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简述盗抢国民劳动保险金和住房款的几个典型招术

火烧 2009-09-30 00:00:00 网友杂谈 1028
文章揭露了通过制造国企亏损假象、混淆视听、企保变社保等手段,盗抢国民劳动保险金和住房款的多种招术,分析其背后的政策设计与社会影响,引发对社保改革和住房款流失的深刻反思。

此文自http://www.360doc.com转载,可能很多人读过,应当是网络上的旧文,但文章分析有一定的深度,不知道文章真正的作者,大家当做小说读读,不一定要认同观点。

简述盗抢国民劳动保险金和住房款的几个典型招术

第一招儿,制造国营企业亏损的假象。首先制定三轨制的税收制,在当时人们将这种古今中外都未曾有过的税收制,形象的比喻为:“宠着老三,哄着老二,虐待老大”。老三就是外企,老二就是私企,老大就是国营企业。老三、老二不但少收税或不收税,甚至于还有很多优惠,给他们补贴钱。做为老大的国营企业,可就惨了。不但加大了税收力度,还要被勒令拿出钱来,扶植私营企业。这种超过50%的税收,在加上被摊派的扶植私营企业以及各种苛捐杂税,恐怕这个世界上什么样的企业,也得被他整趴下。在这样的环境下,如果国营企业还不亏损的话,反而到出邪事儿了。当国人们质问他这种竭泽而渔的税收政策的时候,这丫的确说,“这是政策性亏损,国有企业必须承担社会职责”。然而,国企到了真的被这个违反经济规律的税收,压的无法生存的时候,他却话锋一转,不再提那个所谓的“政策性亏损了”。而将企业亏损的原因说成是“产权不明”。

第二招儿,采用了致命的两招儿,捣毁国营企业。两次的出尔反尔,他要造旗舰,搞什么强强联合,大造集团企业。蒙骗国民,说什么,只有强强联合,才能迎接未来国际垄断跨国公司的挑战,为此他搞起了拉郎配式的企业兼并运动。而没过多长时间,他又开始大谈什么“船小好掉头”,开始了拆散大企业集团。如此的出尔反尔,颠三倒四。还有什么样的企业能够经得住得如此的折腾。一会儿“政策性亏损”,一会儿又“产权不明”;一会儿又“强强联合”,一会儿又“船小好掉头”。这个家伙是满嘴跑舌头,小孩唱歌没谱。

第三招儿,采用拨改贷,彻底断绝了国企的生存空间。如果实行“拨改贷”,它的前提应当是在完全的市场经济条件下,才能够起到作用,在没有解决国企老职工多,退休职工多,特别是职工的劳动保险金和职工积蓄的住房款,这些历史遗留问题本应当政府承担的责任,强行推给了国营企业,企业既要承担高额的税制,又要承担历史遗留问题。所以这个“拨改贷”完全违背了市场经济规律。造成的严重后果之一,就是积压出众所周知的“三角债”问题。而这个丫的不检讨他制造的违反经济规律和违反法理的税收制度以及三角债的成因,却拿出数万亿的国民血汗,打着“三年国企脱困”的幌子,制造国企亏损的假象,结果是明目张胆的将国民的血汗送给了贪官。

第四招儿,采用计划经济的手段,扶植所谓的“民营企业”,开始了对国有企业敲诈式的摊派运动。这时的国有企业已经在他错误的一系列政策下,入不返出,还要贷款去扶植那些所谓的“民营企业”,这恐怕也在世界经济史上绝无仅有的了。

上述四招儿,就已基本完成了的制造出国营企业亏损的假象,也完成了张维迎设计的“吐痰论”,更完成了“企保”的谎言。当时,有识之士,就对他这种捣毁的招术,怒斥道:“国企不亡,天理难容”。这丫的正好利用了这八个字,进行偷梁换柱,混水摸鱼。于是呼,从偷偷摸摸,开始了大规模的盗卖国企的MBO运动。再于是呼,大张旗鼓的开始了盗抢国民保险金和住房款的下岗运动。此时,这家伙抑制不住内信的狂喜,向他的主子报功了,并摇怜乞尾的告知媒体,他与他的主子老布什是“一个意思,两种表述”。

第五招儿,采用混淆视听,混不讲理的手捥,开始漫骂国民,骂国民是“懒汉”,并气势汹汹的“砸特权”。并大肆抓捕“用自杀要挟政府”的国民,中国进入了最惨无人道的血腥时期。

