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中国的极端僵化与无知之二

火烧 2009-11-03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探讨中国改革开放后阶级斗争被否定带来的社会问题,包括信仰危机、贫富悬殊、道德沦丧等,反思马克思主义与现实脱节的现状。
  中国的极端僵化与无知之二 

                       --不懂真正的阶级斗争

本人博客:http://blog.sina.con.cn/82245f

 

                             一 )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巨大成就,始源于执政党一九七八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然而,三十年来最大的败笔也源之于“十一届三中全会”。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彻底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项伟大转折成果,重新确立了执政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而载入史册。

   正是彻底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成就了三十年来辉煌的经济总量业绩。

   然而,又恰恰正是这彻底否定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酿造了三十年来的偏向和失误恶果。酿造了执政党党员、干部以及整个中国社会的普遍信仰危机,马克思主义、共产党、社会主义与中国社会的现实实践发生严重脱节和撕裂,整个社会贫富悬殊、道德沦丧堕落、信仰真空、宗教迷信盛行、价值错乱、大面积腐败、黑社会、卖淫嫖娼猖獗...... 酿造了执政党对工人阶层、农民阶层的凝聚力、吸引力、向心力松脱到了崩溃的边缘。

 

                        ( 二 )

   什么是阶级?什么是阶级斗争?什么是阶级政党?什么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必须要有一个彻底历史唯物主义、彻底辩证唯物主义的清醒的、完整的认识,并长期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到一切实际行动中去。

   “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把脏水泼出去的同时,把孩子也一同泼了出去。彻底否定了“以阶级斗争为纲”,也就否定了马克思主义、否定了共产党、否定了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干什么的?!共产党又是干什么的?!社会主义更是干什么的?!

   马克思主义就是无产阶级进行阶级斗争最科学、最先进、最强大的思想理论武器,就是为无产阶级进行阶级斗争服务的;共产党就是带领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资本主义,进行思想的、政治的、经济的阶级斗争的先锋队、领导者;社会主义社会的创建、发展、完善以及超越资本主义,时时刻刻都体现着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阶级斗争。

   马克思主义、共产党、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实质,就是“以阶级斗争为纲”,一切都必须服从于、服务于无产阶级在经济上、政治上、思想文化上战胜资产阶级、资本主义的阶级斗争。否定了以阶级斗争为纲,就否定了马克思主义、否定了共产党、否定了社会主义、否定了前三十年中国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不懈奋斗追求的一切道德信仰及一切经济、政治、思想文化成果。

   “十一届三中全会”彻底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是完全错误的。它所应当否定的是人为的阶级斗争、人为的阶级斗争为纲。而不应否定客观必然存在的、推动人类发展进步的、这一历史进程中实实在在、不可避免的—以阶级斗争为纲。它必须坚定不移地以阶级斗争为纲,坚定不移地坚持无产阶级专政。

 

                       (三)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另一大败笔,就在于把经济建设与阶级、阶级斗争、阶级斗争为纲孑然对立起来、割裂开来。

   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有三种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斗争形式,即经济斗争、政治斗争和思想(理论)斗争。

   在未夺取政权前,夺取政权的军事、政治斗争是主要矛盾,其它一切形式的阶级斗争都必须服务于、服从于夺取政权的军事政治斗争。当无产阶级夺取了政权后,整个经济已成为无产阶级自己的经济。而迅速地发展自己的经济、迅速地增强综合国力,在经济上早日超越资本主义就成为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资本主义的主要矛盾。

   俄国的1917年十月后,中国的1949年十月后,首要的、最艰巨的阶级斗争任务就是必须立即开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除非外敌大规模全面入侵),迅速地发展无产阶级的经济,尽快地使自己在经济上强大起来。才有可能不断改善、提高人民生活,提升国防,提升无产阶级国家声誉。才有实力、有能力与一切国家进行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交流,以及抵御资产阶级来自国外和国内的政治、军事、经济、思想文化各领域挑衅和侵犯。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直至共产主义在全世界实现前的长长历史进程中最主要、最重要的阶级斗争手段、形式、主要矛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但不是与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对立、割裂。恰恰相反,它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最根本最强大最常态的阶级斗争手段和武器。

