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集《永不消逝的爱》序:天地之间吟风云
天地之间吟风云
序马道州诗集《永不消逝的爱》
丁慨然
一、
马道州诗友将出版新诗集《永不消逝的爱》,命我写序。明知不胜任,又不能却其诚意,只得勉力为之。
诗集分《女杰篇》《社会篇》《母爱篇》《爱情篇》《感恩篇》等部分。“女杰篇”写了吕雉、王昭君、花木兰、武则天、黄道婆、慈禧、秋瑾、宋庆龄和张志新、任长霞等中国历史上和现代的女中豪杰,进行了或褒或贬、或褒自己兼之的歌吟,自成一统。
“社会篇”主要反映社会生活,具有现实主义精神,我赞赏其《村庄的变迁》《你就是我故乡的魅力》和《膺之颂》。“母爱篇”中“永不消失的爱”“母亲老屋”都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乡土的芬芳,是不可多得的佳作。“爱情篇”中“爱你一万年”“我远方的女神”“谁将成为我的新娘”写得情意绵绵,连我这老人也为之感动。“感恩篇”中“性情中人沈向东”等,都是和作者有着深厚情谊的人们,其中蔡诗华是我了解的,他们的战友之情是友谊长青的。
读了道州的诗,让人眼前一亮。要么回味历史,要么盘点现实,抑或壮写人间真情,那一字一句无不带着血迹与伤痕、愤慨与怒嚎、悲悯与深情,于天地之间痛吟着曾经的一幕幕风云。
二、
《村庄的变迁》是组诗,分《男人和女人》《村庄的名字》《眺望的老树》《瘦瘦的村庄》《飘飞的落叶》等诗题。看过《男人和女人》,我们自然想起了改革开放前令人向往的农村生活景象:
《男人和女人》
村庄很静宓
静宓得只剩下一张犁
于阳光开掘着土地
清新的泥浪和饱满的庄稼
只是那张犁走过的痕迹
男人忠实的守望着
守望着一茬茬的希望葱郁/壮丽
有什么比这土地和那张犁
更为神圣/更加威仪
女人默默地围着炉灶
任火苗将柴火亲吻得噼啪作响
用一生的温暖和体贴
构筑起厚实的粮仓
然后/再用那把雪亮的镰刀
分娩一个个年轻的生命与悲壮
这是一个古老的命题,日常的现实生活。而透过《眺望的老树》,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村里的人事变迁:
《眺望的老树》
村头的那棵老树
早就开始眺望
或许正是老树看到了外面的世界
走出去的愿望却被男人们的双脚实践
男人们一哄而走
老树依然于默默中眺望
比女人还焦急/还殷勤
老树一直盼不回男人
忧郁中皱纹一天天加深
男人走了,男人进城打工去了,村庄也瘦了,因为只剩下了女人:
《瘦瘦的村庄》
男人将呼噜声带到了远方
村庄比闲置的犁还要孤寂
还要忧伤
无聊的消磨中
村庄渐渐消瘦/渐渐荒芜
女人的寂寞离不开孩子
离不开“东家长西家短”的安抚
女人很坚贞
用殷勤抗拒着日子的侵蚀
农民工在城市挣了钱,还是要回乡来致富,使自己的家乡——农村真正富起来:
《飘飞的落叶》
男人终于将精彩带回
眺望中的老树涌起阵阵怅然
慌乱中
几片黄叶飘落至脚跟
被一阵风吹的很远、很远……
飘飞的落叶,终究归了根,中国的富强看农村,八亿农民富了,中国自然也就强大起来。最后一首写得含蕴丰富,具有象征的意义。
《你就是我故乡的魅力》是诗人的近作。这首诗是他为歌颂神农山而写。作品透过历史的纵深层面,展示了他故乡的人文风采和自然景观,诗起得高亢:
多少年了
你一直用巍峨俯瞰黄河东去
你一直用峥嵘雕刻岁月沧桑
你一直用坚韧迎接风雨雷电
你一直用裸露铨释辽阔胸膛
在绵延的历史叙述中,点了“神农氏的谷种”“曹操的《苦寒行》”“竹林七贤”之类。最后,诗人以浓墨重彩歌赞了神农山的永恒:
你注定要以永恒的方式屹立天地之间
你注定要以守望的心态恭候天籁之声
你迷恋着这方美景
昂扬着看不尽的激情
于是/你以挺拔的雄性
渲泄着亿万年的寂静
只有每年的三月三啊
紫虚宫的门前才暴涨一次人潮——
为了久藏的夙愿
为了虔诚的祈祷
以家乡的山或水,来歌颂家乡,这无疑也是一种天籁,马道州写神农山,我今年也写了江汉平原上的荆河,《荆河颂》就是歌颂洪湖的。近来写了《云雀歌唱的江汉大地》,诗人之旨,借山水发挥罢了。
三、
我几十年中,为一百多位诗人写序,我的序自觉地越写越短了,为什么呢?诗友让我写序,是对我的尊重和信任,我就不应写长序去占那么多版面,尤其是现在出书难,诗人几乎全是自费出书,诗人已苦不堪言,我何苦再添加苦水呢!
总之,以此为结,感谢马道州的盛情。
丁慨然2008.12.14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