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毛主席汇报--谨以此纪念伟大领袖毛主席逝世33周年
向毛主席汇报
——谨以此纪念伟大领袖毛主席逝世33周年
一年前,我们在纪念伟大领袖毛主席逝世32周年时说:我们不仅是纪念毛主席逝世,更重要的是努力学习他一生忠于劳动人民的高贵品格,学习他的光辉思想和实践精神,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一年来,我们努力实践着自己的诺言,为着即将到来的社会变革,我们结合现实,开展了读马列毛经典理论著作的学习活动,也正好符合重庆市委薄熙来书记倡导的“唱读讲传”中的“读经典”活动。我们学习了毛泽东的《实践论》《矛盾论》和《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反对自由主义》,《改造我们的学习》,《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等,学习了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国家与革命》,《怎么办?》。
通过以自学为主、结合集体讨论的形式对这些经典著作的学习,逐渐培养了同志们用业余时间学习马列著作的自觉性,锻炼了阅读理解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尤为重要的是,通过阅读革命导师们的经典原著,澄清了过去的一些模糊概念甚至错误认识,增加了同志们对社会事物和各种思潮的辨别能力。大家感觉嗓门更亮了,眼睛更明了,心情更好了。
我们的学习从最基本的地方入手,首先学习毛主席的《实践论》、《矛盾论》以及《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毛主席的“两论”大名鼎鼎,是公认的关于革命无产阶级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光辉著作。可是,当我们坐到一起读书时却发现,我们中的大部分同志过去居然没有认真读过全文。大家都说自己是毛泽东思想的追随者,结果呢?搞得就跟三岁小孩子一样,只知道毛主席是个了不起的伟人,可对他说了些什么、干了些什么、主张什么、反对什么都有些稀里糊涂,这当然是要不得的。于是,我们用了一个月时间自学,然后集中讨论学习心得。
我们的主要认识是,毛主席在《矛盾论》中主要是教导大家应该怎样来认识面对的问题,而《实践论》则是要教导大家怎样用科学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以达到“知和行”的统一。
面对目前社会纷至沓来的种种问题,应该怎样来进行分析判断?《矛盾论》首先教导我们“其一是说,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其二是说,每一事物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自始至终的矛盾运动。”这就是矛盾的普遍性。任何问题,都是矛盾的产物,都处在矛盾运动之中,要全面正确的认识问题,就要认识问题的各个矛盾,即认识问题中的各个对立统一的因素。然而,每一个具体问题的出现,都具有其特殊的矛盾。“对于物质的每一种运动形式,必须注意它和其他各种运动形式的共同点。但是,尤其重要的,成为我们认识事物的基础的东西,则是必须注意它的特殊点,就是说,注意它和其他运动形式的质的区别。只有注意了这一点,才有可能区别事物。任何运动形式,其内部都包含着本身特殊的矛盾。这种特殊的矛盾,就构成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的本质。”如何找出问题的特殊点,需要运用唯物辩证法,“忌带主观性、片面性和表面性。”
认识矛盾的特殊本质,还特别需要区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一个特殊的事物,譬如社会矛盾,总是由多类矛盾交织而成,而“其中必有一种是主要的矛盾,由于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当一个复杂的、让人摸不着头脑的,不知从何着手的问题来临时,我们是不是可以用正确的态度来面对它,这取决于,首先,我们相信,无论什么复杂的问题,它总是由各种运动的矛盾组成的,问题的到来,有其历史的根源,有其当下的表现,有其未来的发展,这些都是由组成它的各种矛盾决定着的。接着,我们就要想办法找出问题中的特殊矛盾,抽丝剥茧来认清问题的本质,这个过程中,我们就要从这种种特殊矛盾中,找出主要的、起领导作用的矛盾,为我们解决问题打下基础。无产阶级革命理论的目的不仅是为了认识世界,更是为了改造世界。
于是,《实践论》又为我们指出了知行统一的正确方法。前面提到的面对种种问题,我们首先要对它作调查研究,找出它的本质,找出它的主要矛盾,要去认识它。然而这些认识是否正确,是否符合问题(即事物)的客观发展规律?这就需要实践来检验。而且,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就要依据前面的认识基础,拿出一些方案、计划、理论(可以统称为思想),调配各种资源去解决它,而这些思想是否正确,就更需要实践来检验。对正确认识的检验,对正确解决方法的检验,都只有一个途径,那就是实践。
为此,大家特别讨论了八十年代那场关于“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