第六招儿,企保变社保,开始了盗抢国民的真实目的;改革开放之初,为了确保改革的顺利进行,确保职工的正当权益不被侵害,确保依法治国的信用原则。体现了国家法律的严肃性、信用性。这一信用,在国家严格履行了将近五十年多年,从没有人敢于枉法。特别是在邓小平领导下的改革开放初期,为了确保国家信用,职工的合法权益。阻止有些人假借“改革”的旗号,盗抢国民劳动保险金,于改革开放之初,在《劳动保险条例》中特增加了关键的一条。
《劳动保险条例》第六十条  凡实行劳动保险的企业,如经转让、改组或合并,其全部劳动保险业务,应由接办者继续办理,所有对工人职员应继续支付的各项劳动保险费用,不得中止付给。

劳动保险金在这丫的盗抢过程中,不但对国民进行谩骂,且瞎话连篇。说什么,“企保不能保障国民应有的保险权益,企业倒闭了,保险也就没有了”。为了将盗抢国民保险金,做得天衣无缝,此公又连出狠招儿,发动了一场将企业变卖的下岗运动。一时间还真的把国民弄懵了,当国人醒过闷儿来的时候,方知道根本就没有什么“企保”那么回事儿,国人一直的保险权益就是以国家信用担保的劳动保险金。所谓的“企业保险”只不过是这位高官,为了盗取国民保险金和职工住房款,使出来的马唬眼。为此多少人拿不到退休金,多少人有病没钱治,多少人为此流落街头。舆论再一次哗然,质问,为什么在新的保障制度没有建立起来,就废除了国民几辈子积蓄的劳动保障制度。在社会舆论的强大声讨中,此公又出新招儿,为了将这一惊天大案做得更隐蔽,糊弄国民说:“不会损害老职工的利益,老人老办法、身份置换”,尔后还弄出了一些无法兑现的政策文件,说是要化转(归还)原企业工人这笔保险金,但是,用吴敬琏的说法,有人违反程序了。并说“阴差阳错”,“划转”变成“减持”了,种种原因“束之高阁”了。用官员的话说,就是“缺口”,用老百姓的说法,就是不翼而飞了。眼看事情败露了,赶紧使出了一个金蝉脱壳之计,拆东墙,补西墙。建立起来一个用年轻人缴纳的保险金,来偿还被盗抢国民的保险金。偷梁换柱,谓之为“社保”。 致使看不起病、住不起房、上不起学的三座大山又重新压在了国民的头上。

这个所谓的“社保”,不但剥夺了老职工的众多合法权益,同时,也剥夺了国民几代人为子孙后代积累的巨额财富。未来的年轻人,不但不能够依法取得老一辈为他们创造的合法权益,还要用自己缴纳的保险金,来为盗抢者偿还他们对国民欠下的血债。然而,年轻人缴纳的“社保”金,根本就无法堵住国民几代人积攒起来的,数以万亿计的窟窿。据权威人士透露,缺口8000亿。恐怕,,这些年轻人缴纳的保险金,某一天会不会再一次成为“特权”,这个账不用算,也会心知肚明。

至此,东窗事发,看来真得不好再掩盖了,盗抢者们就真急眼了,赶紧嚷嚷“赦免原罪”。一会儿弄出一个“河北一号文”,一会儿又弄出一个“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一会儿又弄出一个“善意取得”,忙得真是不亦乐乎。但是,还是掩盖不了他们盗抢国民铁的事实。不但一些正义之士,正在把他们欺骗、盗抢国民的事实,一点一点地给抖落出来,就是这个集团的代言人,吴敬琏先生等也要把他们抛出去。称之为“权贵”。并告知国人,有人违反程序,将“划转”变成“减持”了。

此公掠夺国民后,做贼心虚,又弄出了一个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清官”闹剧。尔后就在下台的前一个月,又胆战心惊的要求法院为其保架护航,随即弄出了一个“人民法院不予受理”的通知。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与企业改制相关的民事纠纷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三条规定:“政府主管部门在对企业国有资产进行行政性调整、划转过程中发生的纠纷,当事人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第七招,最容易分辨,他以假借公平,盗抢了国民的住房款。开始的时候,蒙骗国民说,为了防止干部,多占房子,废除实物分房,改为货币分房。把钱按职务、工龄比例分给国民,即可以拉动内需,又可以让国民获得更大的支配权。看看,说的多好听,此招的确从上到下蒙骗了很多人,也得到了国人的支持,并骗得了一个好名声。但是,后来却把货币分房变成了废除福利分房,变戏法似的就把国民住房款骗走了,至今这笔巨款下落不明。国民最终是两头什么也不有了,房子没有了,货币也不得到。

这丫的盗抢国民案暴露后,在千夫所指下,再也没有当初的雄心壮志了。只能此地无银三百两,做贼心虚的表白,自己是“清官”。只说一说,你丫的把国人的保险金和住房款弄到那里去了?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