   正因为这种经济是无产阶级所有的经济,是无产阶级最终战胜资产阶级的最强大武器,它就必然在马克思主义、共产党、社会主义原则指导引领下进行。

   在马克思主义、共产党、社会主义的原则、原理、方法、手段里,早已揭示和囊括了人类社会到达共产主义前的一切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发展的必然规律。现在的东方和西方、世界上任何人,谁也逃不出马克思的五指山,都不过是在马克思主义早已发现、揭示、阐明、论证了的必然规律里运行。

   只是由于社会主义实践家们的僵化、教条和无知,始终都在左右摇摆、磕磕碰碰中前行。走了一个弯路又一个弯路,交了一笔学费又一笔学费。

 

   资本主义社会阶段是人类社会自在阶段,社会主义阶段是人类认识了自身发展必然规律、并自觉遵循必然规律发展人类的自为阶段。

   用不着害怕向全世界反复声明:中国就是要搞人类最先进最科学合理的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只有社会主义能够解决中国的问题,只有社会主义能够解决整个世界的问题。

   中国就是要开放大门,与全世界所有以马克思普世价值为原则待我之国家和人民,进行广泛深入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交流。

   中国就是要下苦功向美英日法德澳加等发达国家学习,学习他们搞了几百年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成功经验,学习他们的先进科学技术。尽快掌握人类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共通共性原则、普遍模式,以最小的代价完善、发展中国的市场经济。

   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中国反对国际资产阶级、资本主义的阶级斗争,就是通过与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努力,构建一个和谐进步的世界。此种和谐,绝不是无原则的和谐。任何和谐的言论和行动都必须建立在马克思普世价值公平、公正、平等、正义原则基础之上;建立在马克思普世价值原则基础上订立的国与国、政党与政党、企业与企业、公民与公民平等的国际关系框架内。

   任何违背马克思普世价值,违背国际平等关系法,以不平等、不公正、不公平以至以强权霸道对待中国的,都是挑衅和破坏和平发展、互利共赢、和谐共处的国际和谐底线,中国人民与一切主张公平、公正、正义的各国人民绝不接受,并坚决地反对。

 

                        ( 四 )

   六十年的艰苦奋斗,中国经济总量取得了年均增长8.25%(前三十年年均6.5%,后三十年年均10%)的世界少有增长奇迹。

   前三十年的僵化和无知,后期人为的阶级斗争为纲,造成了左的偏差。根源主要来自社会主义阵营,特别是来自斯大林及前苏联的僵化与无知。

   其一,是把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社会对立起来。教条式地僵化解释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商品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论述;把实现共产主义简单化、速成化,企求短期间就可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社会。

   其二,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经济,过分偏向于超出生产力发展状况而强调一大二公、公共利益,忽略、限制和窒息了个人、企业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其三,不敢否定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按劳分配保留资产阶级法权的论断,不敢真正按价值规律必然要求彻底推行按劳分配原则,使人与人、企业与企业的平均主义、大锅饭压抑了积极性、创造力,生产力得不到最充分的解放。

   直至现在,不少人还不懂按劳分配根本不可能是资产阶级法权,而只能是无产阶级的法权,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才有可能真正实现按劳分配原则。

   原因就在于:资本主义社会里,有资本家,就不可能存在什么按劳分配。因为资本家就是靠剥削工人的剩余价值存在的,资本家不可能与工人一样领工资。如果这样,就没有资本家的存在,只是领工资的经理人员。

   资产阶级法权虽然规定市场上平等交换,工人与资本家也是你肯我愿的“公平交易”。然而这里的“公平交易”,必须首先在承认资本家剥削剩余价值的基础之上,工人必须首先接受让自己创造的一部分价值,无偿地被老板拿走的前提下才能进行的“公平交易”。如不接受剥削,工人就找不到任何工作,就只能饿死。

   因此,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以及初级阶段的中国,劳动力不是完整的、完全意义上的商品。只有在无私有企业存在的社会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劳动力才有资格成为真正的商品。