毛主席在《实践论》中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者认为,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毛主席在《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一文中也提到,“人们的认识经过实践的考验,又会产生一个飞跃。这次飞跃,比起前一次飞跃来,意义更加伟大。因为只有这一次飞跃,才能证明认识的第一次飞跃,即从客观外界的反映过程中得到的思想、理论、政策、计划、办法等等,究竟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此外再无别的检验真理的办法。”因此,“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理论上是成立的,它本身带有鲜明的阶级性,属于掌握辨证唯物论的无产阶级的真理观和世界观。无产阶级之所以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真理,正是因为这个真理是经过了血与火的革命实践检验。而资产阶级评价真理则是从唯心主义出发,抹杀真理的阶级性,以欺世人。
当年那场讨论的要害在于党内资产阶级迎合这个阶级的政治需要,采取“打着红旗反红旗”的惯用的手法,站在官僚资产阶级的立场,对历史进行歪曲评价,抹杀实践的人民性(阶级性),把广大人群众参与的文革实践活动攻击为“浩劫”。为此不惜编造了“十年动乱”“国民经济濒临崩溃边缘”之类的谎言。当然,不同的阶级立场有不同的世界观、真理观,对文革实践的评价肯定是不同的,一些人认为的“浩劫”,对于另一些人来说则是“盛大的节日”。对于那些一心要走资本主义道路的人来说,他们从资产阶级立场出发,认为文革没有夜总会可供声色犬马、没有贫富悬殊可供资本牟利,人民群众还时不时的起来造官僚主义的反,文革实践岂止是失败,简直就是罪恶滔天,他们认为文革实践是错误的并且是失败的毫不奇怪,伴随文革实践而发展的毛泽东晚年思想,不符合他们那个阶级的利益,对他们而言当然也就不是真理。但是,作为辨证唯物论者的我们,一方面应当坚持“实践检验真理标准”这个法则,不能因对手“打着红旗反红旗”而否定红旗,更重要的是必须揭穿这个政治大骗局,在评价文革实践上多下工夫。站在无产阶级人民大众的立场,从无产阶级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文革期间工农业生产总值突飞猛进,人民群众当家作主的程度世界第一,文革结束时我国建设成为具有独立自主的工业体系和较为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从落后农业国一跃而成世界六大工业国之一等等,辉煌的成就震烁中外,以这些历史的实践活动为标准来评价,文革就是大成功特成功,毛泽东晚年思想就是真理。
人类的社会实践包括生产斗争,阶级斗争,科学实验三个方面。实践检验思想是否正确,一般来说,成功了的实践就是思想正确的结果,但正确的思想不一定一次实践就能够成功,因为人类认识的局限性以及生产力水平的局限性,往往实践的成功需要很多次对指导思想的修订、调试,需要很长时间来壮大实力,但是只要坚持按照《矛盾论》和《实践论》指导的认识和解决方法,不断的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最后一定会取得胜利。
去年下半年以来,由美国金融危机为代表的全球性经济危机迅速蔓延深化,我们适时学习了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一文,以帮助我们正确认识当前所处的时代特征。此时读列宁的这部“能够帮助读者去理解帝国主义的经济实质这个基本的经济问题”的著作,不得不叹服伟人的学识才华。《最高阶段》里全部采用各国公开出版的“资产阶级统计的综合材料和资产阶级学者的自白”,这是很值得我们今天的同志们认真学习的方法,利用资产阶级的自白,充分揭露资产阶级的罪恶,唤醒更多人民群众。列宁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分析,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揭示出帝国主义的经济实质,作出了“帝国主义是过渡的资本主义,或者更确切些说,是垂死的资本主义”的论断。
列宁认为,“帝国主义是金融资本和垄断的时代”,“资本主义的一般特性,就是资本的占有同资本在生产中的运用相分离,货币资本同工业资本或生产资本相分离,全靠货币资本的收入为生的食利者同企业家和其他一切直接参与运用资本的人相分离。帝国主义或金融资本的统治,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这时候,这种分离达到了极大的程度。金融资本对其他一切形式资本的优势,表明食利者和金融寡头占有统治地位,表明少数拥有金融“实力”的国家比其余一切国家都突出。”用列宁的方法分析近年的金融危机,我们看到的不是什么技术操作不当、法律法规不健全造成的,这场危机在所谓法制最健全的美国引爆,再次证明了列宁的论断,金融危机依然只是资本主义顽疾——经济危机的表现,而不是原因。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生产过剩,即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与生产的社会化之间的不可调和的矛盾。不从这个主要矛盾着手认识今天的金融危机,就只能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甚至于南辕北辙。
