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时代观察

网络时政文摘(178)2009-11-02

火烧 2009-11-02 00:00:00 时代观察 1025
中美贸易战持续升级,美国对中国钢管发起反倾销调查,引发广泛关注。中国虽启动反击,但力度不足,双方在经贸合作与保护主义间陷入僵局。

网络时政文摘(178)2009-11-02

华府带头发难 中国岂可示弱 反击无力 姗姗来迟
钓鱼执法欺良民 上海扫黑待何时 法治之耻 公权蒙羞

围牆倒下廿周年 东西矛盾难拆解 不少人开始缅怀前东德时代
牆倒下20年 欧洲融合维艰

解放军少将:中国360万海洋国土只有少数控制权
钱学森去世引巨大反响 中国科学界要求国葬
军政界:解放军再裁七十万?

沪世博怕丢脸禁穿睡衣出街 传媒轰藐视公民权
重庆富豪否认黑道渗透
穗爆省籍冲突民工砸警车


东方日报:华府带头发难 中国岂可示弱

中美贸易战硝烟滚滚,美国政府日前决定向中国钢管进行反倾销及反补贴调查。这是继九月中对从中国进口轮胎实施为期三年惩罚性关税后,华府在个多月内对中国产品发动第二次贸易制裁行动。

新一波攻势来势凶勐,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一致决定,同意商务部调查中国钢材生产商有否获得政府补贴,以不公平价格出口钢管到美国,如果指控成立,美国可能对中国钢管徵收百分百的关税。一时间,大有乌云压城之势。

讽刺的是,就在上周,美国商务部长骆家辉和贸易代表柯克与中国副总理王岐山一起主持第二十届中美商贸联委会,双方承诺,共同反对贸易和投资保护主义,恪守G20峰会共识,不出台新的贸易保护措施。岂料言犹在耳,又烽火连天。

值得注意的是,华府的新一波贸易战攻势发生在总统奥巴马首次访华前夕,其用意十分明显,就是要在中美峰会前向北京施压,祈求在谈判桌上争取更大利益。

华府带头发难,各国争相倣效。上一波轮胎战,除美国、欧盟外,连巴西、阿根廷等发展中国家也先后公布对原产于中国的汽车轮胎进行反倾销调查,五十多个国家加入战团。此次钢管战,欧盟部长理事会已发布公告,裁定中国输欧无缝钢管对欧盟产业构成损害威胁,决定徵收反倾销税。包括俄国在内的多个国家也拟对中国产钢管採取措施。

反击无力 姗姗来迟

面对美国的贸易战攻势,中国政府被迫实施反击,中国商务部于上月公布,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汽车产品及鸡肉产品启动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程序。针对美国对中国钢管採取的措施,中国钢铁工业协会日前曾呼吁中国政府採取法律手段介入,不排除提交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但与美国强大攻势相比,中国的反击往往显得软弱无力,且姗姗来迟。

当前全球经济仍处于走向复甦的关键时刻,存在着许多不确定因素,面临着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能源环境、气候变化等诸多挑战。因此,中国副总理王岐山在中美商贸联委会上呼吁,中美作为两个有重要影响力的大国,应当继续加强协调合作,化挑战为机遇,坚决反对各种形式的贸易保护主义,共同促进中美以及世界经济恢复增长。但美国对中方的呼吁置若罔闻。

多年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一直对中国交替挥舞「贸易自由」和「贸易保护」两根大棒。当他们需要倾销商品时,就高唱贸易自由;当他们要保护自己的市场时,又高高筑起贸易保护之牆。他们在贸易领域上,与政治、人权领域上一样採取双重标准,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对这种贸易流氓行为,中国绝不可抱不切实际的幻想,要针锋相对,打破贸易保护主义壁垒。尤其要抓住美国这个主要对手,进行报复性的打击。打蛇打七寸,擒贼先擒王,只有打破美国的贸易保护主义壁垒,其他国家才不敢轻举妄动。

太阳报:钓鱼执法欺良民 上海扫黑待何时

发生在上海的「钓鱼执法」桉已引起公愤,货车司机孙中界善意载人反遭当局处罚,愤然断指抗议,事件揭出行政执法的惊人黑幕:交通执法部门僱用被称作「倒鈎者」的「职业乘客」放鈎,设局陷害外地或新车司机。这是一起政府执法机关与黑恶势力内外勾结,欺诈百姓的特大丑闻。有网民指执法黑如墨,上海绝不输重庆。