   其四,赫鲁晓夫的修正主义,前苏联的权贵阶层产生及担心周期率的发生,把反修防修、防治腐败统统纳入到阶级斗争轨道,人为地认为党内已经存在了一个资产阶级,并以此人为的阶级斗争作为一切工作的纲。把党和人民与官僚主义、修正主义、腐败分子斗争的次要矛盾错误地上升为主要矛盾(鉴于林彪、四人帮、前苏联东欧及九十二年来的社会主义实践现实,在社会主义今后的长时期里,都必然潜伏着此种次要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的极大危险。应实事求是地分析、研究毛泽东发动文革的历史状况、背景及思想成因、忧患意识。如何避免使用文革的形式;如何使毛泽东防变防修的深深忧虑得以释怀;如何建立、完善保障党的最高层永不背叛人民的制度;如何保障党的最高领导权永远掌握在真正忠诚于人民、真心为人民、真正读懂了马列、真正有马克思主义彻底历史唯物辩证唯物的高瞻远瞩眼光,有信念、有信心、有魄力、有能力带领人民永不回头、不断向前的人员手里。这是绝大多数中国人民的深深忧虑。)不懂得必须在紧紧地抓住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个最根本最主要的阶级斗争矛盾同时,在保障经济稳定运行状态下,有步骤、有秩序、有计划、有目的地从思想上、组织上、制度上粉碎修正主义倾向,击垮官僚主义、腐败分子。

 

   后三十年的僵化与无知,造就了右的偏向。根源在于发展经济的急躁情绪及背离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组织路线。

   其一,本只应否定人为的阶级斗争,却错误地全盘否定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为纲。

   其二,把经济建设、改革开放与阶级、阶级斗争、马克思主义、共产党、社会主义割裂开来。

   其三,无限扩大、泛滥了个人、个体、私企、外企的对外探索权利和自由空间;把只适用于微观管理的经济学充为统领整个国家宏观经济运作的主流经济学,极端地压制、排挤了最科学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使“国有企业所有者虚置"论调猖獗,私有化改制盲目的泛滥、扩张。

   其四,将“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偏面化为只看GDP,只看内含极不平等、极不公正的表面平均值的提升,以此作为唯一的检验标准。不计较其质量,不注重总体结构均衡,不管上端与底层的巨大悬差,更不看其对工人阶层、农民阶层、马克思主义、共产党、社会主义四项基本原则“实际价值”的巨大“价格”泡沫的偏面实践。

   其五,最根本的是对马克思主义、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教条、僵化和无知。

   一九八九年九月,针对当时将中国经济定格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错误,本人在给中顾委、主任邓小平、政治局的信中明确提出:

   1、中国的经济定性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是错误的。中国的经济是无产阶级的经济,其经济形态、经济机制是完全的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比起资本主义经济,社会主义经济与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更具同一性、统一性。

   2、资本主义经济是不完全的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它必然在与价值规律的对抗中周期性地发生“生产过剩”、金融危机、经济危机,总是在这些煎熬中爬行。

   3、不管是社会主义的完全商品经济、市场经济,还是资本主义的不完全的商品经济、市场经济,都毫无例外地受制于“马克思的价值规律”(恩格斯:《资本论》第三卷1055页)。不论全球的经济、全球的金融、全球的货币、全球的利润,以及所有一国的、全球的宏观管理和体系;还是微观的个人理财、个人投资、企业经营、企业活力等一切现代经济活动,谁也逃脱不了“马克思的价值规律”的必然规定。

   4、资本主义阶段是人类自在阶段,资本主义经济自始至终都违背、对抗着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必然规律—“马克思的价值规律”。除非抛弃资本主义而完全进入人类自为的社会主义阶段,才能将其巨大的生产力充分解放出来,造福全人类。

 

                       (五)

   社会主义社会给予了人类,完全按照、遵循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客观必然规律—“马克思的价值规律”,最充分地、又好又快地发展生产力的舞台。然而,如果由于社会主义国家执政上层对“马克思的价值规律"的无知,对马克思主义的僵化教条理解,不但生产力得不到最充分的解放,更有可能被资产阶级、资本主义斗倒、斗垮,拖回去

   前苏联、东欧的剧变,人们都说是西方和平演变的“功劳”。其实根本的原因是极端地违背了马克思普世价值原则,极端地违背了“马克思的价值规律”决定的按劳分配原则,社会普遍地以权力等级分配,滋生起一个骑在人民大众头上的权贵阶层。人民大众创造的价值,只有被层层权力官员无偿剥夺后才得以分配。普通党员、人民大众对苏共各级权力官员已完全失望,当苏共被宣布解散时,2000多万党员、全体苏联人民并无抗议反对之声,只在沉默中接受事实。

 

                          ( 六 )

