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网友杂谈

“好孩子”式的中国外交没有前途

火烧 2009-07-12 00:00:00 网友杂谈 1025
文章批评中国外交长期奉行‘好孩子’策略,试图通过迎合西方获得认可,却导致被舆论束缚和国际孤立。呼吁中国应摆脱‘恐美惧欧’心态,学会应对国际挑战。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总结了过去三十年外交上的经验和教训,本是为了更好地承前启后,但很遗憾地得出了错误的结论:认为以往之所以被外国(其实主要是西方国家)封锁和孤立,是因为中国放着“好孩子”不肯作,偏要去当不服从西方潜规则的“坏孩子”。那些带领中国进入了新时代的政治人物站得不高、看得不远,一厢情愿地以为,只要顺应了西方对中国的要求,满足了西方对中国的欲求,作西方眼中“负责任”的“好孩子”,就能让西方在中国完美光辉、纯洁无瑕的“好孩子”形象面前哑口无言,甚至羞愧难当,由此,西方施加于中国的困局就自然被打破了。  
  在这一灿烂前景的鼓舞下,中国不遗余力地到处传播“和谐世界”理论,不知疲倦地到处宣扬“永不称霸”“作负责任的大国”。如此辛勤劳动的结果又是什么呢?“和谐世界”被外国当作束缚中国维护自身利益的枷锁,“永不称霸”的哀求早就被“中国威胁论”的叫嚣所淹没。这样的“好孩子”外交怎么看都象是自己给自己挖坑。  
  一心一意想当“好孩子”的中国已经患上了严重的“恐美惧欧综合征”,具体的表现就是过度在乎外国的评价和反应。当然,没有几个国家能做到面对外界的负面反应无动于衷,即使流氓霸道如美国,强硬凶悍如俄罗斯,也不会对别人的批评指责毫无反应。但中国的问题是过于在乎,以至于到了恐惧的程度了,明显的结果就是在处理国内国际问题时,已经缩手缩脚到了令人吃惊的地步,以至于人们都搞不清楚中国的事情到底是中国说了算,还是外国说了算。去年的3.14是如此,今年的7.5也是如此。  
  中国以为只要坚定不移地当“好孩子”就能堵住别人地嘴,就能化被动为主动,却忘了“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古训。三十年来的实践已经证明,这种自以为是的“好孩子”外交策略早就被西方给将计就计了——好,你不是追求道德境界吗?那我就对你高标准严要求,让你作茧自缚、画地为牢;你不是很在意别人的眼光吗?那我就用国际舆论来牵制你,让你自作自受、自食苦果。  
  放眼全球,满世界都是有缝的鸡蛋,可中国惟恐别人说自己不是“好孩子”,硬是不敢派苍蝇去叮,却眼睁睁地看着那些压根没想当“好孩子”的大国小国派无数只苍蝇到中国这只蛋上下蛆,以至于中国的内忧外患绵延不绝。  
  看见那些和外国打交道时满脸写着“害怕”和“不敢”的中国高官们,真想和他们说:别再当“好孩子”了,多琢磨琢磨怎样学会别人的流氓手法吧。谁让我们每天都得和流氓打交道呢?谁让那群流氓亡我之心不死呢?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