十月十四日,孙中界驾车途中被一名声称胃痛的男子截停,恳求搭载一程,到目的地时突然有交通执法人员冲来,以非法营运为由,向孙罚款一万元并查扣「黑车」,孙一怒之下,用菜刀剁下手指追讨公道。当局迫于举国哗然的舆论压力,不得不组织调查,原来交通大队事先已向线人披露执法时间和地点,该「倒鈎者」正是以佯装胃痛作诱饵,将孙中界这条鱼「钓」到执法点,任人刀俎。

孙某本来是助人为乐,也不准备收钱,但「倒鈎者」为了「取证」,硬是塞钱给他,结果堕入精心设计的陷阱,百口莫辩,冤哉枉也。不堪的是,在孙某断指抗议后,浦东当局仍一口咬定其违法营运,若不是全国舆论及网民一面倒声援施压,真不知何时才能还孙某以清白。事后有司机感慨「好人做不得」的世态炎凉,表示将拒绝一切搭载求助,包括临盆产妇、生命垂危者,「都不关我事」。
法治之耻 公权蒙羞

然而此事只是冰山一角,真相愈揭愈黑。原来「钓鱼执法」在上海是公开秘密,每日至少有上千名「倒鈎者」潜伏在街道路口,随时诱引司机「违法」进入埋伏区。今年一至九月,全市共查处「黑车」一万六千辆,处罚金近二亿元,其中不少是「钓鱼执法」所得。连日来,大批「被钓鱼」的受害车主前往执法单位抗议,要求撤销处罚,归还罚款。

当局整治车辆非法营运,维护客运市场秩序,本来无可非议,但是公权力一旦失去监控而被滥用,就会变质,变成残害老百姓的苛政。上海交通执法当局招募「倒鈎者」,引君入瓮,陷害无辜民众,完全有违执法为民的初衷,令法治和公权蒙羞。行政执法沦为鱼肉百姓的工具,执法者的权力是谁给的?

更不堪的是,「钓鱼执法」已蜕变成一盘无本万利的生意,并且滋生出一个独特的寄生群体。执法人员与「倒鈎者」组成黑恶集团,以执法为名,专营陷害骗取暴利的勾当。

据媒体透露,「倒鈎者」与执法机关订有价格协议,每「钓」到一架「黑车」可获三百元报酬,而月入五、六千元的「倒鈎者」不在少数。官黑一体,沆瀣一气,岂是人民政府所为!

显然,「钓鱼执法」氾滥属「有组织黑恶势力犯罪」,背后一定有官方保护伞。上海应该倣效重庆,以「钓鱼执法」为突破口展开扫黑大行动,还法律以公正,还百姓以公道,还社会以清明,否则,纵使「世博」成功举办,也无助上海提升自身形象。

太阳报:围牆倒下廿周年 东西矛盾难拆解 不少人开始缅怀前东德时代

为庆祝柏林围牆倒下廿周年,德国政府隆重其事,准备了连串宣扬德国统一和德东复兴的活动。日前,美国前总统老布殊、前苏联总统戈尔巴乔夫及德国前总理科尔聚首柏林,缅怀当年共创历史的时刻,为相关纪念活动揭开序幕。虽然柏林围牆只剩下小小的一段,但东西融和问题仍是德国当前一大隐忧。

德国斯图加特大学早前进行的调查显示,七成五受访者以身为德国人为荣。有评论认为,东西德统一前,西德高度仰赖金钱外交,而统一后的德国开始以自己的立场处理军事和外交议题,在国际间扮演重要角色,逐步摆脱「经济巨人、政治侏儒」的形象。德国前总理施罗德当年拒绝伙美攻伊,以及现总理默克尔公开批评美国银行家,凸显德国有所不为、敢说敢言的气度。

东西德统一无疑令德国国际形象和影响力大大提升,但在东西融和方面却有另一番景象。柏林社会研究所从统一以来生活水准、社会自由、消费、住房和旅游各方面,徵询德东人的意见,百分之三十受访者表示有失有得,百分之二十三更表示东西德统一后情况不断恶化。事实上,除了德累斯顿、莱比锡和柏林等大城市,德东不少城市和乡镇均备受人口外迁、市容衰败的问题困扰。虽说萨克森是公认经济情况最理想的德东地区,但也出现人去狼来的现象,即在就业方面具竞争力的人口不断涌入德西,狼群则重返萨克森和接壤波兰地区。

