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毛泽东与知识分子的情谊和博弈(之一)

火烧 2009-10-07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探讨毛泽东与知识分子之间的复杂关系,涵盖历史背景、政治参与及博弈过程,分析知识分子在不同历史阶段的角色变化与影响。
中国的知识分子向来喜欢谈论和参与政治。自古以来,他们就想了各种办法朝仕途方面努力,一是想让自己弄个出人头地、光宗耀祖。二是想帮统治阶级找一个如何能长期地驾驭老百姓的办法。从战国时期提出合纵连横的苏秦、张仪,到周游列国的至今被称为圣人的孔夫子、孟夫子、朱熹、董仲舒等等,这些古代有名望的大知识分子学问的内容,都是在想办法让统治阶级怎样统治老百姓。让那些老百姓即能为朝廷拼死卖命,又能俯首顺耳叫干啥就干啥?用伟人毛主席的话说就是:又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
可惜那些皇帝老儿们,一当上国家元首就忘记自己是干啥的了,根本不听这些读过万卷书的知识分子的话,又是修宫殿,又是包二奶、包十奶、包百奶甚至更多。结果,不但把自己的身体弄得虚弱不堪,还把老百姓弄得民不聊生、怨声四起,结果其他的国家一侵略进来,他们就稀里糊涂就做了刀下鬼,走完了其短暂肮脏可耻的一生。
这些君王的所作所为可把那些知识分子们给气坏了。其中最有学问的孔夫子就悲伧而悻然地喊道:“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估计他当时是想到日本去,因为那个时候美利坚民主共和国爷爷的爷爷还没有出世呢?另外还有一个原因是,那个“筏子”太小,稍微一起风,孔夫子保准见阎王。
到后来,大多数的知识分子也都走的是以考取功名为人生目标之路。没有考取之前,嗟及哀叹、疾世愤俗,一旦考取功名,便弹冠相庆,携妻带子美滋滋地心安理得地去当骑在人民头上的人上人去了。考不上学的,只得在家里种地搞多种经营。象蒲松龄、曹雪芹那样能钻在家里埋头多少年,终于摆弄出一个名篇巨著来的,实在是凤毛麟角。
只是到了近代以来,受西方文化的影响。知识分子不只是光为自己的前途命运着想,而是开始为国家为民族为百姓开始考虑了。
刚开始是谭嗣同、康有为等人的公车上书,要求皇上变法。结果由于他们的思想过于单纯,没有把事情弄好,叫慈禧老佛爷给发现了。除了康有为的脚板抹油溜得快以外,剩下的几个都被抹了脖子。之后,这个事情就告一段落了。随后是孙文先生领导的国民党开始武装起义,开始也是屡屡失败,不是被侦破,就是制造炸弹时走了火。最后连孙中山也不得不逃亡国外躲藏起来。
后来“辛亥革命”胜利,但胜利的果实却被袁世凯篡夺。孙中山只得自己另起锅灶,一切从零开始。由于他的国民党是一些资产阶级的精英所组成,光凭他们从海外的华侨那里弄点赞助,根本不够基本的开支,与强大的袁世凯是无法抗衡的。黄花岗烈士们的失败便是一例。
俄国十月革命的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紧接着,中国共产党成立了,人们才知道除了用政权统治的机器和金钱的力量以外,如果能把人民群众的力量发动起来,那将是所向无敌的。
于是在苏联的帮助下,国共两党第一次携起手来,开始了北伐战争。由于人民早就厌恶了战争,再加上共产党的土地革命政策。他们知道是为自己的利益而战斗的,因而在战斗中就非常卖力。真正的属于“一不怕苦,二不怕死。”
北伐战争巨大的胜利就因为共产党带领劳苦大众而取得的。然而,蒋介石这个王八蛋掌握了军权以后,看到共产党的力量越来越壮大,而且农民运动也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又是打土豪、又是分田地,弄得热热闹闹。他的心里开始有了怨气了,再加上他身边的同僚们都是有钱人出身,他们在他身边又是哭又是闹:说这可不好了!这帮穷鬼可真是想把天翻过来呀!这以后天下肯定就会大乱的。
代表大地主阶级的蒋介石把脸一变,大声吼叫道:娘希匹!这还得了?给我杀!于是,在“宁可错杀一百,也不能漏网一个”的喊杀声中,天真幼稚的共产党员和淳朴善良的农民们的人头便一个个的落了地,罪名是“刁民、暴徒。”在白色恐怖中,大多数的知识分子战战兢兢地投向了国民党的阵营。只有毛泽东、周恩来、陈毅他们极少数人仍领着穷人搞起了起义和暴动,和反动派继续进行着坚决的斗争。
知识分子的最大特点就是学问大,脑袋瓜灵活,谁势力大他就跟谁,谁对他有用处就给谁吹牛拍马抬轿子。古今中外,概莫如此!不象老实巴交的农民们那样光会认死理儿。
但是,世界上任何事情都不是绝对的,还是有一少部分知识分子是有良知的。在那个时候,能留到共产党里坚持战斗的知识分子,都是真正信奉马克思主义,准备为人民的利益献出一切的人。
在参加了五次“反围剿”之后,他们在毛泽东的领导下,和红军们一起经过坚苦卓绝的长征以后到达了延安,成为共产党的队伍中最宝贵的财富和精华。(未完待续)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