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刀急了
牛刀先生最近有些上火,谁说房价涨就跟谁急。这不?最近又和王石,任志强他们铆上劲了。
浏览一遍牛刀先生四月份以来密集发表的文章,可以看见这些观点鲜明的标题:
《去库存化夭折引发房价大幅下跌》,
《中国楼市将以泪水做别小阳春》,
《一线城市豪宅市场崩溃》,
《中国房价还有一轮大跌》,
《避险性买房是往火坑里跳》,
《现在买房的人为何很无耻?》,
《持有现金是抵御衰退的唯一办法》,
《给北京高房价浇一盆冷水》,
《这一轮房价怎么涨上来就怎么跌回去》,
《疯狂拿地是房价泡沫破灭的先兆》,
《这一轮房价泡沫其实正在破灭》,
《王石唱多是高房价最后的悲鸣》,
《泡沫破灭前我和任志强还有一辩》。。。。。。
这些标题大概反映了牛刀数月来的心路历程,反映了他的心理在这期间发生的微妙变化。
一开始坚定地认为房价肯定会跌,“小阳春”之后假按揭的报道更坚定了他的信念:房价还会跌,会大跌,人民应该捂紧钱袋来“抵御衰退”,千万不能往火坑里面跳。
想必那会儿他还是心平气和的,还很自信。
当房价没有按照他的预计往下走,反而开始上涨的时候,牛刀有些坐不住了,随着房价的上涨,他的脾气越来越大,从“很无耻”,到“悲鸣”,修养所允许范围内的上限词大概都用了,想的到的指责和埋怨对象也统统都在文章里被点了一遍名。
牛刀的逻辑大概是,房价本不该上涨,既然如今“非理性”地涨了上来,泡泡吹大了,随之而来的必定是破灭,是房价超大幅下跌。“超大幅”这个词是笔者加上去的,既然没涨的时候就该“大幅”下跌,如今起点不一样了,“理性回归”的时候跌起来的幅度自然会比大幅还要大,故而称之为“超大幅”。
当一个人的认知能力一时无法解释客观世界发生的现象的时候,就会失去心理平衡,就会焦躁不安。他会倾向于从外在的客观世界找原因,而推翻自己那些固化的观点却非常难。
无论如何,房价的上涨已经是铁定的事实,“所见者不可思”,这一事实不会因为人们对它加上任何注解而发生变化。
涨了就是涨了,事情本来如此,承认并且面对事实,找出自己先前判断中的差谬之处,才是正确的态度,才是实事求是,才是“道法自然”。
凡有一事,必有一理。认定一件事情“没道理”或者给它找一些似是而非的原因都是不可取的。先生说那些“很无耻”的购房人中,第一大群体是被人们“视为”占购房人一大部分的贪官,如果说是这些贪官们推高了房价,那么这些贪官是这几个月才集体出现,并统一行动组团购楼的吗?显然,牛刀先生的推断十分牵强。
实际上,在通货紧缩、实体经济萧条的环境下出现虚拟经济的“繁荣”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而且具有某种必然性,这一点可以去研究一下美国历史上(上世纪九十年代至本世纪初)发生过的“通缩繁荣”。
笔者曾经定义过一种较为理想化的通缩繁荣:
“它指的是物价下降对经济的刺激作用带来的繁荣,物价下跌,同时经济高速增长。它的情形和人们谈虎色变的滞涨正好相反。
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物价的下跌会使得部分潜在购买力变成实际的购买行为,也就是说就是使人们有能力去购买那些过去想买而又买不起的东西,从而缓解或者消除需求不足的矛盾,带来市场的繁荣。
通缩繁荣是内需大量释放的过程,是拉动消费性内需最有效的途径。”
为了与本文相区别,姑且把这种理想化的通缩繁荣称为“理性”的,而实际生活中发生的情形称为“非理性”通缩繁荣。
理想是理想,现实是现实,如果在恍惚之间把某种理想误以为是已经发生或者是必定发生的事件,那叫“理”、“事”不分,不明事理。
回到前段,现实生活中出现的“非理性”的通缩繁荣,是指在实体经济产能过剩、竞争激烈、利润枯竭的情况下,虚拟经济市场出现的“异常”繁荣,股市的表现与基本面的背离程度越来越严重,甚至完全脱钩,而股市的财富效应又会促进楼市的繁荣。
用上述标准来对照现在的中国经济状况,难道不是很相像吗?
在这里我要特别强调一点,把楼价和通胀率联系在一起,认为通胀时楼价一定会涨,通缩时一定楼价会跌是没有根据的。事实上,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间常常呈现跷跷板效应,实体经济萧条的时候,虚拟经济可能出现“非理性”通缩繁荣,而实体经济实质性复苏之际,却可能是虚拟经济泡沫缩小或者破裂之时。
这一切后面的推动力来自于资金的流动,来自资本逐利的天性。在虚拟经济的市场里,没有一般意义上的基本面,那里的“基本面”只有一个,那就是资金面。资金流入上涨,资金流出下跌。其它所谓的基本面或消息面大多属于“故事”,听听就好了,千万别当真,别入戏。
如今不少人有浓重的输家思维,不时散布怨天尤人或者极度悲观的言论,整天惴惴不安仿佛世界末日随时要来临。好像一临深渊,则必定摔个粉身碎骨,一履薄冰,马上就会掉进冰窟窿。
不是所有的泡沫一定会破,它取决于现金流是否能不间断地延续;不是所有的下跌都是理性回归,它可能首先伤害房奴,并影响整个产业链上的产业工人的生计。
所有的经济现象都是双刃剑,利弊同生同灭,人们可以设法找平衡,想办法趋利避害,却不能企望一个绝对无风险的世界。
忠告和误导、善良和伪善往往是一体两面,它们之间仅相差一个硬币的厚度的距离,正所谓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善良的愿望不等于严酷的现实,人们不能等到贪官们都被肃清的那一天再去买房,这一代人恐怕也等不到按需分配的那一天。在美好的理想实现或者在世界末日到来以前,日子还得过,“何时买房子”、“房价会涨还是会跌”总是回避不了的问题。如果方向判断错了,即便“政治上正确”,到头来还不是会落得个好心办坏事,吃力不讨好?
牛刀先生一向认为自己敢讲真话,这让我想起了鲁迅先生《立论》中讲的故事:
“一家人家生了一个男孩,合家高兴透顶了。满月的时候,抱出来给客人看,——大概自然是想得一点好兆头。
一个说:‘这孩子将来要发财的。’他于是得到一番感谢。
一个说:‘这孩子将来要做官的。’他于是收回几句恭维。
一个说:‘这孩子将来是要死的。’他于是得到一顿大家合力的痛打。”
被痛打的人说的是真话,受到恭维和感谢的人的“预测”未必准确,要过几十年以后才能辨出对错,而对错在当时并不重要。
什么叫讲真话?心里怎么想就怎么说那叫直言,但直言之想法未必是对的,未必是真理,因此还不能被认定为真话。
牛刀先生房价泡沫正在破灭这句话是直言,但别忘了直言有对错之分。究竟是对是错,将来会有什么样的结论呢?
好在牛刀先生预测的不是几十年后的情况,时间过起来快得很,拭目以待好了。
爱学记

微信收款码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