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国际纵横

美国军工复合体与奥巴马对华政策

火烧 2009-10-10 00:00:00 国际纵横 1029
文章探讨美国军工复合体如何影响奥巴马对华政策,分析其通过资金支持、政治游说和经济利益等手段对奥巴马决策的制约作用,揭示军工复合体在美国外交政策中的关键角色。

美国军工复合体与奥巴马对华政策

2009-10-01 作者:王志军 陆丕昭

来源:《环球视野》摘自2009年第9期《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美国对华政策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牵制,其中利益集团就是一支重要力量,而能量巨大、奥巴马难以与之切割的美国军工复合体,将会对奥巴马任期内对华政策产生负面影响。

  影响政府内外决策的重要力量

每一国家都有自己的军工企业,但在当代世界除美国之外没有一个国家的军工企业与政治联系如此之密切。经过40多年发展,该利益集团由最初的军事机构、国会、军工企业结合体,逐步发展成为由“臃肿庞大的军事部门,大军工企业,新保守主义的亲战争政府与受强大军事院外游说集团影响的国会,亲战争思想库和媒体宣传机构”等五大支柱构建的利益共同体,他们“构建了一个足够紧凑的涵盖军人、工业家、政治家、趋炎附势者和舆论宣传者的利益联盟,推动民主政府始终走在战争经济的道路上”。
军工复合体一以贯之的手段是强调新的挑战或威胁、寻找新的或潜在敌人,影响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推动增加国防开支,谋求自身利益。其运作方式如下:一是通过建立“旋转门制度’值接影响政府决策。二是通过院外游说影响政府决策。三是通过大量政治捐款支持有利于军工集团利益的党派或人士,换取他们当选后的回报。四是通过思想库、媒体影响整个美国社会。

   奥巴马无法与其做彻底切割

其一,奥巴马本人当选得到了军工复合体的巨额资金支持。据美媒体透露,美主要国防合同商为此次选举捐出巨款。“美国主要国防合同商就深深地卷入了2008年总统选举,洛克希德一马丁公司向选战双方投入了2612219美元,其中的49%给了民主党,波音捐助2225947美元,58%捐向民主党,通用动力公司向两党提供了1682595美元,诺斯诺普•格鲁曼集团花费了2000多万美元,雇佣游说集团影响国会,雷神公司花在院外游说上的费用就有600万美元”。接受了巨额赞助的奥巴马必然回报军工复合体,他提名雷神公司的副主席威廉姆•内恩为国防副部长就是明证。
其二,化解金融危机的艰巨任务,迫使奥巴马支持军工企业。军工景气是美国经济发展的“秘诀”和原动力之一,军工复合体与美国经济有根本利益一致性。美国军火贸易占世界的近4成。军火贸易不仅给美国带来丰厚利润和重大政治影响,而且会带来大量就业机会。美国每增加 10亿美元武器出口,可解决2万人就业。无论是为维护社会稳定,还是复苏经济,留给奥巴马的选择不仅是维持强大军工企业,而且还要依靠强大的军事力量来控制因经济危机而造成的国际、国内不稳定局势。
其三,美国经济结构、政治生态、社会氛围决定了奥巴马必然要支持军工复合体。
其四,奥巴马正在奉行着军工复合体所希望的政策。

