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不长记性

火烧 2009-07-13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围绕‘不长记性’主题,分析我国在国家安全、情报预警、外交关系及资源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强调从历史事件中吸取教训的重要性,呼吁重视国家安全与长远利益。

不长记性


  我国文化中,如何关于从已经发生的不良事件中吸取教训,以便未来的事情能办得好些的言论可谓不少。例如: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亡羊补牢;吃一堑、长一智等等。老百姓通俗的说法是:长记性,以免再吃亏。

  一个人遇到倒霉的事情,为了避免重犯,需要长记性;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为了避免重犯某方面的错误,也必须要长记性,否则将贻害无穷!

  我们和欧、美国家关系问题上,在某些方面就有点不长记性。2008年,在欧美的一些国家领导人,先后会见达赖,并且在这些国家的反华势力的操控之下,发生拉萨的“3.14”打砸抢烧事件。如果那是第一次出现这类恐怖事件,国家的情报部门、国家安全局,公安部等职能部门还来不及做出相应的反应,还说得过去,是情有可原的!然而时隔一年多到了2009年的7月5日,在新疆的乌鲁木齐发生了性质同类的、只是更为严重的打砸抢烧事件。而在此之前,我们国家的相关职能部门,却没有对于此事向老百姓作出应有的警示。这是否有点说不过去?有点辜负人民的重托?

  我们不是成天的在喊叫学习美国、欧洲的一些国家吗。以美国为例,它在“9.11”恐怖袭击之后,它的国家安全部门,如遇新恐怖苗头,就事先向它老百姓发出不同等级的预警通告,避免突如其来的损失。同样英国在地铁遭遇恐怖袭击之后,如果发现新的恐怖苗头,也是即时的向老百姓发出不同等级的预警通告。而这次“7.5”事件之前,疆独分子热比亚,曾在网络上发出叫嚣:胆子要大一点,要把事情闹得大一些!而我们掌管国家安全的相关职能部门竟然无察觉,作不出相应的警示通告。说明“3.14”的拉萨打砸抢烧的重大事件,我们的国家安全职能部门是不长记性的,这太让人匪夷所思了!

  又说美国,不讲远的,就说前几年的事:轰炸我们住南斯拉夫大使馆,又侵入我们国家的领海撞毁我们的在海上巡逻的军机。然而时隔不久,我们竟然听从美国的所谓人权,将正在坐牢疆独分子热比亚以所谓保外就医的名义下,交给美国的外交人员。这应该说是我们国家层面上不长记性!她一踏上美国的领土,在美国中央情报局的策划下,开始她的疆独活动。可以说“7.5”事件的罪恶种子是那个时候播下的。

  据12日的报纸刊登,“7.5”事件的死亡人数已增至184人。丧失这么多同胞宝贵的生命,从吃一堑、长一智的角度,在国家安全问题上,难道不应该反思点什么吗?

  精英们向美、欧学习调门一直很高,可是真正应该学的,却没有学到,尤其的关系到国家安全方面,甚至在起某种程度反面作用。例如:美国也是个稀土矿蕴藏丰富的国家,由于这类矿产在军事上有重要价值,它就保留自己稀土矿不开采,转而从中国进口。而我们国家由精英们操控的稀土矿产公司,为了赚钱,根本不顾及国家的安全,争先向美、欧、日等国抛售我们国家的稀土资源,甚至互相压价,让这些国家从中获得了极大的利益。而且这些国家是敌视中国的,这些由精英操控的稀土矿产公司的行为,已经对于国家安全构成了威胁。我们不禁要问,就是这么学的吗?当然我们不能直接学美国封存不开采,因为自己军事工业要用。但是可以少开采,不出口,以保证国家未来的安全。如果为了目前的gdp,或者说为某些集团为了一已之私,利用国家稀土资源大发横财,而不顾及子孙后代的长远利益,这将是对国家安全的极大危害。请看以下例证:

  长期以来,美国一直拒绝向我国出口高科技产品,尤其是军事方面的高科技产品。不仅如此,还阻止别的国家向我国出口高科技产品。前几年我们曾向以色列购买预警飞机,可是美国从中作梗,硬是不让以色列把预警飞机卖给中国。

  再说欧盟,对我们国家实行所谓的武器禁运已经很多年了,至今还没有看到解禁的迹象。而且在高科技产品对华出口方面,和美国完全一个调子!

  然而在稀土原料“我有他无(或假装无,例如美国)”的今天,由于我们国家相关职能部门管理不善,内部的稀土产品公司之间恶性竞争、相互压价,致使美、欧、日等国家大捞了一把!当事情在全中国引起反响,惊动人大之后,国家采取了对这类产品的出口管制。这时美、欧不干了,他们联合起来向世贸组织状告我们,说我们损害了他们的利益,这是霸道逻辑!

  如果象前几年那样,美、欧、日要不了多少年,就可以将我们国家的稀土矿产掏空。到那时当我们的军事工业需要,向美国购买时,它会立刻变脸,使出另一套抑制我们的逻辑:要么天价,要么根本就不卖给我们!当出现这种状况时,我们的国家安全还能有保障吗?

  说国家矿产管理部门前几年对于稀土矿产管理不善,会危及国家安全,这绝对不是天方夜谭,更不是杞人忧天!是该我们长记性的时候了!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