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时评

中国早已经成为无智商国

火烧 2011-06-19 00:00:00 网友时评 1025
文章指出中国已成无智商社会,列举陆川、茅于轼、易中天等人的言论,批评其逻辑混乱、缺乏常识,认为社会整体智商退化,民众思维被驯化,缺乏自主判断能力。

    网上有篇文章《中国会不会沦为低智商社会》,但作者仍然是过于乐观了,认为仍然是会不会,而且还是有智商,只是低不低的问题,根本没有认识到中国其实早已经成为无智商动物园。  

    随便引用些正在热闹着的名我名录,让大家瞧瞧就清楚了:  

    一、《建党伟业》导演陆川:我算不算真名实姓?我反对你们用法律封茅公的嘴  

    点评:陆川此话的逻辑、思维之混乱,智商之缺失,已经连狗都不如,因为根据此话。1、他承认茅于轼的行为是违法的;2、他反对适用法律,或者法律应该对茅于轼网开一面;3、他反对法律秩序。  

    二、中国著名经济学家、国家形像片上镜人茅于轼:毛泽东强奸了无数少女。  

    点评:牲畜之声,无从评论。  

    三、中国著名学者,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推出的学者易中天:谁对茅于轼不敬,谁就不是人。.  

    点评:连泼妇撒野仍然注意的基本逻辑、自羞也缺失。  

    四、新华网:《冲破桎梏天地宽——记改革开放的启动与初见成效》。  

    点评:且不说古代的仁政、德政之争,近、现代资本主义价值观与社会主义价值观之争,更不说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就是连莫明其妙的“以德治国”、“以法治国”、“道德血液”、“正义阳光”、“以人为本”,以及做人的良知,为政者的责任之类的底线、约束(或者说就是它据称要冲破的“桎梏”)也不管了,脸皮之厚,举世无双。  

    ……  

    中国不但最精英者的智商已经茫然无存在,就是那些最普通的老百姓,也已经成了些没有了自主思维活动的动物。太多的言语、现象引用列举俺就不说了,单单是在中央电视台举行的那些节目上,大家看到无论男女老少,都乖乖坐着,然后集体欢呼,集体鼓掌,集体高兴,就知道个个已经如动物园那些经过驯化的猴子:规律的,无表情的表演着些机械动作,虽然欢乐,却没有智商。  

    中国人的智商开始退化,俺个人认为应该追溯到李进被官方传媒传播是个秃顶女人,以及掐头去尾的“知识越多越反动”,“不管黑猫白猫”、“摸彩着石头过河”,直至毛泽东一亿多稿费之类政治谣言泛滥成灾之时就已经出现。  

    据说日本著名管理大师大前研一在其最新著作《低智商社会》中的一段话:“在中国旅行时我发现,城市遍街按摩店而书店寥寥无几,中国人均每天读书不足15分钟,人均阅读量只有日本的几十分之一,中国是典型的‘低智商社会’,未来毫无希望成为发达国家。”  

想想也是。武大郎招伙计,只会与比自己更矮的人在一起才有舒服感和成就感。一个从不爱学习,只知道打牌的头,唯一可能的就是让别人也动物化,失去智商和思维能力。所以,他又发明了自欺欺人,愚人愚己的掩饰术:不争论,韬光养晦。全民族开始进入智商退化、丧失期,是必然的了。  

    俺觉得,无论你是什么观点什么立场的人,只要你仍然不想让自己,或者你的后代成为无智商的人,都能够接受俺的以下建议:  

    一、认真读几篇毛泽东的文章,如果觉得太难,就读几篇毛泽东最简短的电文也行。  

    很多人写的东西说的东西都是扁平的,点的,你在文章中基本上读不到任何东西,甚至在数百万字的著作中你都找不到一颗米大的帮助。但是,在那个唯一能够写出圆形、立体文章的毛泽东那里,哪怕聊聊数语,你不但可读到思维的方法,思想的角度,观察的视野,你还可读到做事的方法,做人的道德、为政的责任,……  

    如果你非常厌恶毛泽东,一看到他的文章就发抖,俺唯一的再建议也只是:忍着,再忍着,为了自己的智商,为了自己后代的智商。  

    当然,俺也不赞成大家读太多毛泽东的文章。读毛泽东的文章多了,你会变得非常痛苦——因为你发觉了自己终于有了思想,而有思想是件十分痛苦的事,更可怕的是,你完全不可能象周伯通那样,可以再活生生的将它扔掉。  

    二、学会快速阅读。  

    金庸的所有作品加起来有多少,有多高?  

    有些人会说比较高,比较多。可是,他所有的作品中,俺一天不到就可以一字不漏的全看完了。因此,多看好书,其实花不了多少时间。有些人可能担心记不住或理解不了。其实这不应该成为困扰。因为你记不了或理解不了的,无论是快看细读也依然是记不了或理解不了,倒不如快看,至少还可以让自己想得了。  

    三、不要看武郎招伙计之后的任何书。  

    至少俺自己已经试过很多次了,每次到书城书店,摸着那如山的文化成就时,手指就颤抖:树木何辜,载尽荒诞?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