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民族的自我升华
中国历史不断在一统江山的道统和个人独善其身、兼济天下的求索中,其兴也勃、起亡也忽,经历着朝代更替的轮回。其中有正气在,不断升华着“盘古”开天地的英雄精神。
对于多灾多难的中华民族而言,统一的国家是有利于抗灾救民的。有能力的英雄们开疆拓土,不断将自己的雄才大略,施展到更大的疆域中去。
这首先要归功于伟大中华民族的领袖,盘古顶天立地,三皇五帝创造中国人文世界和伟大的人格理想。这些既是先民的品质,也是后来人对于先民的寄托。就像世界各个宗教一样,把民族的理想人格化为教主的言教。中国的人民领袖是尧舜禹,在他们身上,寄托了伟大、高尚、智慧与勤劳,包含了中华民族关于政治民主、选举、归隐的理想境界。炎黄二帝的传说更是寄托了身体力行的精神。中国的远古传说同样也表达了先民对于世界的种种想象。
说到国与家,就不能不说中国人对于国、家的精神理念与精神寄托。
江山一统,是中华文化的一个特色。一统于谁?这是根本。必须一统于具有中国道统的精神领袖和道德品格中,即领袖必须是爱民如子,心系人民康乐的;政治上任贤使能。中国人言必称三皇五帝,秦皇、汉武,唐宗、宋祖,开国帝王,就是源于他们的开明、胆略。
看一看《历代名臣言行录》,表的都是忠于人民、为国捐躯,重名好节志士。二十四史中,除了陈述帝王将相之外,更多的是豪杰名士。这些人创造了中国多姿多彩的文化和文明精神。《史记》对于起义者的赞颂,商人、侠客、志士都有表现,就说明史家对人民的重视。《汉书》更重视名节人物、文化名人,都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精华。
《春秋》号称一字褒贬笔法分忠奸。中国人通俗文化中最重视“忠奸”是非的评判。这就是中国人的精神实质。
现实是复杂的。历史上的人也不可能十全十美或大奸全恶,总是表现出现实的变化。道统变 成暴 君的不少;二君者也有必然。毛泽东思想对于历史的判定根本是:是否有利于人民发展,是否有利于人民团结,是否有利于社会进步。伟大的起义者,人民对统治阶级反抗,摧枯拉朽就是历史的动力、洪流。尽管历史确实总是有其发展的代价,但不断有新的要求,总有人民反抗阶级压迫,就会产生矛盾统一的进步效果。
统治阶级总是为自身利益,要以稳定、和平为幌子,掩盖自己贪婪、无耻的内心世界。于是中国又上演了多少历史的闹剧:魏忠贤不忠不贤,和珅不和。当今共产党中大量腐败,也是值得关注的。
限制统治阶级的贪婪、无耻,需要体制内的制度,更需要政治集团相互斗争,阶级斗争。正是矛盾,才会引起事物的转化,促进发展。光靠人民韬光养晦、讲和谐;不讲阶级、坚决斗争是解决不了社会问题的。保护人民的起义、游行、示威、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的政治权力是中国社会真正进步的真正动力。
五千年文明史就是伟大的人民同贪婪的统治阶级的斗争史,就是理想与现实的交融史,就是在矛盾中升华精神、对野蛮抑制的文化史。
哪个时代开发、运用了人民的智慧,哪个时代就会文明发展;哪个时代压制了人民群众的创造热情,哪个时代就是走向终结的衰败过程。
将人民群众的创造热情变为科学有效的劳动创造力,这就是中国人民立于不败之地的基础条件。中国人民在大家庭中学会了容忍、谦让、自尊、讲理,更学会了独立自主,永不言败的精神。正是在相互容忍、谦让中,同化各民族,催生出许多内敛的品性,也培养出无数的科学家和政治家、诗人,文学家。中国人格物穷理,对世界文明有着突出的贡献。
中国人讲究“内圣外王”,就在于对于最高理性的求索,并兼行实践于当今。自尊、自律是内圣的基本原则,表现出来的不能是霸道,而是人民的爱戴、拥护,王天下。这就是中国的毛泽东思想与革命人生。
http://www.wyzxsx.com/ShowAuthor.asp?ChannelID=1&AuthorName=zhll55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