偷车贼与打工经济
偷车贼与打工经济
2009/3/22
隔壁的一打工仔不知什么地方偷了一辆麽托车回来,想不到十多分钟后,被车主找上门前,只好仓皇夺路而逃。幸好没被捉到,免了顿皮肉之苦!听车主讲车就在附近市场边上被偷的,车主也就住在附近。从这里可以看出偷车贼技术并不高明,最起码不是个惯偷,原因大家可以想得到。
偷盗他人财物,自古以来都是为社会所痛恨和不充许的,但如果知道背后的故事,也许你会觉得并不全是他的过错!
这位邻居是位二十多岁的小伙子,听口音象是广西人,在这住了差不多两个月啦,一直也没找到合适的工作,过年也没有回家。听他说以前是做鞋厂的,现在很多鞋厂放假,没事做,很难找厂。这也是实话,我有一些朋友也是做鞋厂的,没事做。由于没有锅灶,这位邻居天天吃饭很是麻烦:我看见他一天只是到外面吃一顿快餐,另外就是在屋子里吃一点点心或者方便面,喝点矿泉水对付一下肚子。可能是长期营养不良的原因吧,高高的个子更显得面黄肌瘦。
俗话说得好:“在家千日好,出外时时难”。说得是在家有再大的困难,能得到亲友、近邻的帮助,人生存最基本的需要吃、住不会出现困难。而出门在外恰恰会碰到连吃、住都会出现困难的局面——“一分钱逼倒英雄汉”!所以出门打工有时难处蛮大的。
这位偷车的邻居很明显已是穷途末路了——因为长时间没找到工作,没有了生活来源。但身在异乡生活,每一天都还是要花钱的:要交房租,要吃饭。所以生活逼到一定的份上,心存侥幸,挺而走险,以身试法,干起偷鸡摸狗的勾当似乎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吧!
我不知类似的案例还有多少?这些年来,外来工集中区也是各种治安案件的高发区确是事实存在的社会现象。
透过这个“偷车事件”可以看到“打工经济”非常残酷和悲哀的一面。很多奔赴异乡的打工者,往往独自一人,背井离乡,挣扎在繁华城市的边缘,为生活去奔波、流汗、拼命,换得也许只够生活的微薄报酬。当最基本的生活需要没有保障的时候,有些打工者可能挺而走险,滑向违法犯罪的殊途。
因此我们在痛恨偷车贼的同时,难道不应该反思一下这个社会吗?打工经济固然带来了一些社会的进步和繁荣,但真的能让社会和谐发展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