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什么要写(《货币迷局》-当代信用货币论)
中共十七届四中全会发布了对我国当前经济形势的评估,认为“中国经济发展仍处在保增长的关键阶段,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充实完善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一揽子计划和政策措施”。下一阶段,除了保增长外,也强调了调结构、改善民生等均衡发展方面的任务。我认为,这是决策层对我国当前经济形势的一个比较明确清晰的判断和评估,是十分正确的。能在广泛的质疑中作出这种评估表明决策层是清醒的,已经能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作出决策,而不是从书本出发为西方经济学、货币主义理论所误导,也应该是2007年总结“两防”政策经验教训的结果。
2007年中央作出的“两防”政策,就是一次严重受西方货币主义理论误导的决策,当时全中国可能也只有我一个人写文章反对。在学术理论上我十分孤立。这些文章都在《光明观察》上发表过(《当前通货膨胀的原因分析及对策》2007.12.3、《宏观调控不能以抑制通胀为首要目标》2008.03.29等六篇文章已收在我的新浪博客、草根网博客中)。“两防”政策就是2007年开始的严厉的货币紧缩政策,其给我国经济所带来的损害就等于是一场人造经济危机,其结果就是中国股市崩溃、经济直线下滑6%(大于风暴中心美国的下滑速度)。幸好决策层理解了股市崩溃的危险性,2008年10月宏观政策急拐弯,出台著名的4万亿元剌激经济等一系列救市政策。
但是中央新出台的救市政策反对者仍然甚众,西方货币主义理论的影响不仅在经院里,在党政机关里也充斥着。一个明显的事例说明了我的这一估计:例如,今年7月份人大财政工作委员会就专门开会质疑中央上半年所实行的宽松的货币政策。而社会上反对宽松货币政策、反对财政4万亿剌激救市方案者、反对7.37万亿增量信货者也是充斥媒体。一些在媒体经济露面的财经评论员等,则是“通胀啦!通膨啦!”、“滞胀啰!”。
在“两防”政策出台一周年时,我又在《光明观察》上写了一组(四篇)总结性文章(《转型经济条件下宏观调控体系与方法》http://guancha.gmw.cn/content/2008-12/08/content_867146.htm)。虽然如此,但是深感错误理论不仅是充斥着整个空间,更主要的是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的严重危害。在本次金融危机中。传统的货币理论在西方已经济声名狼籍,在我国的有识之士中也开始受到质疑。但正在这个时候,《货币战争》又以一种更为错误的货币观点(谈不上理论)乘虚而入,其不仅仅是为了推销书(我对这些推销向来不感兴趣),而是宣传复辟金本位制、金权天下、宣扬“阴谋论”、将人们的注意力引导到那些早已过时了的金融手段和金融战方法上去,从而对正发生的对中国人在金融衍生品交易方面、国家主权基金投资方面、汇率国债方面的真正金融战方向视而不见。普通民众的货币观念更加混乱。至此我才下决心拿起笔来写《货币迷局-当代信用货币论》,全面系统地论述新的货币理论、宏观调控理论。我是个金融投资与实业投资者,深知写书是件吃力不讨好的事,但是为了拨开迷雾,使我国经济能在正确的轨道上前行,实现我在《中国为何未能成为发达国家》所提出的我国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才最终下决心集中用半年多的时间,放下我的投资工作来写此书。
《货币迷局》是一整套全新货币理论。其中对货市的三大运行原理、二大经济规律进行了全面的论述。为解决当前世界各国普遍存在的投资过剩、消费需求不足矛盾,《货币迷局》也提出了一套凱恩斯主义后的应对之策。对当前人们普遍十分疑惑的50个的热点问题,《货币迷局》基本上都能为你作出解答。此是一本宣扬建立资本与劳动共享经济体,是利用信用货币运行规律为普罗大众普遍创造财富的书。人类的大同社会或许可以通过我的信用货币理论而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