   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价值关系不是物物关系、而是人与人的关系;“马克思的价值规律”不是物物规律,而是人与人的社会必然客观规律,是所有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展变化的内在必然客观规律。 

   “马克思的价值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活的灵魂,是现代社会一切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的普遍的、一般的、共性的、必然的、本质的、具体的、内容的、绝对的东西。一切违背、对抗“马克思的价值规律”的经济学、政治经济学都必然是伪科学、反科学的邪说。

   中国应该借鉴凯恩斯及所有有建树的外国经济学家和新、老自由主义的理论,掌握其合符商品经济、市场经济“马克思的价值规律”的普遍性、共性共通部分,使自己少走弯路,但绝不是全盘照抄照搬。   

   马克思、恩格斯所发现、所揭示、所阐明、所论证的人类普世价值,时时刻刻都作用于、规范着全人类。“马克思的价值规律”是原始共产主义与高级共产主义社会之间的异化劳动阶段(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主义阶段),人类在商品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一切活动中,人与人、阶级与阶级、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政党与群众、政府与公民、企业与企业、企业与市场、市场与计划、宏观与微观、公平与效率、霸权与反霸权等等矛盾发展中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根本客观必然规律。             

 

   不在沉默中猛醒,就只有在沉默中慢慢地死去。              

   中国如果还继续沉溺于对马克思的普世价值、“马克思的价值规律”的僵化与无知之中,不去探讨其极为博大丰富、极为精奥深邃的内涵,不握住这只伟大的“看不见的手”,看不到、看不出这只伟大的手指引着的共产主义方向;仍然否定客观必然的阶级、阶级斗争、阶级斗争为纲;仍然把经济建设为中心与阶级斗争割裂开来、对立起来。那中国就只能一会左、一会右,始终在摇摇晃晃的左转右拐矛盾中前行。甚至会在无可奈何的沉默中,跟在资产阶级、资本主义的身后屁颠屁颠、亦步亦趋,逐步走上前苏联、东欧之路,与资本主义“自由世界”实现大同。

 

 

   

 

  

 

  中国的极端僵化与无知之二 

                       --不懂真正的阶级斗争

本人博客:http://blog.sina.con.cn/82245f

 

                             一 )

 

   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巨大成就,始源于执政党一九七八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然而,三十年来最大的败笔也源之于“十一届三中全会”。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彻底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两项伟大转折成果,重新确立了执政党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而载入史册。

   正是彻底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成就了三十年来辉煌的经济总量业绩。

   然而,又恰恰正是这彻底否定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酿造了三十年来的偏向和失误恶果。酿造了执政党党员、干部以及整个中国社会的普遍信仰危机,马克思主义、共产党、社会主义与中国社会的现实实践发生严重脱节和撕裂,整个社会贫富悬殊、道德沦丧堕落、信仰真空、宗教迷信盛行、价值错乱、大面积腐败、黑社会、卖淫嫖娼猖獗...... 酿造了执政党对工人阶层、农民阶层的凝聚力、吸引力、向心力松脱到了崩溃的边缘。

 

                        ( 二 )

   什么是阶级?什么是阶级斗争?什么是阶级政党?什么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中国共产党必须要有一个彻底历史唯物主义、彻底辩证唯物主义的清醒的、完整的认识,并长期坚定不移地贯彻、落实到一切实际行动中去。

   “十一届三中全会”在把脏水泼出去的同时,把孩子也一同泼了出去。彻底否定了“以阶级斗争为纲”,也就否定了马克思主义、否定了共产党、否定了社会主义。

   马克思主义是干什么的?!共产党又是干什么的?!社会主义更是干什么的?!

   马克思主义就是无产阶级进行阶级斗争最科学、最先进、最强大的思想理论武器,就是为无产阶级进行阶级斗争服务的;共产党就是带领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资本主义,进行思想的、政治的、经济的阶级斗争的先锋队、领导者;社会主义社会的创建、发展、完善以及超越资本主义,时时刻刻都体现着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阶级斗争。

   马克思主义、共产党、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实质,就是“以阶级斗争为纲”,一切都必须服从于、服务于无产阶级在经济上、政治上、思想文化上战胜资产阶级、资本主义的阶级斗争。否定了以阶级斗争为纲,就否定了马克思主义、否定了共产党、否定了社会主义、否定了前三十年中国人民在共产党领导下不懈奋斗追求的一切道德信仰及一切经济、政治、思想文化成果。

