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狱就那样自由吗?贪官居然可以成为作家!
文章讨论贪官在狱中写作现象,引发对监狱自由程度及官员减刑问题的思考,涉及多起贪官狱中创作案例,反映社会对反腐与司法公正的关注。
南京“天价烟”局长、江宁区原房产局局长周久耕,因受贿罪被南京中级法院一审判处11年有期徒刑。周久耕表示不打算上诉。他告诉律师,正在写一部小说,内容是反映官场的,已完成了3.5万字。(10月13日《扬子晚报》)
这一消息一经报刊杂志、电视电台、网络论坛等媒体报道,立即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许多人纷纷写文章发表看法,有预祝周久耕成为“反腐作家”的,甚至书名都取好了,叫做《过眼“烟”云》或《灰飞“烟”灭》;有质疑周久耕借此炒作自己,希望能像张二江一样争取减刑。无论支持还是反对,民众不禁要问:为什么有些官员自由的时候不加强学习,失去了自由反而立志成为名家,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中能写东西呢?莫非监狱是一个人成长进步的地方!
周久耕准备写官场小说,并不是贪官在监狱“写书立传”、“扬名立万”的第一人。现在媒体关于贪官写书的报道不少。入狱后写书,似乎已经成了贪官们打发铁窗生活的一种生活方式,成了贪官们由政坛到阶下囚后又一次发迹的机会。河南省确山县原县长李建华贪污落马后在狱中写小说三部,被河南省作协吸收为会员,从而名声大震,甚至比起原来的官位职务更具有新闻性,名人效应更深刻诱人。曾有“五毒书记”之称的原湖北天门市委书记张二江,曾因与108个女人(包括妓女)发生过性关系的事实轰动中国,而在狱中服刑期间,却一口气写出了四本专著,两次获得减刑,一共减去刑期三年半;因上海社保基金案而入狱的原国家统计局局长邱晓华,2008年出狱不久,就推出《中国经济新思考》,其中亦有狱中之作;原中央某直属企业海外集团负责人之一的曲德臣,在狱中写出警示教育读本《人生核算——一名囚徒的感言》……
监狱本来是强制劳动改造的地方,是人们最不愿去的地方。可是不少贪官却能够在这里“修成正果”、有所作为,不能不让大众疑惑。真的就怪了,为什么监狱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可怕呢?服刑犯们能够如此随心所欲吗?有一位叫李地耕的网友在人民网写了一篇《监狱岂是周久耕们从事创作的后花园?》,在文章他接连反问,引起了我们强烈的共鸣:“难道那些贪官们在狱中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吗?是谁给了服刑官员们那么宽松优厚的环境?是谁把监狱变成了贪官们从事研究、写作的后花园?”,这不能不让我们思考!
这一消息一经报刊杂志、电视电台、网络论坛等媒体报道,立即引起了各界的广泛关注,许多人纷纷写文章发表看法,有预祝周久耕成为“反腐作家”的,甚至书名都取好了,叫做《过眼“烟”云》或《灰飞“烟”灭》;有质疑周久耕借此炒作自己,希望能像张二江一样争取减刑。无论支持还是反对,民众不禁要问:为什么有些官员自由的时候不加强学习,失去了自由反而立志成为名家,在那样艰苦的环境中能写东西呢?莫非监狱是一个人成长进步的地方!
周久耕准备写官场小说,并不是贪官在监狱“写书立传”、“扬名立万”的第一人。现在媒体关于贪官写书的报道不少。入狱后写书,似乎已经成了贪官们打发铁窗生活的一种生活方式,成了贪官们由政坛到阶下囚后又一次发迹的机会。河南省确山县原县长李建华贪污落马后在狱中写小说三部,被河南省作协吸收为会员,从而名声大震,甚至比起原来的官位职务更具有新闻性,名人效应更深刻诱人。曾有“五毒书记”之称的原湖北天门市委书记张二江,曾因与108个女人(包括妓女)发生过性关系的事实轰动中国,而在狱中服刑期间,却一口气写出了四本专著,两次获得减刑,一共减去刑期三年半;因上海社保基金案而入狱的原国家统计局局长邱晓华,2008年出狱不久,就推出《中国经济新思考》,其中亦有狱中之作;原中央某直属企业海外集团负责人之一的曲德臣,在狱中写出警示教育读本《人生核算——一名囚徒的感言》……
监狱本来是强制劳动改造的地方,是人们最不愿去的地方。可是不少贪官却能够在这里“修成正果”、有所作为,不能不让大众疑惑。真的就怪了,为什么监狱并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可怕呢?服刑犯们能够如此随心所欲吗?有一位叫李地耕的网友在人民网写了一篇《监狱岂是周久耕们从事创作的后花园?》,在文章他接连反问,引起了我们强烈的共鸣:“难道那些贪官们在狱中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吗?是谁给了服刑官员们那么宽松优厚的环境?是谁把监狱变成了贪官们从事研究、写作的后花园?”,这不能不让我们思考!
很赞哦! (1025)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