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数学:文革中的“批林批孔”及对当代的思想作用

火烧 2009-03-22 00:00:00 网友杂谈 1029
本文从学术角度探讨文革期间批林批孔运动的思想影响,分析其对社会观念的深刻变革,强调其宣传效果与思想作用,聚焦于历史背景与思想传播机制。

从纯学术角度研究文革中的“批林批孔”及对当代的思想作用


[ 数学 ] 于2009-03-22 强国论坛
 


我在当兵的时候我所在的部队打了一场仗,就是西沙海战,我觉得那个时候的得意就在于,我们基地受到全国人民的关注,各种慰问信象雪片一样的飞来,各种中央级的文艺团体,各省市著名文艺团体都来我基地慰问演出。

这里面当然也包括了四人帮之一的江青来慰问,但是她带来的礼品却不是演出或者吃的东西什么的,是一堆政治宣传小册子,宣传什么呢?宣传批林批孔。我这里就主要把这个批孔,我当时的印象究竟是什么要讲一下。顺便要说的是,我认为批林批孔应当是毛泽东发动的全民批判运动。

但是,与其说是批判运动,倒不如说是宣传运动。因为,舆论一面倒,没有人,至少没有著名人物,持与两报一刊相反的观点。可以说中央权威刊物怎么批判,下面就众口一词地怎么批判。

而且,这种宣传运动特别地彻底。彻底到什么程度?就是说工人农民解放军战士还有学生,每周都要大家坐在一起开上至少两天的会,内容就是这个批林批孔,小组讨论大会发言,搞得轰轰烈烈。

这样的批判效果,其实也就是宣传效果,是在全国范围内的彻底性地宣传,要抵得上美国的任何竞选宣传及任何大公司的宣传广告。因为,那种竞选宣传和宣传广告,不能够强迫你去听,去说,不过就是在大媒体上反复宣传而已。而当时几乎是一种强迫,你工人也不要干活了,农民也不要种地了,解放军战士也不要练兵了,每周就要花这么一两天时间,坐在那里,讨论,发言,写批判文章,可以说这种宣传的效果是相当彻底的,是对中国社会的原有的一些思想观念的一种彻底的荡涤。

但是,当时的批孔子是怎么批的呢?是全国人民都把论语看一遍吗?不是的,实际上直到今天我也没有把论语看过一遍。而且,当时全国人民,甚至现在的全国人民,大多数也是不太懂文言文的,因此孔子的原话说的少,而是把一些旧中国甚至一直遗留到新中国的,底层民众中流行的思想观念,用白话的办法宣传了一遍。

我就凭我的记忆,把当时批判的一些观念,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下。其实还有许多观念我记不住,我当然记印象最深刻的,印在脑子里去不掉的东西。

克己复礼。

当时批判这句话,就是说林彪要搞克己复礼,就是要恢复剥削阶级的统治秩序,复辟资本主义,使劳动人民重受二遍苦,重受二茬罪。礼这种东西是属于封建枷锁,必然砸烂。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是说妄图建立封建等级制度,违反人民当家作主人的原则,违反人人平等的原则。当时甚至批判得更厉害的,那就是天才论,认为所有人的智力其实一样,只要多实践就可以认识真理,天才是不存在的。

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

是建立人压迫人的制度,属于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

反对计划生育政策,导致中国人口猛增。而且这里的后还是指的儿子,因此属于重男轻女的封建思想。

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父叫子亡,子不得不亡。

宣传反动的忠君思想,属于封建专制的思想。当时更强调的是一种极左的思想,就是说“要警惕中央出修正主义”,原因在于看到苏联的教训,因为苏联人民不警惕中央出修正主义,所以就变修了。因此当时主张造反有理,因此儿子可以背叛父亲,下级可以不服从上级领导,导致全国处于混乱状态,无法正常搞经济建设,为党和国家带来损失。

包办婚姻

完全是封建思想,反对婚姻自由。当时的农村还盛行包办婚姻,因此这种反包办婚姻的宣传也纳入到了批林批孔之中。

买来的媳妇买来的马,由人骑来由人打。

这句话我印象极深,也许是由于我这个人内心的邪恶?但是它确实就是在我们批孔的小册子里。其实,就我我小时候,确实都有大人丈夫打老婆的现象存在。而现在,我认为我见得少了。但是,就在改革开放之后,英国男人还有打老婆传统,这条新闻我也是见到过的。还有国外有妇女受虐后的庇护所什么的。