   “十一届三中全会”彻底否定“以阶级斗争为纲”是完全错误的。它所应当否定的是人为的阶级斗争、人为的阶级斗争为纲。而不应否定客观必然存在的、推动人类发展进步的、这一历史进程中实实在在、不可避免的—以阶级斗争为纲。它必须坚定不移地以阶级斗争为纲,坚定不移地坚持无产阶级专政。

 

                       (三)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另一大败笔,就在于把经济建设与阶级、阶级斗争、阶级斗争为纲孑然对立起来、割裂开来。

   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有三种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斗争形式,即经济斗争、政治斗争和思想(理论)斗争。

   在未夺取政权前,夺取政权的军事、政治斗争是主要矛盾,其它一切形式的阶级斗争都必须服务于、服从于夺取政权的军事政治斗争。当无产阶级夺取了政权后,整个经济已成为无产阶级自己的经济。而迅速地发展自己的经济、迅速地增强综合国力,在经济上早日超越资本主义就成为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资本主义的主要矛盾。

   俄国的1917年十月后,中国的1949年十月后,首要的、最艰巨的阶级斗争任务就是必须立即开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除非外敌大规模全面入侵),迅速地发展无产阶级的经济,尽快地使自己在经济上强大起来。才有可能不断改善、提高人民生活,提升国防,提升无产阶级国家声誉。才有实力、有能力与一切国家进行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交流,以及抵御资产阶级来自国外和国内的政治、军事、经济、思想文化各领域挑衅和侵犯。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以后,直至共产主义在全世界实现前的长长历史进程中最主要、最重要的阶级斗争手段、形式、主要矛盾。“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但不是与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对立、割裂。恰恰相反,它是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最根本最强大最常态的阶级斗争手段和武器。

   正因为这种经济是无产阶级所有的经济,是无产阶级最终战胜资产阶级的最强大武器,它就必然在马克思主义、共产党、社会主义原则指导引领下进行。

   在马克思主义、共产党、社会主义的原则、原理、方法、手段里,早已揭示和囊括了人类社会到达共产主义前的一切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发展的必然规律。现在的东方和西方、世界上任何人,谁也逃不出马克思的五指山,都不过是在马克思主义早已发现、揭示、阐明、论证了的必然规律里运行。

   只是由于社会主义实践家们的僵化、教条和无知,始终都在左右摇摆、磕磕碰碰中前行。走了一个弯路又一个弯路,交了一笔学费又一笔学费。

 

   资本主义社会阶段是人类社会自在阶段,社会主义阶段是人类认识了自身发展必然规律、并自觉遵循必然规律发展人类的自为阶段。

   用不着害怕向全世界反复声明:中国就是要搞人类最先进最科学合理的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只有社会主义能够解决中国的问题,只有社会主义能够解决整个世界的问题。

   中国就是要开放大门,与全世界所有以马克思普世价值为原则待我之国家和人民,进行广泛深入的经济、政治、思想文化交流。

   中国就是要下苦功向美英日法德澳加等发达国家学习,学习他们搞了几百年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成功经验,学习他们的先进科学技术。尽快掌握人类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共通共性原则、普遍模式,以最小的代价完善、发展中国的市场经济。

   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主义中国反对国际资产阶级、资本主义的阶级斗争,就是通过与世界各国人民共同努力,构建一个和谐进步的世界。此种和谐,绝不是无原则的和谐。任何和谐的言论和行动都必须建立在马克思普世价值公平、公正、平等、正义原则基础之上;建立在马克思普世价值原则基础上订立的国与国、政党与政党、企业与企业、公民与公民平等的国际关系框架内。

   任何违背马克思普世价值,违背国际平等关系法,以不平等、不公正、不公平以至以强权霸道对待中国的,都是挑衅和破坏和平发展、互利共赢、和谐共处的国际和谐底线,中国人民与一切主张公平、公正、正义的各国人民绝不接受,并坚决地反对。

 

                        ( 四 )

