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十周年国庆大典与万民拥戴毛主席场面意味什么?
文章分析六十周年国庆大典与民间拥戴毛主席场面的深层含义,探讨其背后的社会背景、历史争议及未来趋势,揭示官方与民间对毛主席及新中国发展道路的不同解读。
六十周年国庆大典与万民拥戴毛主席场面将告诉人们什么?
庚友
庚友分析认为,今年的国内外形势决定了中国社会必然出现一个官方热衷操持六十周年国庆大典与民间百姓自发拥戴毛主席功德的鲜明映照场景。这样的场景发生看似理所当然,但在当前身处不同阶级不同阶层的人们眼中,必然会有千差万别甚至本质差别的理解。
一、现实的背景缘由:
1、毛主席率领革命人民奋斗缔造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在磅礴风云中走到今天,暂且不论其国体和政体有何变化,毕竟好不容易走过了一个甲子年;
2、面对经济、政治、文化信仰等种种危机的现实压力,面对内政外交国防等麻烦接踵而至的局面,自上而下自然要借六十周年国庆大典之机大搞阅兵式、举国欢腾大游行和各种盛大节庆活动,籍此充分展示综合国力,加紧凝聚游离的民心;
3、最近几年在全国各地主要是在民间百姓中蓬勃兴起的“毛泽东热”大有越是争议越加禁闭越呈火热飙升之势;
4、集中举行六十周年国庆盛大活动之月恰在毛主席的诞辰和忌辰两个日子之间。
二、必然的引擎发端:
1、三十年来在全国绝大多数普通民众特别是工农弱势群体中因根本经济利益分配不公和各项权益享用差别而造成的天怒人怨,与少数既得利益者特别是腐败奢华人士的花天酒地和荒淫无度形成强烈对比;
2、今年执政当局及其主流媒体在总结宣传建国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巨大成就时不能不把六十周年作为一个有机整体来展述所持有的论调,与去年隆重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时不能不有意压低前三十年经济社会发展成就所持有的论调形成鲜明对比;
3、如何全面客观看待我国改革开放前后两个三十年的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本身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如何全面客观对待文革与改革这两个重大历史事件,如何全面客观评价毛泽东与邓小平这两个标志性历史人物,在官方与民间、在主流知识精英与草根知识分子间引发的争议尚无定论,必然进一步延续扩展下去;
4、成千上万的工农兵学商冲破重重阻碍,在国庆节前后自发前往北京毛主席纪念堂和各地的毛主席旧居参观瞻仰,并以各种形式集中缅怀世纪伟人的丰功伟绩;
5、中国发展道路的左右之争由意识形态博弈升级到一定范围的行动对抗。
三、争持的主题焦点:
1、新中国建立以来的前三十年发展道路与后三十年发展道路究竟是传承还是叛逆关系,究竟是进步了还是倒退了,执政当局的解说逻辑基本无法自圆其说,是继续由资改派和少数所谓社会精英来解读还是必须由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工农大众及其代言人来回答;
2、毛主席及其亲手发动的文革实践,邓小平及其一手设计导演的改革开放实践,两者谁该“总体肯定,部分改正”,谁该“总体否定,部分改正”,是继续由资改派和少数所谓社会精英来解读还是必须由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工农大众及其真正代言人来回答;
3、在中国特色这个共同前提下,暂且搁置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原则争议,关系到最广大劳动人民的民主民生权益在全球金融经济危机形势下如何得到切实有效的保障。
四、预测的社会众生相:
1、官方热衷于六十周年国庆大典活动形式,民间则热衷于缅怀世纪伟人毛主席的各种活动内容;
2、执政当局将以种种和谐手段避免左右之争激化扩张,却很难避免在工农大众更加热切怀念毛主席这个问题上的尴尬姿态;
3、追求真理和正义的左翼人士在广大民众主要是新兴无产阶级中的舆论影响进一步扩大,同时受到右翼腐朽势力主要是新兴官僚买办资产阶级的打压也会加大。
对于今年必然出现的六十周年国庆大典与万民拥戴毛主席功德这样一个对照鲜明并引人深思的场景,声势日益浩大的网络朋友们又将作何遐想呢?
很赞哦! (1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