唯女子与小人难养,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

当时批判就是歧视妇女,诬蔑劳动人民。

以上就是我在当时印象很深的一些批林批孔的片断。

那么,我为什么要说“从纯学术角度”来考虑问题呢?首先那种批判方式是过份了一些那是真的,极左也是存在的。此外,还会有一些人认为,这已经把孔子给曲解了,孔子原本没有上述观点,或者本来的意思挺好。也就是说,对孔子而言是冤假错案。

但是,我要关心的反而是,我倒不管上述言论是不是孔子的观点,而是,上述观点是不是错的?而且确实在中国历史上长期在民间流行过,我还是指的广大的文化很低的人群中间流行过?如果一个民族真的流行这样的思想观念,需要不需要采取某种技术加以纠正?一种反对这些思想观念的大规模宣传,有没有一定的效果?

例如,香港同胞是没有经历过文革的,台湾同胞也没有经历过。我今年春节后一段时间去香港玩,结果那一天是什么日子我忘了,反正当天香港人把那个黄大仙庙闹了一个人山人海,都在那里许愿。我还知道每年的大年初一,台湾省民众都一大早挤在那个庙前,也是人山人海,争取烧第一柱香。而在大陆,庙当然是越来越兴盛,但是,好象没有到达人山人海的程度?反正我的邻居什么的对于一大清早去烧香拜佛是不感兴趣的。

其实,改革开放以后就没有过这样的大规模的宣传了。虽然还有央视,有新闻联播,也有一些文人写文章痛斥中国传统文化,虽然在学术界很有反响,但是,一般老百姓仍然在忙自己的,并没有看那些文章,因此从宣传效果上讲,是从来就没有达到过文革后期的那种程度。

改革开放之后,抓紧学习的并不是全民,而是领导班子,例如某领导班子深入学习什么什么精神。而一般老百姓,每天上班下班,都忙得很,基本上不关心这个。

其实,对文革中宣传的一些观念,到现在为止,从学术上的探讨是不够的。例如,某领导人可能说过一句话,共产党员应当做驯服的工具,因此当时就提出要痛批“驯服工具论”,认为共产党员应当具有反抗精神,有五不怕精神,要敢于和上级的错误思想对着干。但是某领导人在事实上被证明是冤假错案,平反了。但是,学术上还是要解决一下啊,要解决一下,就算这个驯服工具论不是这个人提出来的,或者他的本意不是这个,但是共产党员要做驯服的工具这一点,从原理上讲是不是对的?

当时还有批判“吃小亏占大便宜理论”,那么,就算某领导同志也不是这个意思,也是冤假错案。但是从学术上讲问题还是存在,吃小亏占大便宜是不是一种正确的思想?应当不应当在全党推广?从投资回报的角度讲,吃小亏是投资,而占大便宜是回报,因此符合投资回报的市场经济原理。也就是说,我们要把这个基点或者目标放在“挣大便宜”上面,就是说,人生的全部目的就是去挣大便宜?

其实,“吃小亏占大便宜”理论与美国总统富兰克林的一个观点很类似,那个总统写过一篇文章可以认为是脍炙人口,就是《不要花太多的钱去买一把哨子》,这位总统说小时候家里人给了他一些钱,于是他到街上去,看到有人在卖的哨子很好,就买了一支,把家人给他的钱统统给了那个人。回去以后他受到家人的一通教训,说是给你的这些钱可以买许多许多哨子。富兰克林用这个原理说现在社会上许多人其实很愚蠢,比如贪污受贿啊,制假贩假啊,搞欺骗啊,虽然能够一时得逞,但是,仍然是花太多钱买一把哨子的行为,是不值的。

也就是说,我从小到大被灌输的这些与中国传统的观念不一样的观念,究竟是不是正确的?还有一种说服我的办法是:虽然毛泽东教育全体人民这些观念,但是他自己没有这么做。但这仍然不是学术性的研究。学术性的研究仍然是,某一个观念究竟是不是正确的?

例如,有一些贪官在台上的时候,也宣传过许多廉洁的思想。那么,即使他贪污了,不廉洁了,下台了,完蛋了。但是,他宣传的廉洁的思想,大规模的这种灌输,总还是对的吧?

其实,毛泽东的意图始终不是说是夺取了政权就改朝换代一切完事的,尤其是当他注意到苏联的变修时,就要接收苏联的教训,这才使他萌发大规模宣传运动的想法。

现在的世界上还有许多地区迟迟不能够进入现代化。那么,这些地区,需要不需要有一个机会来一场大规模的否定传统观念的宣传运动?这种宣传运动虽然过于粗暴,如果宣传的东西原理是正确的呢?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