自柏林围牆倒下以来,约一百七十万德东人西移,佔德东人口一成二,剩下来的德东人口中,失业率相当于德西的两倍。在德东不少地区,二、三十岁女性人口锐减三成,这是因为女性普遍较易找到服务性行业的工作,外出打工比率特别高。一些德东地区因此只有极少数的年轻人和女性留守,剩下老年人和性苦闷的成年男性。随着社会戾气不断加重,不少居民迁怒于外来移民,认为是他们抢走自己的饭碗,这令新纳粹主义势力得以乘虚而入挑起种族仇恨,袭击事件频生。

德国的左翼政党标榜均富政策以获取德东选民支持,影响力与日俱增。不少人开始缅怀前东德时代,认为那时贫富悬殊不像今天这样严重,一切都有公家照顾,早前有调查显示,一成德东人希望重建柏林围牆。

有报道指,前东德领导人昂立克遗孀玛戈,于上月七日庆祝东德建国六十周年,有关片段于网上流传,当中玛戈声称,有多达一半德东人仍怀念在共产党统治下的日子,德东人虽然可畅所欲言,但在资本主义下日子过得更糟。玛戈又提到德国早前大选的结果,谈及左派党在选举中的斩获,并警告默克尔领导的中间偏右政府将伤害德国工人,令失业率不断上升。

玛戈于昂立克当权时任教育部长,因染了紫色头髮及立场强硬而有「紫巫婆」的称号,据悉不少东德人对她既恨又怕。「紫巫婆」的扫兴言论,为「东西合一、两样心情」写下注脚。

牆倒下20年 欧洲融合维艰

香港文汇报

 1989年11月9日,分隔东西柏林的柏林围牆倒下,象徵冷战结束。纪念围牆倒下的活动于前天拉开序幕,曾经壁垒分明的欧洲,随着柏林围牆倒下,财富迅速扩张。但有分析指出,欧洲要维持繁荣、和谐,成为将世界推向更美好的一股动力,将面对许多挑战。

 在美国和前苏联这两个核武巨人之间的冷战中,柏林围牆扮演着前线角色。随着前苏联成为过去,冷战结束,学者称之为「历史的终结」。接下来的20年,欧洲出现快速而深远的整合,欧盟东扩把许多前东欧国家重抱怀内。目前欧盟有27个成员国,人口近5亿,其中16个国家共用欧元,表面一片繁荣景象。

受战火经济夹击

 但在风光背后,其实过去20年来,战争从未停止。1990年代初,前南斯拉夫在战火中分裂;北爱尔兰局势溷乱,充斥血腥暴力;西班牙的巴斯克分离主义分子发动连串炸弹袭击,造成死伤无数。伊斯兰极端主义也在欧洲肆虐,2004年马德里爆炸桉和2005 年伦敦炸弹袭击,正是最明显的例子。

 欧洲的经济前景也未许乐观。在金融海啸前,欧洲经济已从高峰滑落,由东欧的拉脱维亚、匈牙利,以至强国德国,以及经济表现曾令人眼前一亮的爱尔兰和西班牙,皆无一幸免。

新兴国削欧盟影响力

 欧洲与世界各国的关係,也引起欧洲各国出现分歧,从2003年伊拉克战争触发新旧欧盟成员国的角力可见一斑。北约东扩等问题,也令欧盟与俄罗斯紧张关係升温。

 专家预期,在未来数十年,随着中国等新兴国家崛起,欧洲在世界政治舞台的影响力将逐渐减少,其程度之多寡端视欧盟成员能否携手应对。■法新社

围牆倒下 东德人第一件事抢购香蕉

 1989年11月9日周四晚,柏林围牆倒下,但由于当年资讯不发达,很多西德人到翌日仍不知道,只见大批东德人驾车驶进来,抢购他们甚少吃到的香蕉。

 围牆倒下前一晚,东德政府宣布放宽签证限制,但由于是深夜时分,电视台未能及时报道。住在距东德边界仅50公里的汉堡居民上床睡觉,想着明天上班和周末的事,绝少人知道,翌日会是一个不平凡的周五。