在认识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这一时代特征基础上,我们学习了列宁的《国家与革命》。结合中国革命的实际发展历程,这篇著作解答了一些同志心中的困惑,即:无产阶级推翻反动统治是好的,但是夺取政权后,也要产生官僚精英,也会出现腐败滥权,那不就成了循环了吗?这个困惑也就是当年黄炎培向毛主席提出的历史周期率的问题。毛主席当时的回答是:“我们已经找到新路。我们能跳出这个周期率。这条新路,就是民主。只有让人民来监督政府,政府才不敢松懈。只有人人负起责来,才不会人亡政息。”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一书里,对无产阶级政权的性质、作用、目标做出了准确的描述。列宁认为,无产阶级政权,最终要消灭国家,要让无产阶级自己管理自己,做自己的主人。而通过学习讨论,我们认识到,中国的文化大革命就是人类历史上一次无产阶级政权的伟大建设,在文化大革命期间产生的很多政治形式上的发明创造,目的都是指向一个——无产阶级自己管理自己,做自己的主人。
面对错综复杂的现实局面,我们该怎么做?此时,列宁的《怎么办?》摆在了大家面前。学习过程中,尽管感到列宁的这篇著作篇幅比较长,而且主要是以论战形式,涉及很多历史人名事件,读起来比较吃力,但大家认为《怎么办?》确实是一本非常好的指导实践的著作,为了理清思路,找到出路,我们花了二个月的时间来阅读理解。通过学习,大家基本上清楚地看到列宁在书里批判的错误思想,在今天也仍然随处可见,譬如手工业方式的 “要行动不要理论”,经济主义的“多为维权工农争取经济利益”等等。《怎么办?》一书中提到的斗争策略和一些具体办法是革命先辈的经验教训换来的,认真学习研究这些经验教训,有助于我们纠正对当前斗争方法上的错误认识。
在毛主席逝世33周年纪念日即将到来之际,为了纪念他老人家,我们重温了毛泽东的《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通过对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以及领导这场革命的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使命的进一步认识,坚定了参与者对社会主义在中国必然胜利的信念。
我们还学习了毛泽东的《反对自由主义》《改造我们的学习》《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等,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重点解决学生出生的知识分子如何克服小资产阶级参加社会主义革命的缺点弱点,坚持正确的无产阶级立场,以及如何对待群众、文艺(包括知识)为谁服务等问题。
去年以来,国际国内发生了很多事情,经济危机、地震、奥运会、邓玉娇事件、乌市75事件、通钢事件……,应接不暇。总的来看,用毛主席的话说就是:“敌人一天天烂下去,我们一天天好起来!”国际资产阶级这三十年来倒行逆施,把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都已经糟蹋到了一个极限,全世界人民都在声讨国际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拉美、亚洲的一些国家开始积极进行社会主义探索,反对现存国际资本主义体系,欧洲各国劳工组织左翼政党在各自国内影响也越来越大。在伊拉克、阿富汗、朝鲜,美帝国主义的军事侵略都遭到了可耻的失败。在国内,中国人民经过三十年资本主义复辟的现实教育,亲身感受血泪交织的下岗、失地、拆迁、读书难、看病难、住房难、就业难、司法腐败等等,从中逐渐认清了资产阶级真面目,认识到了资本主义复辟是怎么回事,觉醒起来的无产阶级群众越来越多,接受进步思想的人越来越多,参加工农运动的人越来越多。而资产阶级贪官奸商买办及其走狗,则凄凄惶惶悲悲戚戚,一个个急匆匆把家属送到国外,把资金转移到国外,或者干脆把自己弄成外国的二等公民,这些都说明他们根基不牢,心里发虚,可谓色厉内荏之至。历史唯物主义者相信,无产阶级一定是资本主义制度的掘墓人,无产阶级也一定能战胜资产阶级。但是,无产阶级必须通过一次次的斗争锻炼自己,通过斗争才能发展壮大成熟,在力量达到一定的时候,才能赢得胜利。同样,资产阶级统治也是“凡是反动的东西,你不打,他就不倒。这也和扫地一样,扫帚不到,灰尘照例不会自己跑掉。”反动统治的失败,不仅取决于它自身的溃烂到哪一步,而更主要取决于革命力量发展到哪一步。经济危机再严重,生态危机再危险,但是如果没有一个由先进阶级领导的力量进行卓有成效的斗争,那资产阶级统治还是能够变换花样苟延残喘下去。所以无产阶级任何时候都不要抱有侥幸心理,任何时候都不要放松自身的建设。
一年来,虽然因为主客观因素的限制,使得这期间的理论学习还没有达到解决同志们思想认识上取得高度统一、迅速养成正确高效的学习方法等目的。但是理论学习是为了指导实践,用经过了时间和实践检验的马恩列毛经典著作武装自己,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用于正确认识今天的世界和实践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这是坚持理论学习的长期目的。
热忱欢迎更多同志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力争以优异成绩向人民汇报,以慰藉毛主席在天之灵。
2009年9月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