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浦江夜色是美好的,外滩历史是屈辱的
前些日,有幸到上海旅游。时间为一天,走马观花。游览了黄浦江,闲逛了南京路。回忆在上海的所见所闻,初步印象是:黄浦江夜色是美好的,外滩历史是屈辱的。
夜游黄浦江是这次上海旅游的一项内容。 10月17日 ,吃罢晚饭后,我们在外滩的十六铺码头乘船。因为开船时间尚早,大家在码头边等待。这里有一个铁皮房子,是一家杂货店。里面货架上摆有各种日常生活用品,毛巾、雨伞和香烟、饮料等。因为时间还早,我们就进去逛逛,看看有没有自己中意的东西。店老板是一个不足30岁的男青年。在店里看到,这位店老板正与一位南亚客人介绍商品,笑容可掬,眉飞色舞。见到我们这些外乡人,厌烦地说了句:不买东西别在这里。当时,我们就回应一句:不进来看看,怎么买呢?很明显,这位小商贩是“见多识广”的,他的眼睛是盯着外国人的钱袋子,对国人是不屑一顾的。说吧,我们抬腿离开了。这时,脑海里忽然泛起:“华人与狗不得入内”这句话来。
中英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因战败,被迫签订了不平等的《南京条约》,开放包括上海等地的“五口通商”。之后,帝国列强在黄浦江边殖民开发建设,划租界,留存至今有电报大楼、和平饭店、外白渡桥和黄浦公园等建筑(今名)。其中,黄浦公园建成之后,门前公告:华人与狗不得入内。奇耻大辱。
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在上海召开成立大会,高举起反帝反封建和反官僚资本主义的旗帜。在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经过28年的浴血奋斗,建立了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国家。上海外滩,这个留有帝国主义殖民印记的国土回到了人民手中。
在这里,并不是与十六铺码头那个小商贩的一句不中听话过不去,而是联想到:改革开放后,一些沿海发达地区还有京畿之地,有那么许多人,忘记姓什名谁,信奉拜金主义,外国的月亮比中国圆,匍匐在资本的脚下,没有信仰,没有理想,没有追求,在金发碧眼的人面前,摇尾乞怜,卖国求荣。
当夜色降临在黄浦江时,我们的游船起锚了。江边两岸建筑的霓虹灯渐渐亮了起来,在徐徐海风的吹拂下,站在船甲板上的游客们顿时兴奋起来。只看到外滩的“万国建筑群”灯光闪烁,煞是悦目;浦东的高大建筑,用五彩缤纷的灯光妆扮,使人看后心旷神怡。黄浦江水缓缓流淌,游人的心情恋恋不舍。东方明珠和金茂大厦等建筑熠熠生辉。环球金融中心,这个浦东最高建筑,在点点白光的装饰下,阴森可辨。
在这里,不妨就环球金融中心这座建筑多说两句。据了解,环球金融中心是一家日资大楼。在设计之初,我国爱国人士就指出,这座大楼外形酷似两把日本军刀直指蓝天,楼顶上面的梯形,在太阳运行时,看上去犹似膏药旗,非议之声鹊起。在几经波折之后,这座大楼还是矗立在了浦东,中国经济的中心。广大爱国之士很是忧心,纷纷指责这座军刀建筑的险恶用心。
这里,就此表达一下自己的看法。改革开放后,外资企业大量涌入国内;在城市建设上,崇洋媚外之风甚嚣尘上。鸟巢、鸟蛋和央视裤衩楼破土而出,军刀大楼赫然矗立在浦东金融福地,寒光闪闪,可怕吗?
不可怕。
且看,浦江西岸。在黄浦公园,巍峨耸立有上海人民英雄纪念塔,直插云霄。陈毅元帅的塑像,傲然挺立。在毛主席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建立的人民政权下,任何反动力量的痴迷妄想都将是徒劳的。南京路上的好八连,在枕戈待旦。英勇而觉悟的上海人民,俨若铜墙铁壁。陈毅元帅,在缜视:手下败将,意欲可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