   六十年的艰苦奋斗,中国经济总量取得了年均增长8.25%(前三十年年均6.5%,后三十年年均10%)的世界少有增长奇迹。

   前三十年的僵化和无知,后期人为的阶级斗争为纲,造成了左的偏差。根源主要来自社会主义阵营,特别是来自斯大林及前苏联的僵化与无知。

   其一,是把商品经济、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社会对立起来。教条式地僵化解释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商品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论述;把实现共产主义简单化、速成化,企求短期间就可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社会。

   其二,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经济,过分偏向于超出生产力发展状况而强调一大二公、公共利益,忽略、限制和窒息了个人、企业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其三,不敢否定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按劳分配保留资产阶级法权的论断,不敢真正按价值规律必然要求彻底推行按劳分配原则,使人与人、企业与企业的平均主义、大锅饭压抑了积极性、创造力,生产力得不到最充分的解放。

   直至现在,不少人还不懂按劳分配根本不可能是资产阶级法权,而只能是无产阶级的法权,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才有可能真正实现按劳分配原则。

   原因就在于:资本主义社会里,有资本家,就不可能存在什么按劳分配。因为资本家就是靠剥削工人的剩余价值存在的,资本家不可能与工人一样领工资。如果这样,就没有资本家的存在,只是领工资的经理人员。

   资产阶级法权虽然规定市场上平等交换,工人与资本家也是你肯我愿的“公平交易”。然而这里的“公平交易”,必须首先在承认资本家剥削剩余价值的基础之上,工人必须首先接受让自己创造的一部分价值,无偿地被老板拿走的前提下才能进行的“公平交易”。如不接受剥削,工人就找不到任何工作,就只能饿死。

   因此,在资本主义社会里以及初级阶段的中国,劳动力不是完整的、完全意义上的商品。只有在无私有企业存在的社会主义社会高级阶段,劳动力才有资格成为真正的商品。

   其四,赫鲁晓夫的修正主义,前苏联的权贵阶层产生及担心周期率的发生,把反修防修、防治腐败统统纳入到阶级斗争轨道,人为地认为党内已经存在了一个资产阶级,并以此人为的阶级斗争作为一切工作的纲。把党和人民与官僚主义、修正主义、腐败分子斗争的次要矛盾错误地上升为主要矛盾(鉴于林彪、四人帮、前苏联东欧及九十二年来的社会主义实践现实,在社会主义今后的长时期里,都必然潜伏着此种次要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的极大危险。应实事求是地分析、研究毛泽东发动文革的历史状况、背景及思想成因、忧患意识。如何避免使用文革的形式;如何使毛泽东防变防修的深深忧虑得以释怀;如何建立、完善保障党的最高层永不背叛人民的制度;如何保障党的最高领导权永远掌握在真正忠诚于人民、真心为人民、真正读懂了马列、真正有马克思主义彻底历史唯物辩证唯物的高瞻远瞩眼光,有信念、有信心、有魄力、有能力带领人民永不回头、不断向前的人员手里。这是绝大多数中国人民的深深忧虑。)不懂得必须在紧紧地抓住经济建设为中心这个最根本最主要的阶级斗争矛盾同时,在保障经济稳定运行状态下,有步骤、有秩序、有计划、有目的地从思想上、组织上、制度上粉碎修正主义倾向,击垮官僚主义、腐败分子。

 

   后三十年的僵化与无知,造就了右的偏向。根源在于发展经济的急躁情绪及背离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政治、组织路线。

   其一,本只应否定人为的阶级斗争,却错误地全盘否定了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为纲。

   其二,把经济建设、改革开放与阶级、阶级斗争、马克思主义、共产党、社会主义割裂开来。

   其三,无限扩大、泛滥了个人、个体、私企、外企的对外探索权利和自由空间;把只适用于微观管理的经济学充为统领整个国家宏观经济运作的主流经济学,极端地压制、排挤了最科学先进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使“国有企业所有者虚置"论调猖獗,私有化改制盲目的泛滥、扩张。

   其四,将“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偏面化为只看GDP,只看内含极不平等、极不公正的表面平均值的提升,以此作为唯一的检验标准。不计较其质量,不注重总体结构均衡,不管上端与底层的巨大悬差,更不看其对工人阶层、农民阶层、马克思主义、共产党、社会主义四项基本原则“实际价值”的巨大“价格”泡沫的偏面实践。

   其五,最根本的是对马克思主义、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教条、僵化和无知。

   一九八九年九月,针对当时将中国经济定格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的错误,本人在给中顾委、主任邓小平、政治局的信中明确提出:

