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反对“美国生活方式”浪费

火烧 2009-07-13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指出美国高消费导致资源浪费和社会不平等,强调节俭生活的重要性,引用马克思理论分析资本主义危机根源,呼吁消除浪费,实现可持续发展。

——必须节俭过生活  

 2009-7-13 

世界危机主要的根源是美国高消费形成的资产阶级浮华和世界两极分化造成的文明矛盾。资本主义现阶段主要的问题是生产能量对全球生态环境的破坏,更为关键的问题是一小撮人极尽奢华和美国生活方式的浪费,而大多数人类成员却生活在贫困线下。

首先,人类不能追求“美国方式”的消费形态,因为这是不可持续的,人类-地球系统不能承受的生存方式。更为关键的是极大浪费的“美国方式”对于人类精神也是具有极大破坏力的消费兽化。人类精神不是在极尽奢华中成长的,而是在自尊、自律中迸发的文化历程。

资本主义是私有制经济政治,它的形成一开始就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两极分化。到今天,这种阶级存在已经到了人类不能容忍的地步。财富的不平等不仅仅成为压迫的社会扭曲力量,更是人类心理扭曲的死结。人类已经没有什么“尊严”、“不羞辱”现实,而是处处都表现为一部分人没有尊严的不平等,既不正派,也无正义。总有那么多的人属于二等公民。

共产主义社会前提是社会生产力的极大提高,公有制经济。但是,社会生产力提高并不是要大量地消费不可再生资源,公有制也并不立即自然形成共产主义意识形态。人类必须从现在开始尽快消除浪费,实现以人的创造力发展为目标的教育,实现平等的社会生产关系。

对于当今的资本主义危机,主要的核心问题是社会不平等,是压迫社会决定的阶级关系的反映。必须要解决生产资料私有制的问题。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于 2009年7月2日 —4日在北京举办了“全球智库峰会”。我国社科院副院长李慎明在他的文章中也说:“从本质上看,1929年美国等西方强国发生的经济大萧条是信贷扩张引起实体经济领域的生产过剩危机;这次美国次贷危机则是信贷扩张引起消费领域特别是房地产领域的生产过剩危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一切真正的危机的最根本的原因,总不外乎群众的贫困和他们的有限消费,资本主义生产却不顾这种情况而力图发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绝对消费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第548页)1929年与2008年的危机表现形式虽然不同,但说到底,依然是美国普通老百姓收入少、消费不足的结果。这仍然是马克思所揭示的‘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这一基本矛盾所决定的。”(《当今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成因及应对》转引自《环球视野》 2009年7月9日 )。这是严重的对马克思断章取义的解释。(请看“货币核心问题是信用”)  

现在世界社会生产力已经完全能够保证人类健康的社会生活。只是因为统治阶级要形成对大多数人的制度性压迫,以资本控制人,才形成了南北不平等,阶级不平等。这是资产阶级故意形成的等级制度现实。这种危机,与其说是生产过剩,不如说是大多数社会成员的被压迫地位,更不如说是资产阶级统治虚假繁荣的创造力萎缩和低层次浪费造成的社会破坏。

解决实际问题必须要消除南北原有的格局:资本主义经济秩序,必须讲究人类自身的社会意识形态革命,必须要就人类的健康生活给出科学的社会关系构建。节俭、健康、高尚的人类社会生活才是改变资本主义浪费、浮华、疯狂、虚无与颓废的精神根本原则。

现在不应该讲什么“扩大消费”。资本主义机制的扩大消费只是资产阶级获取利润的过程。社会主义必须讲究消除浪费,特别是资产阶级式的浪费;必须讲究人的精神层次;必须追求人人平等的健康的精神人格。

社会主义建设不需要外资救助,只要讲信用,就不会有金融危机,就不会通货膨胀。关键的一点就是人民是否能创造出健康、高效、迅速升级的社会生产体系。关键是教育体系和创新能力对于社会健康的提升,是后发优势的学习、简化、更高效的政治文化建立。

资本主义对人类创造力的压制就表现为大量的优质资源:人才得不到应有的发展,包括体制内的和体制外的,第三世界文化、政治的压抑状态,人类财富没有成为人类精神提高的促进基础,反而是抑制条件。简洁生活是健康的,有利于精神向上的,富于想象的。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