孩子的责任,对自己可以生存下去的于资本抗争的劳动,忧愁着房子,苦恼着未来的日子里自己不能动弹的时候唯一的儿子是否会或是能孝顺自己。担心着老人病了的开销。忧虑着孩子的前程。哪里来的幸福快乐可言,大多数快乐是短暂的,就象中了500万暴富后的物资丰富一下却留下一堆扯不清的纠纷和空虚的心灵无所寄托。见到过太多的沉迷于声色犬马之中不能自拔,见到过太多的尔虞我诈,不折手段,只为着那个空虚的皮瓤可以显摆于人前。而儿童少年应该是幸福而快乐着的一代人了,他们应该没有上面的那些困惑吧?我满世界里找却找到了0岁计划,繁重的学习从幼儿园就已经开始了,电视里有钱人的“美好”生活象鸦片一样吸引着幼小的心灵,成为有钱人潜移默化的成为现代孩子们的理性理想。而农村的孩子常常见不到父母,很小就要做成人的事了,甚至是下地干活的。我是听说过黑煤窑里有童工的,也听说过什么嫖幼这种行为的,种种表明金钱观已经成为人们幸福的滋味了。
而50年代60年代70年代出生的人们的幼年是什么样子呢?他们的回忆总会是那个时候生活物质不好,但精神面貌很好。他们的没有太繁重的作业,父母总在身边照料,就是农村也决不允许小孩去下地干活的,除非承包了。他们有许多美好的回忆,大人们的世界是大人们的,孩子完全健康的成长着,兄弟姐妹一起的游戏玩耍,朋友们之间讲的多是相互帮衬的雷锋故事,为集体为社会为国家是小时侯最光荣的事,虽然生活差点了。但在这种环境中长大的人还是尝到了幸福的滋味的。
六七十年代,也就是中国文化大革命的期间,有这个说法,台湾人民正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我们一定要解放他们。许多人不理解,他们总是把人当猪,以为吃好喝好就是幸福的,甚至以为我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们生活在天堂,不知道幸福的滋味是什么?那个时候,不说全体台湾省人民,我敢肯定的是相当一部分台湾省人民,是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当然,这是那个时候,不是现在。现在的台湾省人民,有相当程度上是“自我解放”了的。那个时候如果你去台湾旅游,会见到什么?路边站满了十二三岁的妓女!台湾省的雏妓全球闻名!这不是我瞎造谣吧?是真实的历史情况吧?这样一个社会不叫水深火热?
而那个时候,中国大陆的女孩子们哪个要站在马路边拉客?要争着和男人睡觉来弄钱的?不是说那个时候很乱吗,你随便问问哪个童女子努力或者被迫和人睡觉来换取金钱和欲望的?除非他不想要命了。我不是说什么成年妓女卖淫,我是指的儿童啊!她们根本没有选择的权利,她们是被自己的家人强迫去接客的!而且,如果她们的家庭,真的是百万富翁,你想想有这种可能,一个百万富翁,为了多弄点钱就把自己的十二三岁的女儿弄到街上去卖?不大可能吧?在深圳这儿一个家境好的家庭也肯定不会把自己的女儿弄去夜总会工作吧?
台湾的当年站在马路边十二三岁就努力拉客的那些小朋友们,今天也还是活着,她们对于童年是不是有一个快乐的回忆?是不是回想起来说“我那个时候好快乐哟,一天接待了五十个肥头大耳的外国老头!”?一个被迫每天接客的十二三岁的小孩,心中的感觉不是水深火热么?而现在他们总被以前的事情所困恼,以至以前没有现在也没有幸福的滋味的。
而当年生活在大陆的少男少女现在虽然下岗了,但还有美好的童年回忆,还有幸福的滋味在心头记忆。现在做些事虽然有时候会被别人叫傻冒,但幸福观已经成了习惯了,总觉得损人利己是痛苦,大公无私是幸福。但大多数人都被改了,金钱观已经成为他们幸福的滋味了。我不知道大家幸福的滋味会是怎么样的,我是在一直寻找着童年的幸福观的。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