 翌日,汉堡和东德边境附近的西德城巿居民从睡梦中醒来,发现大班衣着破烂的东德人,开着破烂的汽车,穿街过巷搜寻香蕉。

 有西德人甚至买香蕉免费分给东德人。香蕉成为东西德人的见面礼。■综合报道

前美苏德元首共话当年

香港文汇报

  20年前的11月9日,分隔东西德近30年的柏林围牆倒下,为德国历史掀开重要一页。柏林前日举行特别仪式,为未来1周的纪念活动拉开序幕,3位当年的欧美领袖,包括美国前总统老布什、前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以及德国前总理科尔,再次聚首一堂,分享他们对柏林围牆的回忆,并向当年促成这件历史大事的东西德人民致敬。

 79岁的科尔可说是3人中最感慨的一位:「德国历史上没太多值得骄傲的事,但我们有足够理由为东西德统一而自豪。」他自1982年出任西德总理,两德统一后续任,到1998年才退休。去年初他不慎跌伤臀骨,现需靠轮椅代步。

 近年同样不良于行的85岁老布什则讚扬科尔是「20世纪的伟大政治家」。他并说:「当年的大事并非发生于波恩(前西德首都)、莫斯科或华盛顿,而是在每一位渴望天赋权利的人民心中。」

英法原反对统一 戈尔巴乔夫道歉

 两德于1990年10月统一,但近年公开的机密文件指出,当年有份佔领西柏林的英法两国,原来并不希望德国统一。

 戈尔巴乔夫提到当年的英国首相戴卓尔夫人和法国总统密特朗:「他们和我都曾坚持东西德维持原状。对不起,(科尔),我们最初的关係不太好。」

 前日的活动于围牆遗址附近一个着名音乐厅举行,超过1,800人出席,包括德国现任总理默克尔等。而未来1周的活动中,重点是11月9日的「自由庆典」,欧美多国前任和现任领袖都会到场。

解放军少将:中国360万海洋国土只有少数控制权
环球网    2009-11-01

    20 世纪末到21世纪初,世界上发生了许多惊天动地的大事,像柏林墙倒塌、苏联解体、 “9·11”事件等。这些事件从不同层面和角度冲击着人类社会运行的轨迹,但笔者认为,相比之下,中国的和平崛起和美国引发的金融危机更具冲击力。两件事的重叠所产生的意想不到的一加一减的反向互动作用,在更深层面引发了广泛关注和引人注目的变化。

  这两件事的重合不仅具有短期效应,更具有影响全球未来发展变化的长远效应。例如关于社会不同发展模式的多元化、世界经济和战略格局的演变、国际和国家安全体系的规划、地区和全球性危机的应对方式等,都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引起各方更为广泛而深刻的反省、争论、研究和变革。

  在中国和平崛起的过程中,安全既是条件,也是目的。中国在当今世界要想安全崛起,需要在战略空间观念上有所改变。

  首先需要有“战略边疆”的观念。只停留在“地理边疆”的层面是远远不够的。地理边疆是指按国际法和国内法划定的国家领土边界线。地理边疆具有相对稳定性,不能随意改动。它是保证国家安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而战略边疆则是国家实际能控制的与国家合法利益直接相关的空间边界,具有相对的不稳定性。它可随国家能量的变化而变动,它可能大于地理边疆,也可能小于地理边疆。作为一个正常的国家,在陆上的地理边疆应与战略边疆一致。而在海上,以近海大陆架为基础的专属经济区外沿就是海上的战略边疆,它所构成的海域就是国家的海洋国土。中国拥有近360万平方公里的富饶海洋国土,这是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性条件之一。但是目前的现状是我们只有部分实际控制权,情况十分严峻。

  进入宇空,美国人称之为“高边疆”。这实际上是把战略边疆推向了宇空。按照现有国际惯例,距地面100公里以内属不得随意进入的国家领空范围,而高于这一高度的空间则是公用空间,即在此空间范围,任何国家的空间飞行器均可自由飞经或飞临,其中的战略意义不言而喻,在宇空的开发利用上我们始终不能掉以轻心。

  其次是“战略通道”观念。如今我们国家不仅在海上、陆地、空中甚至网络中,已经和外界接成不可或缺的物流、人流、金融、信息等无数通道,这些通道的安全畅通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生存和利益,把这些通道提高到“战略通道”层面是十分必要的。尤其是海上的能源、资源和贸易通道,以及海洋战略安全通道,需要认真经营,以逐渐具备实际有效的控制和反控制能力。

