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指一挥间的六十华诞
弹指一挥间的六十华诞
我生活了六十年的这个国家叫【中华人民共和国】。再过几天就是她的六十华诞了,再过三个月就是我的六十大寿了;也就是说,我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龄人。我在认识了文字、阅读了书籍、投身到建设社会主义的高潮中,曾经无数次为自己出生并生活在这个国家而庆幸而自豪,因为我是一个站起来了的中国人。
据说,当时的社会精英们-----无论是中华民国时期的社会活动家、民族资本家、政客文人以及把中华民国撵到台湾去偏安一隅去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浴血奋战的解放军将士和翻身得解放的工农代表,在现在还发挥着参政议政作用的政治协商会议上经过激烈的争论终于达成了共识,给这个国家取名【中华人民共和国】,而且还设计出了标志着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全体人民当家做主、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国旗、国徽。所以,那位以无产阶级革命为己任,以解放中国人民脱离苦难的人民大救星毛泽东主席就在天安门城楼上用浓重的湖南乡音庄严地向全世界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成立了”。
弹指一挥间,六十年过去了,当初参加那届会议的人恐怕都辞世了。如果吕正操将军当年是与会者,只怕就是硕果仅存的一位了。这位在太行山叱咤风云的抗日英雄,铁道兵司令员,首任铁道部长自从离开了管理国家的位置,就低调隐居,颐养天年,冷眼旁观“守成”的艰难了。他是抱病请辞,却长寿至今,可见吕老将军是找准了自己的定位,方能成为百岁开外的共和国建立建设的历史见证者了。
六十年,在人类历史上确实是弹指一挥间,我真佩服我们的文人祖先怎么会有如此神奇而又平凡的想象力,弹指不就是在一挥间完成的吗?我们不是每天都会弹指吗?
然而,对于这行进着的人生、社会,弹指一挥间演绎出多少翻天覆地,耐人寻味的故事。毛主席在【重回井冈山】的词中感叹“三十八年过去,弹指一挥间”,却以老迈之年抒发出“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豪情壮志。这位人民的大救星是多么盼望在他有生之年能创建出“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的“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的清平世界啊!
伟人已去,在批发了最后一个动员全国人民、出动解放军抗击唐山地震的文件后,在念叨着“唐山人民受苦了的”喃喃自语中选择了在九月九日的凌晨走完了他为无产阶级革命奋斗的一生。
在这弹指一挥间的历史进程中,我同中华人民共和国一起经历着悲哀喜乐,一起感受着跌宕起伏,一起领悟着世事变迁、沧海桑田中的人生哲理社会规律。
我只是觉得我在弹指一挥间中“老”了。我希望中华人民共和国不要“老”,“老”的结果必然是死。人民共和国却不能“死”,所以她应该永远年轻,永远充满活力。思念及此,想起了那首“革命人永远是年轻,它好比大松树冬夏长青,它不怕风吹雨打,它不怕天寒地冻,它不摇也不动,永远屹立在山顶”。
说实在话,我们的人民共和国日益强大,日益富裕,建设成就-----是我辈老人深有体会的。但是我却十分反感那什么前三十年,后三十年的人为划分,尤其是那个前置词“特别是”,简直让人产生出是不是“改朝换代”了的臆想。
我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划分,难道改革开放不是在毛主席接见了尼克松,解冻了中美关系、中欧关系之后进行的吗?没有毛主席的改革开放的“先手”,没有毛主席带领全国人民艰苦奋斗积攒了雄厚的经济基础,这围棋该怎么下,如何能形成“大龙”游弋在这世界的棋局之中。
我还有三个月就话了六十年了,难道可以把自己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活着的六十年分裂成前、后三十年吗?
如果真要划分,我可以心地坦然地说前三十年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长大公无私、无怨无悔地奉献了青春和力量;后三十年却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长充满杂念,瞻前顾后地算计着付出和收入。因为我曾经享受的职工福利被剥夺了,而收入的提高却难以应对社会发展由主流媒体鼓吹的“提高生活质量”。一个靠工资收入又无非分之想的人,非如此而不得不如此。在这样的过程中,就会自然而然地与时俱进产生非分之想。有时,甚至会千恩万谢“计划生育政策”的英明,试想,如果我象我的爹妈样生他个四、五个子女,我有那个本事把他们养活吗?有能力供养他们读书识字吗?
六十年,弹指一挥间,我目睹了国家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人民生活的日益提高。我为我的祖国的辉煌成就、繁荣富强而欢呼而鼓舞,但是,现实中那些好像不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现象,常常让我感受到一种压抑、一种缺失,一种忧虑在困扰着我。我不知道我怎么会这样,或许,是我这个“老”了人适应不了这个永远不会“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发展速率吧!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六十华诞越来越近了,可是这种喜庆------尽管主流媒体在渲染着、传播着,可是我觉察到我周围的平民百姓似乎并没有感染到,他们好像忘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伟大的名称,就好像一些人一直要他们忘记毛主席这个人一样,然而,他们不愿意忘记毛主席。既然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六十年华诞之前,主流媒体长期不去颂扬那位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在他们的心里或许已经认为这个人民共和国不是毛主席的那个人民共和国了。其实,她还是那个人民共和国,只不过,管理国家的方式变了。至于这“人民的内涵”会不会变,变成什么样子,只有以后的人民去辨别了。
我想,马克思曾经判断:社会主义只能在工业发达,物质非常丰沛的国家实现,譬如英国德国,而且是连片实现。我们的人民共和国现在的掌舵人是不是在实践着这个判断呢?“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让我们跨越了一个历史阶段,用武装斗争建立的人民共和国是不是还要去经历那个阶段呢?我不知道,但是,我却希望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在庆祝人民共和国六十华诞的时候不要忘记人民,也要想到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毛泽东,尽管他的无产阶级专政条件下继续革命的理论还不具备实践的社会物质和精神上的条件,但是,作为无产阶级的政党是应该去创造这样的条件的,更应该去完善和健全能唤起民众同心干的实行社会主义制度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万岁!
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万岁!
伟大的中国人民万岁!
伟大的毛泽东思想万岁!
我在心里呼喊,我在心里企盼中华人民共和国永远是人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