   奥巴马对华政策深受其影响

军工复合体作为一个在进攻性外交或军事政策中获益的利益集团,“需要战争,而且是许多持续的战争来维持繁荣。一场热战会使旧的装备被维修和替代。而为了确保获得发展更加致命武器的巨额军费,他们需要有一个持续的担忧和易受伤害的气氛”。他们必须找到一个有“说服力”的对手。冷战结束以来,美国军工复合体一直试图把综合国力快速增强的中国当作“美国的敌人”塑造。
1.美国军工复合体对奥巴马对华政策运作生效
一是继续执行2000年财年美国国会通过的关于每年发布中国军力报告的法案。国防部还指责中国有巨大“隐性军费”。奥巴马不顾中国强烈反对,批准国防部发布《中国军力报告》,至少表明其在心底里是认同军工复合体视中国为对手的政策的。
二是在南中国海两国海军对峙事件上态度和立场强硬。奥巴马上台伊始,对华政策尚未定型,发生了中美舰船南中国海对峙事件。各国情报舰船在海上发生冲突时有发生,美国海军监测船在南中国海的行动并非第一次,中国阻拦美国监测船也绝非第一次。美国军方却单方面高调闹到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颠倒黑白”地把美国船只的“非法活动”,夸张为中国“在军事上似乎越来越咄咄逼人”,渲染美国海军监测船受到了中国船只的欺负,并把这一美国侵犯中国主权的事件与2001年小布什上台时同样由美国引起的“撞机事件”联系起来,诬蔑中国“按预定时间发难”,对新总统进行“初期测试”。针对美军方高调炒作,奥巴马没有采取有力措施加以制止,却批准派出一艘重装备的导弹驱逐舰“钟云号”前往保护“无瑕号”,继续在南中国海活动,以致美国海军进入中国经济专属区事件再度发生。不久以前,美国又将濒海战斗舰调到西海岸城市圣迭哥,监视中国军方动静。
三是延续干涉中国内政的政策。在台湾问题上采取平衡政策,允许美军售台武器。2月19日美国《空军时报》报道,美国海军与洛克希德——马丁公司达成协议,向台湾出售总价13亿美元的12架P-3C反潜机。奥巴马还提出在夏威夷举办两岸军事交流,鱼和熊掌兼得的心态昭然若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第111届国会就职以来,通过了涉及中国问题的提案多达30余件,其中“大约有40%的提案明显不利于中国”,甚至公然干涉中国内政。美国国会短期内通过如此众多的对华不利法案,以奥巴马之人气和民主党在两院的优势,他如果诚意维护双边关系大局,出面做工作是能够阻止、至少会减少对华不利法案的通过数量的。奥巴马没有这样做,小则是其出于实用主义,以期作为增加与中国博弈,迫使中国在经贸、金融领域做出更多让步的筹码,大则说明其与国会议员存在着共同的对华不友好认同。
四是强化在亚太的军事存在,对中国进行进一步战略遏制。美国一些智库不顾中国军队信息化水平落后的事实,反而散布中国已经逐步建立起了全面的军队,“会让美国无法维持其在亚太地区军事优势、削弱美国在该地区的影响力,最终动摇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地位,甚至是在亚洲的影响变得所剩无几”。受此影响,奥巴马明确表示要加强在亚洲地区的军事力量,部署10万以上部队。
2、奥巴马对华政策总体稳定中仍然存在很大变数
首先,奥巴马是接受了上层主流价值的美国总统,其效忠于“美国利益”和维护国家安全这一宗旨没有丝毫改变。奥巴马的战略目标是重塑美国形象、实现世界霸权。维持全球军事优势是其实现目标的三大支柱之一,必然会对任何可能挑战美国的国家进行遏制。
其二,实用主义外交传统将对奥巴马对华政策产生消极影响。一旦中美共同努力渡过了充满暗礁与险滩的金融危机这条河流,美国成功上岸、实力恢复,其对华政策出现反复将不是意外。
其三,通过“接触”来“遏制”中国,将是奥巴马的长期政策。奥巴马及其团队主张接触中国,是为了改变中国。他们提出“巧实力”外交,实际上是对软实力和硬实力交替使用。因此,通过军事优势“遏制”中国,将是美国对华重要手段。
其四,干涉中国内政的事件仍会时有发生。美国“以台制华”的战略不会变,奥巴马强调“大陆和台湾单方面改变现状的举动都是不可接受的”。在西藏问题上,要求奥巴马会见达赖或其代表的势力强大。为了回应美国国内人权分子“拿人权换金钱”、无视中国“人权劣迹”的批评,标榜新进步主义的奥巴马干预中国人权问题恐不可避免。
其五,美国新国会政治生态制约奥巴马对华采取积极政策。新一届国会中,热衷于包括台湾、西藏在内的中国事务的议员明显增加,共和党共同主席林肯•迪亚斯—巴拉特就是台湾的坚定盟友,众院“台湾连线”多达134人。而2005年6月成立的“美中工作小组”不过20多位成员。这种格局,导致新国会就职以来通过了大量不利于中国的提案。最近关于西藏问题的决议案,得到“国会众多议员的支持,投赞成票的高达422人,参与投票的议员中只有一人投了反对票”。美国大小1600多个智库都热衷于研究中国,特别是中国军事,夸大“中国威胁”是他们的“钱袋粮仓”。民间对中国态度也比较消极。
上述这些因素,许多本身就是军工复合体长期运作的结果,有些即使与军工复合体没有直接关系,但也被他们用作对政府决策施加影响的资源,美国成了一个能够产生持久政治影响的军事化社会。因此,奥巴马向军工复合体靠拢的可能性很大,中美关系仍然面临挑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未雨绸缪。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