  不仅如此,“国门”的概念也要随之改变。传统的“御敌于国门之外”的“国门”通常是指地理边疆。随着战略空间的扩大,“国门”显然要向外推。在现代高技术特别是信息化战争中,我们的反击力量完全可以在传统的“国门”之外数百公里发现、跟踪、拦截来袭的军事目标。同时“国门”的内涵也在变化,它不仅存在于有形的海、陆、空疆界,还存在于无形的电磁网络空间和宇空。保护网络,反制网络战的“国门”肯定是无形而无界的。

  需要注意的是,中国的海洋国土面积达陆地国土的1/3,加上通达全球的海上战略通道,共同构成了广大的海上战略空间。这需要强有力的、务实的海洋战略来加以保护。现提出如下九字海洋战略方针供研究参考,即“保近岸、争近海、出远洋” 。(徐光裕 作者是著名军事专家、解放军少将)

钱学森去世引巨大反响 中国科学界要求国葬
星洲日报    2009-11-01 11:49:19
中国科学界认为,钱学森1955年弃美返中,为中国研制各式导弹火箭,令中国的武器“长上翅膀”,不但令中国导弹技术进步至少20年,也为中国开创航天事业奠定基础,因而要求当局为他举行国葬。

  有“中国之父”之称的钱学森上週六(10月31日)去世,享年98岁,犹如他39年前为中国成功发射第一颗卫星一样,引起巨大反响。

  中国在成功研制出原子弹和氢弹等核武器后,在核武器上装上钱学森研究的导弹,即时成为拥有核威吓作用的军事大国,可与西方强国抗衡。

  与中国强盛军力息息相关

  因此,可以說中国今日(週日,11月1日)之强盛军力,与钱学森息息相关。航天业人士均认同,没有钱学森,中国是发展不到今日的军事力量及航天科技成就。

  此外,由于钱家在海内外有大量亲友族人,包括去年获诺贝尔化学獎的著名学者钱永健,也与钱学森是亲属,加上钱学森在中国军方、科学界崇尊地位,相信当局定会高规格为他举殡。

  官方各媒体网站,上週六均在首页及主要节目,报导有关消息,并开辟专栏进行全方位报导。路透社等外国媒体亦报导钱去世的消息。

  大批媒体聚集住处

  钱学森位于北京玉渊潭畔中国航天大院内住处成为焦点,大批媒体聚集。

  钱学森逝世的消息传到他的家乡杭州,家乡人民对此恶耗无不哀恸,他生前的丰功伟绩和爱国情怀让家乡人民钦佩敬仰。杭州人或来到钱学森故居献上菊花寄托哀思,或在网络上留下真挚祝福:钱老一路走好。

  “三钱一邓”奠基中国航天业

  曾执中国科技界牛耳的“三钱一邓”(钱学森、钱伟长、钱3强、邓稼先),目前仅剩下已97岁高龄的钱伟长了。

  “三钱”是指“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中国“力学之父”钱伟长、中国“原子弹之父”钱3强。至于“一邓”则是曾被称中国“两弹元勳、氢弹之父”的邓稼先。

  1956年,中央制订12年科技发展远景规划,“三钱”等科学家从千万条建议中确定56项科研项目,并建议确定6个紧急项目即原子能、导弹、电子电脑、半导体、无线电通信和自动化技术,包括向中央提出《建立中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为中国航天业拉开序幕。

  当年,众多老一辈科学家以国力不足大力反对,在争论不休下,最后,总理周恩来拍板說,“三钱”建议是对的。这样,“三钱”的建议确立了中国自主创新发展高端科学技术基础,“三钱”称谓由此而来。

  由于“三钱一邓”为新中国核物理和航天业奠定了良好的发展基础,虽然他们已相续离世,中国航天业发展仍有一大批中青年科学家可以顺利接班,已将中国的航天业推向至世界先进水平,“神七”实现太空人出舱就是一例。

  一个钱学森抵5师

  美军:宁杀掉不放人

  钱学森学术功底深厚,美国军方曾经表示,一个钱学森抵得上5师,宁可将他杀掉,也不愿放他回中国!