   1、中国的经济定性为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是错误的。中国的经济是无产阶级的经济,其经济形态、经济机制是完全的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比起资本主义经济,社会主义经济与商品经济、市场经济更具同一性、统一性。

   2、资本主义经济是不完全的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它必然在与价值规律的对抗中周期性地发生“生产过剩”、金融危机、经济危机,总是在这些煎熬中爬行。

   3、不管是社会主义的完全商品经济、市场经济,还是资本主义的不完全的商品经济、市场经济,都毫无例外地受制于“马克思的价值规律”(恩格斯:《资本论》第三卷1055页)。不论全球的经济、全球的金融、全球的货币、全球的利润,以及所有一国的、全球的宏观管理和体系;还是微观的个人理财、个人投资、企业经营、企业活力等一切现代经济活动,谁也逃脱不了“马克思的价值规律”的必然规定。

   4、资本主义阶段是人类自在阶段,资本主义经济自始至终都违背、对抗着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必然规律—“马克思的价值规律”。除非抛弃资本主义而完全进入人类自为的社会主义阶段,才能将其巨大的生产力充分解放出来,造福全人类。

 

                       (五)

   社会主义社会给予了人类,完全按照、遵循商品经济、市场经济的客观必然规律—“马克思的价值规律”,最充分地、又好又快地发展生产力的舞台。然而,如果由于社会主义国家执政上层对“马克思的价值规律"的无知,对马克思主义的僵化教条理解,不但生产力得不到最充分的解放,更有可能被资产阶级、资本主义斗倒、斗垮,拖回去

   前苏联、东欧的剧变,人们都说是西方和平演变的“功劳”。其实根本的原因是极端地违背了马克思普世价值原则,极端地违背了“马克思的价值规律”决定的按劳分配原则,社会普遍地以权力等级分配,滋生起一个骑在人民大众头上的权贵阶层。人民大众创造的价值,只有被层层权力官员无偿剥夺后才得以分配。普通党员、人民大众对苏共各级权力官员已完全失望,当苏共被宣布解散时,2000多万党员、全体苏联人民并无抗议反对之声,只在沉默中接受事实。

 

                          ( 六 )

   商品是天生的平等派,价值关系不是物物关系、而是人与人的关系;“马克思的价值规律”不是物物规律,而是人与人的社会必然客观规律,是所有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发展变化的内在必然客观规律。 

   “马克思的价值规律”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活的灵魂,是现代社会一切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的普遍的、一般的、共性的、必然的、本质的、具体的、内容的、绝对的东西。一切违背、对抗“马克思的价值规律”的经济学、政治经济学都必然是伪科学、反科学的邪说。

   中国应该借鉴凯恩斯及所有有建树的外国经济学家和新、老自由主义的理论,掌握其合符商品经济、市场经济“马克思的价值规律”的普遍性、共性共通部分,使自己少走弯路,但绝不是全盘照抄照搬。   

   马克思、恩格斯所发现、所揭示、所阐明、所论证的人类普世价值,时时刻刻都作用于、规范着全人类。“马克思的价值规律”是原始共产主义与高级共产主义社会之间的异化劳动阶段(特别是资本主义、社会主义阶段),人类在商品生产、交换、分配、消费的一切活动中,人与人、阶级与阶级、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政党与群众、政府与公民、企业与企业、企业与市场、市场与计划、宏观与微观、公平与效率、霸权与反霸权等等矛盾发展中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根本客观必然规律。             

 

   不在沉默中猛醒,就只有在沉默中慢慢地死去。              

   中国如果还继续沉溺于对马克思的普世价值、“马克思的价值规律”的僵化与无知之中,不去探讨其极为博大丰富、极为精奥深邃的内涵,不握住这只伟大的“看不见的手”,看不到、看不出这只伟大的手指引着的共产主义方向;仍然否定客观必然的阶级、阶级斗争、阶级斗争为纲;仍然把经济建设为中心与阶级斗争割裂开来、对立起来。那中国就只能一会左、一会右,始终在摇摇晃晃的左转右拐矛盾中前行。甚至会在无可奈何的沉默中,跟在资产阶级、资本主义的身后屁颠屁颠、亦步亦趋,逐步走上前苏联、东欧之路,与资本主义“自由世界”实现大同。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