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钢事件再分析
林钢事件与通钢事件相似,反映国企改制中官商勾结与国有资产流失问题。工人多次罢工抗争,事件持续近150天,引发媒体广泛讨论,凸显改制过程中利益冲突与社会矛盾。
林钢事件再分析
通钢工人打死了陈国君,林钢工人挟持了董章印。通钢在罢工11小时后即开工,林钢却罢工近150天。媒体很自然的将两个事件放在一起评论。都是国企改制综合征,我们看他们发病的症状有着惊人的相似,且有着十分的缘分,因为就在陈国君被打死的当天刚好是林钢拍卖落槌之日。
通钢工人反对建龙是一而再的,林钢工人为了自身利益数次集聚更是一波三折。我们有时会问一下两钢的工人到底谁学习谁呢?不,谁也没有学习谁,只是都在做着勇敢的抗争。至于濮阳政府的盛国民说:“林钢事件明显受了通钢事件的影响”,显然他带有的这种观点是很难把林钢问题处理好的。
林钢事件过去已20天了,该公司仍未恢复生产,值得欣然的是:550元的生活费已发放到职工手中。林钢人表面上看去似乎处在一种“平静”之中,以濮阳市副书记盛国民为组长的工作组在林钢的“对话、调查、汇集”已告一段落,多家媒体对林钢的报道已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探究。到现今为止我们从官方或非官方的有关信息,已不难将此次“山寨版的通钢事件”之林钢事件,归纳、集中为以下几点。
第一、官商勾结,国有资产流失严重;
第二、原国有高管存在着严重的腐败问题;
第三、置职工利益于不顾,职代会形同虚设;
第四、主管政府部分官员不作为,一拖再拖;
第五、部分腐败分子结成同盟,共同对抗党和人民。
很赞哦! (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