  据美国海军副部长金贝尔說,钱知道所有美国导弹工程的核心机密,“一个钱学森抵得上5个海军陆战师,我宁可把这个家伙毙了,也不能放他回到红色中国。”

  对外联系遭封锁

  1949年,正当钱学森筹划回国时,美国麦卡锡主义横行,掀起了反共高潮。钱学森被指控是共产党员,政治迫害接踵而至,甚至封锁钱学森所有对外联系。

  经媒体披露和加州理工学院院长兼导师冯 卡门的营救,钱学森才重获自由。经过5年,钱学森之妻蒋英透过一封家信,辗转到时任中国总理的周恩来手上,表明钱的处境和回国意愿。

  周恩来巧妙手段迫放人

  周恩来才巧妙利用外交手段,迫使美方放人。美国最后以11名被中国俘虏的美军军人作为条件交换,放了钱学森。

  1955年9月17日,钱学森一家从洛杉矶坐船返国,却仍遭到洛杉矶移民局刁难,接获移民局交代的船务公司只愿意卖给他三等舱船票。

  返国途中,美国女权运动领袖桑鸽仗义相助,为钱学森争取到了一等舱。在海上颠簸一个多月后,钱学森一家10月初到达香港,当日过境后回到了祖国。

  除非美道歉

  绝不再踏足美国土

  “我一直相信,我一定能够回到祖国的,今天,我终于回来了!”

  这是钱学森于1955年10月8日到达广州时,对接待他的中国科学院科学家代表朱兆祥同志所說的一句万分感慨的话。这一天,被很多科学家视作中国航天事业的发端之日。

  从此,钱学森这个名字便与中国航天、与民族尊严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不稀罕美总统颁大獎

  在历经艰难从美国返回中国后,钱学森脱下西服,换上了中山装。从此,他再也没有穿过西装,再也没有踏上过美国国土,即使是美国承诺授予他两院院士称号,由总统颁发的美国最高科技大獎,他都不稀罕。

  钱学森当时就明确表示:“当年我离开美国,是被驱逐出境的,按美国法律规定,我是不能再去美国的。美国政府如果不公开给我平反,今生今世绝不再踏上美国国土。

  他还說:“如果中国人民說我钱学森为国家,为民族做了点事,那就是最高的獎赏,我不稀罕那些外国荣誉头衔!”

  对在美往事耿耿于怀

  美籍华裔作家张纯如在《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之谜》中,引述钱学森之子钱永刚說,他父亲对于50年代美国政府亏待他的往事耿耿于怀。

  钱永刚說︰“就像先把人家请来作客,然后一脚踢他出门。如果我父亲在这个国家犯了罪,当然无话可說。可是他奉献了20年青春为美国卖命,对这个国家的科技有莫大贡献,得到的报酬却是被赶出去。”

  钱永刚說,父亲心目中的道歉方式不是由美国总统出面,“只要任何一名政府官员公开承认,美国40年前做错了”。

  “兄妹”变夫妻

  钱学森蒋英青梅竹马

  钱学森是科学天才,他的夫人蒋英则为歌唱家,两人是青梅竹马,而且还曾是一场“兄妹”。

  钱学森的父亲钱均夫和与蒋英的父亲、军事战略学家蒋百里都是前清秀才,又同是留日学生,两人回国后都在北京供职,因此两家来往甚密。

  蒋英一度改名钱学英

  只有一个独生子的钱均夫仗著同蒋百里的特殊关系,直截了当地提出把5岁的蒋英过继到钱家。当时蒋钱两家请了亲朋好友,办了几桌酒席,正式将蒋英接过钱家,蒋英的名字也改为钱学英。

  现年90年的蒋英回忆起那段经历时說:“过了一段时间,我爸爸妈妈醒悟过来了,非常舍不得我,跟钱家說想把老三要回去。钱学森妈妈答应放我回去,但得做个交易:你们这个老三,现在是我干女儿,将来得给我当儿媳妇。”

  各赴欧美留学失联10年

  儿时喜爱唱歌的蒋英在1937年,考进柏林音乐大学声乐系,从此开始了在欧洲学习音乐的漫长旅程。而钱学森则在她之前的1935年,远赴美国留学。一个在美国,苦攻航空机械理论,一个在欧洲,畅游于声乐艺术的海洋,有10多个年头,他们彼此没有来往。

  然而,当蒋百里赴美国考察,把蒋英的照片拿给钱学森看时,照片上那动人的微笑,在钱学森的心里掀起微澜。这年的农历七月初七,钱学森下定决心向蒋英求婚。1947年,他们在上海喜结良缘,而他们的结婚“信物”─一台黑色三角钢琴,也一直伴随他们。

  两人婚后赴美国生活,育有一子钱永刚、一女钱永真。

军政界:解放军再裁七十万?
「美国环球战略网」消息称,中国可能在未来三年裁军七十万,正规军将仅剩一百六十万兵力,同美军一百五十万兵力相若。不管该传闻真真假假,中国大规模裁军势在必行。

