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国吾民之六
今日农民生存实录之六
四丫长得很是苗条柔弱,年轻时,也是村里数得上的漂亮女子。她的命也算好,嫁的丈夫不仅长得帅,也非常会赚钱。所以,四丫刚嫁过去的七八年间,算是极幸福的。也在这七八年前,她一口气生了两个女儿一个儿子。可谓家庭富足,儿女双全。
可惜好景不长,她丈夫就是太能干了,没有象当时的农村男人那样安稳呆在家中,而是经常外出谈生意。就在一次外出中,不幸出了车祸,甚至连抢救的机会都没有,年纪轻轻便离开了人世。
几乎是眨眼之间,四丫从幸福的顶端掉了下来,她简直是懵住了。那时候,大女儿才五六岁,小女儿两岁,最小的儿子,还在怀抱。望着三个不更世事的孩子,四丫哭天抢地,痛不欲生。
但人死不能复生,痛过哭过,还是要面对现实的。车祸确实赔了点钱,虽然不是很多,也足够四丫和几个儿女支持一段时间。因为她要照顾三个儿子,赔偿金就委托大伯就领。但偏偏,拿了这钱,没有老婆的大伯子却起了异心。他希望四丫能留在家里,让他做三个孩子的父亲。
按理,这样一举两得,大伯既有了老婆,四丫也不需要再嫁,免了以后儿女被继父欺负。但大伯是一个远近闻名的无赖,人长得也城,一向心高气傲的四丫当然不愿意。
因为和丈夫感情很深,她明确表示,自己不会再嫁,就守着三个孩子在家地。大伯表面上同意了,但却不把赔偿金给她,还三不五时地去骚扰她。四丫一气之下,只好带三个儿女回了娘家。
好在四丫的年迈的父母看到女儿受罪,没有坐视不管。他们收留了无家可归的女儿一家。还算孝顺的三个儿子就很生气。他们觉得,己经出嫁的四妹不比还待字闺中的五妹,她没有权力住在他们出钱给母亲盖的三间小房子里,用父亲的钱养女儿和别人家的小孩。在数次撵妹妹无果后,他们发誓,以后再也不管年迈的父母了。
好在五丫和父母一样,站在姐姐这边。并把自己微薄的薪水,用在姐姐的三个孩子身上。因为是超生,四丫有两个孩子没分到地,就连四丫和她大女儿的地,都还没来得及迁到娘家呢,只好依靠父母和五妹的责任田。
就之样,一家七口人,住在三间小小的瓦房里,很是拥挤。为了让女儿一家宽敝些,己经年近七十的老父亲搬到了灶房。
因为四丫的到来,三个哥哥断了父母的经济来源,而四丫要拉扯三个孩子。于是每到农忙,年迈的父母就带着五丫在田里劳作,很是辛苦。五丫感觉,以她在镇办厂的薪水养家,实在艰难,就随着打工的浪潮南下了。但外出打工的钱,并不如她想象的多,养活父母和三姐四口,还很艰难。
四丫感到很惭愧,她觉得是自己拖累了父母和四妹。这个时候,她多么想政府能伸出援助之手,当然,那是根本不可能的。好在,很快有人给她介绍了一个对象。对方虽然年近六十,家里还有两个己经长大成人的儿子,但家里有一艘大船,生活比较富裕。这个时候,虽然四丫还对丈夫有深厚的感情,但有人能帮她养大三个儿女,三十初头的她还是心灰意冷地嫁了。
可惜她很快发现,丈夫家境虽然富裕,也赚了不少钱。但他和两个儿子赚的钱,却从来不给她。就连勉强供她的三个儿女吃饭,都很困难,更别提给孩子们添衣、上学用至打针吃药了。
起初,四丫还咬紧牙关挺着。她不想再回娘家。一是不想再拖累年迈的父母,二是不想回去看哥嫂厌恶的嘴脸,三是再回去,她就是嫁过两次的女人,越发让别人看不起了。
但四丫的母亲还是从外孙女的口中得知了女儿处境的艰难,善良的父母再次接回了女儿。好在这时,五丫在南方远远地嫁了,对方虽然和前妻有一个女儿,但家境尚可。就这样,靠着五丫的接济,孩子们总算都读上了书。生活虽不富裕,倒也过得去。四丫盼着孩子们能快快长大,她不求他们出人投地,能自己养得活自己,她就知足了。
可惜好景不长,聪明漂亮的二女儿忽然患了病,那种病虽然不至于立刻丧命,却也只是延缓时日而己。连生活都成问题的四丫,哪里有钱给女儿看病呢?万般无奈,只发在家里苦挨着时日。渐渐地,女儿连路都不能走了,只能每天躺在床上,什么也做不了。
四丫每日以泪洗面,年迈的父母也迅速衰老了下来。四丫其实也很想出去打工赚钱。但以前,孩子们都还小。现在孩子们大了,二女儿却又生了这病,更需要她照顾了。
现在,四丫一家,每个月就眼巴巴地盼着五丫寄钱过来。用这些钱,他们买日常用品、给孩子交学杂费及看病吃药。
注:因为农村的社会救济保障体制十分地不完善,不但老人们的生活没有保障,就连孤儿寡母,也很难生存下去。四丫的孩子们好歹还有母亲照顾,那些失去父母的,好一些的,被亲戚领养,成为别人家的负担;如果连亲戚都不领养的,那只能成为野孩子,任其自生自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