目前中国海军拥有二十九万兵力,空军拥有四十万兵力,二炮约二十万。而美国海军有三十八万,加上海军陆战队约十八万,但解放军海军陆战队只有两个旅,隶属海军。随着中国大型战舰增加,海军或会增兵。虽然美国人推测中国空军或因淘汰大量过时机型导致兵力减少,但随着大型和高科技含量的飞机及直升机相继服役,后勤保障兵员将大增。美军B2隐形轰炸机每飞行一小时就要保养百多个小时,据说一架B2轰炸机的地勤人员达三百多人;解放军传统上极重视保密工作,该不会像美军那样僱用平民做先进战机的保养服务吧?

若海陆军二炮基本保持兵员数量,裁军的一刀无可避免要砍到陆军头上,莫非打江山的「陆老大」很快就剩下区区四十万官兵?有多少井冈山走下来的英雄部队将被取消番号?当年邓小平裁军百万,就是仗着刘邓大军政委的开国元勳资格去掌刀,且不说第三、四代文人统帅有此铁腕否,当年脱下军装的兵哥多数不过是换上武警的二尺半(军装),今天近百万武警还能再塞进七十万官兵?

较可行的方桉是让一百二十万预备役军人再输新血。将被「优化」的几十万解放军并非弱者,当年也是百里挑一才当上兵,十三亿人的大家庭应该能善存这批战争潜力。至于唱歌跳舞和秀才就不必了吧,特别是十年军龄溷上将军的凤子龙孙。(司马成)

沪世博怕丢脸禁穿睡衣出街 传媒轰藐视公民权

上海为迎明年世博,被迫告别睡衣文化。上海人素有穿睡衣上街的习惯,但市政府认为不合国际礼仪,担心满街睡衣民众会令上海丢脸,喊出「睡衣睡裤不出门,做个世博文明人」口号,并派五百名义工到全市各区劝阻民众穿睡衣外出。民众反应极大,认为当局既干预穿衣自由,亦破坏了上海的特色文化。

上海人有奇特的生活习惯,低下阶层喜穿睡衣通街走。弄堂里、街市上,甚至大型商场均可见睡衣男女,部分人甚至会身穿睡衣、脚踏皮鞋或高跟鞋,这身打扮看来骑呢,却是上海典型市井文化。
「政府怎能干涉我穿甚麽?」

然而,随着世博会临近,睡衣文化或将绝迹于上海的大街小巷。市政府指睡衣文化不符合现代文明及国际礼仪,七月起组织五百名义工到各小区劝阻居民穿睡衣外出,以免损害上海形象。

有人乐意听劝告,但有更多人不明白为甚麽在家门口买点东西也要换衣服,认为政府管得太多。一名穿小熊睡衣及凉鞋的上海阿姨出门买麵包时被劝阻,立即破口大骂:「这种事情根本就用不着这麽夸张。开世博会每个国家都开,都要这麽热闹、这麽过分有甚麽意思啊!」

上海热线网早前展开「上海人爱穿睡衣上街,你怎麽看?」的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四成二受访者认为这种行为是不文明的,五成八受访者则认为这样做方便兼正常,即过半数民众不反对穿睡衣上街。一名支持穿睡衣的受访者表示:「我认为市民有想穿甚麽就穿甚麽的自由……这是一个很荒唐的要求,政府怎麽能干涉我穿甚麽呢?」

土生土长的上海人李恺艳表示,虽然也觉得妈妈、阿姨穿睡衣出门有点不雅,但那股「市井的亲和力」还是令她有好感。对于当局劝阻,她觉得有点小题大做,「穿甚麽还需要别人来管吗?为了世博这样搞一搞,根本是想上海的独有文化绝迹。」

【本报讯】上海为以「最佳形象」迎接世博,大力整顿市容,除不准居民穿睡衣外出,更出资为居民安装统一晾衣架,杜绝街头乱晾乱晒。居民对晾衣架的美观、安全及使用方便程度均感不满,直斥政府没事找事做。
唔好睇唔好用

统一晾衣架被称为「最牛晾衣架」,去年底安装在黄浦区广西南路瑞福北大楼,甫组装完毕即饱受劣评:「从家里往外看,上面是笼子,下面也是笼子,很影响视线。」

一名居民表示,大楼露台是用水泥砌出来的弧形,将晾满湿衣服的晾衣竿撑出露台搁上晾衣架相当困难,晾衣架的包围式结构又导致衣服容易擦到晾衣架弄髒。亦有居民担心晾衣架的安全。居民表示,晾衣架每个重达四十公斤,大风之下随时掉落,而密布的晾衣架亦可能成为小偷上楼捷径。

对于各界强烈批评,居委会表示,晾衣架是为配合「迎接世博六百天行动」,由区政府有关部门斥资近四十万元安装。居委会已多次向区政府反映居民不满,但基于迎世博及资金等问题考虑,相信未来一年亦不会将晾衣架拆卸。

传媒轰藐视公民权

【本报记者】上海市政府要求民众「睡衣睡裤不出门」,引发媒体热议。《青年时报》刊登评论员文章,质疑穿睡衣出门与国际礼仪根本无直接关係,又批评当局剥夺个人自由才有悖文明。《羊城晚报》则批评当局藐视公民权利。

《青年时报》指上海市政府以国际礼仪为由不准民众穿睡衣出门,让人笑掉大牙,因为根本无这样一条国际礼仪,某一国的国民穿甚麽衣服出门,实在跟国际没甚麽关係。
穿睡衣无关文明质素

文章又指,穿睡衣出门是一种生活方式,与文明质素无关。文章指出,文明不但在于形式,更在于内涵,人类愈来愈文明,则应愈来愈尊重个人自由,而穿睡衣出门没有越过自由的限度,如果硬要说穿睡衣出门影响市容,那麽禁止丑人出门、禁止非名牌车上路,岂不变成合理?

《羊城晚报》则认为,法律法规没有限制民众不可以穿睡衣上街,如果仅因为政府看不顺眼,就派出大量人员在各个社区「严防死守」,这不但浪费资源,也藐视公民权利。

重庆富豪否认黑道渗透

【明报专讯】持续6天的重庆涉黑富豪、原市人大代表黎强桉前晚11时庭审结束,被告否认是黑社会,并否认对抗政府和政治渗透。其辩护律师、75 岁的西南政法大学教授赵长青结桉陈辞时称,现有证据不能指控黎强犯组织、领导黑社会性质组织罪。

西南政法大学教授代辩护

据《广州日报》报道,前日上午庭审时,被告黎强先进行自辩,他手持起诉书逐一辩解,花了近1个半小时。对于起诉书指黎强为首的黑社会组织有意识向政治、经济领域渗透。黎强辩称「1996年我就是政协委员了,企业家有钱想做点善事,想向组织靠拢,这是犯罪吗?不是!」

黎强辩护律师赵长青接覑发表辩护意见,这名头髮花白的西南政法大学教授条分缕析地称,根据刑法第294条规定,「黑社会是有组织的犯罪,而不是犯罪的组织。不能说这个公司犯了罪,把这些行为加起来,他就是黑社会。」控方称黎强对抗政府,黎强答辩说「几个人商量每人出200万元(人民币),怎麽能叫跟共产党对抗呢?800万军队(指国民党军)都被共产党打垮了,这些我不是不知道」。

 穗爆省籍冲突民工砸警车

【本报讯】广东省继韶关爆发汉维工人的民族冲突后,广州近日又发生省籍冲突。番禺区一名贵州籍女民工与广东籍女子争执时捱打,到场处理的警员被指偏帮广东人,激起当地的贵州籍民工不满,数百名贵州民工包围警员,打烂九辆警车,当局出动数百名全副武装的防暴警察到场驱散民众,带走三十人。有专家指出,内地部分省市的地方保护主义加上贫富悬殊,激化社会矛盾。

事发于上周五下午五时许,在番禺石碁旧水坑村租屋住的贵州女子张燕霞,因六岁儿子在门外玩耍时被一名石碁本地妇女骑单车撞到,与对方激烈争吵,村中的保安队员将张妇推倒在地上,其后更有十多名广东籍男子追打张和其夫,溷乱中张的儿子亦走失,张于是请求同乡帮忙寻找。
不满警方偏帮本地人

石碁有不少贵州民工聚居,数十名贵州民工赶到旧水坑村帮忙,同时要求警方严惩打人者。警员到场后带走三、四名贵州民工,惹起不满,数百名贵州民工到场包围警员,有人打烂警车洩愤,六部警察电单车及三辆警车被打烂。鑑于事态恶化,当局出动几百名手持盾牌和警棍的防暴警察到场驱散人群,并带走三十多人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