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中华文化

关于迷信和宗教

火烧 2009-07-07 00:00:00 中华文化 1025
文章探讨迷信与宗教的起源,分析人类如何因对未知的恐惧而创造神灵,以及宗教在历史中的演变,涉及巫术、信仰、封建社会的神化统治等内容。

关于迷信和宗教

沉思修远

 

中国是一个群神乱舞的国度,也许是华夏先民的进化,比高鼻子蓝眼睛的老外慢几拍,认知更愚昧、心理更脆弱,腿肚子更软,想象力更丰富闹的吧。神州大地,举凡儒、释、道、基督、天主、伊斯兰各教,老百姓兼收并蓄,既不惟我独尊,也不盲目排外,心态早就十分开放,做到“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我国的神灵体系庞杂繁复,不象外国宗教,由上帝一人主宰,而是神鬼众多,充斥天界、地府、人间,举首投足,行走立卧,甚至拉屎撒尿,都会与神鬼磕头碰脑。作为一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我想:世界上从来没有救世主,更没有神仙上帝,是人创造了神和宗教,而不是神创造了人。封建时代百姓尊崇鬼神,皈依宗教,既有历史条件、科技水平的局限,又有历代君王实施愚民政策,别有用心地对宗教大力推广。认清这一点,对于我们摒弃封建迷信和宗教观念,把握自己的命运,创造未来的幸福生活,至关重要。

人类的迷信思想和宗教意识,源于原始社会的蒙昧时代。原始人对自然和社会认识水平低下,对世界起源、日月星辰、风雨雷电、洪水地震等变幻莫测的自然现象,对人类降生、梦境、死亡等很难解释的社会现象,感到压迫却束手无策,只能双膝发软,跪倒匍匐在这些神秘现象前,被恐惧和敬畏所笼罩,幻想出各种各样的神灵来主宰世界,满足人类对未知的错误判断。原始人凭借想象,把这些现象拟人化,超自然化,相信万物有灵,创造了自然、灵物、图腾、灵魂、祖先等各种崇拜,如盘古大帝、伏羲女娲、日神月神、风伯雨师、雷公电母、龙王河伯、虎神狼神、山神土地、祖先祭祀、灵魂不灭、图腾感孕等。用这些神来控制自然,庇护自己,消灾灭祸,夺取丰收,实现理想,就产生了原始人的迷信思想、宗教意识,并出现了最早的巫术、巫师。

进入奴隶和封建社会后,为把自己打扮成“真龙天子”,帝王们不惜认丑陋凶恶的龙族作父,鼓吹什么“君权神授”,天人感应,自我神化成霞光掩面、天生异相的大人物,只知有母,不知有父,有的野合而生,有的梦与兽交,天生不是“人”,有的系出名门,血统高贵,所以只能当皇帝,天下就该是人家的。如商朝的老祖宗契,是母亲简狄吞玄鸟坠卵怀孕所生。对汉高祖《史记》说:“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当过亭长、贪酒好色的刘邦是其母和蛟龙媾和而生,为名副其实的龙种。唐朝李姓皇帝为神化政权,抬高出身门第,胡拉硬扯认干亲,声称自己是春秋时期老子李耳的后裔。老子是其母感大星有孕,怀孕81年,从左肋而生。因怀孕太久,生下来就满头白发,号称老子,指李树为姓。老百姓搞个人崇拜,顶多算自恋情结,而皇帝们搞个人崇拜,却要兴师动众,不同凡响,可谓:“惊天地,泣鬼神!”,超出正常人的想象,仿佛在读《封神演义》之类的神怪小说。

历代帝王都是搞封建迷信、个人崇拜、玩宗教于股掌的高手,统治意识形态时,照样长袖善舞,游刃有余。他们一方面巧借小民的愚昧心理,乔装打扮成非人的异类,成为高高在上的“天”之子;一方面利用国家机器,大力提倡推广宗教。君王们也懂,要使有利于巩固政权的信仰广为普及,必须将这种信仰最大程度地宗教化,要求老百姓积德行善,多做好事,不偷盗、不奸淫、不杀人、不放火、不犯上、不作乱,就等于给他们灌下“孟婆汤”,抽了鸦片烟,迷迷糊糊过日子,懵懵懂懂做良民,统治者好高枕无忧睡大觉,开开心心享太平。想象着百姓信了教,天天念念有词,烧香磕头,求神拜佛,君王们在庙堂之高,捂着嘴这份儿偷着乐啊,边乐肯定还会边骂:“这群愚不可及的乌合之众,这些被卖了还帮着数钱的大sb”。纵观宗教史,不论土生土长儒教、道教,还是泊来的佛教等洋教,都是老百姓先自发烧香磕头,而后皇帝们不惜投巨资花血本,广修庙宇道观,豢养和尚道士,用行政手段引导推广的产物。

儒教的始祖被尊为孔子,对他的崇拜始于鲁哀公,汉高祖开祭孔先河,汉成帝封之为“殷绍嘉公”。儒教的奠基者是西汉董仲舒,汉武帝采纳了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妙招。司马迁撰《史记》,把一介寒儒布衣硬塞进世家,使孔子具“王”与“圣”双重之尊。汉平帝追封孔子为“褒成宣尼公”,东汉桓帝为他建了庙,北魏孝文帝封他为“文圣尼公”。唐朝愚民政策棋高一招,大力推广宗教,儒、释、道三教进入全盛时期,唐代曾四次追封孔子,下诏要求郡县以上都要建文庙,创立儒教,春秋公祭,并设立科举制度,考试内容是儒道之学,把天下读书人网络进皇家的彀中。宋、元、明、清各朝也为孔子加官进爵,宠幸有加,光环越来越大,头衔越来越阔。孔子已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子孙为“衍圣公”,世代享受特权。清朝统治者,掀起尊孔新高潮,朝廷颁发统一祭文,规范祭祀时的规格。

道教始于东汉,奉老子为教主,称为“太上老君”,最初流行于民间,为“黄老道”。唐李姓皇帝为神化皇权,与李耳攀亲续谱,追授老子“太上玄元皇帝”,推崇道教,下诏天下各州县,都要修建道观,列为儒、释、道三教之首,几乎成为唐朝的国教。宋朝也非常重视道教,宋徽宗还自诩为“教主道君皇帝”,使国体成为“政教合一”的怪胎。

佛教东汉末传入中国,唐朝最为兴盛。轰动世界的法门寺地宫和佛骨舍利,就是唐时修建供养的。《西游记》和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但多数人没往深处想,唐太宗李世民为什么派玄奘跋山涉水、不远万里到印度去取经?他的深层用意是什么?俗话说:“一座庙,十万兵”。从成本核算来说,修一座庙的费用,远远低于养十万兵。提倡宗教,修些庙宇,比养大量的军队,要省钱的多。韩愈傻乎乎反对唐宪宗迎佛骨舍利,是他没弄清皇上意图,用几颗佛骨舍利和所费不多的排场,来换取天下太平,何乐而不为?韩愈被贬流放,是他的书生意气、大事糊涂,并非皇帝昏庸。

中国封建历史悠久,百姓素质不高,迷信思想盛行,加上天子们带头装神弄鬼,标榜神化自己,不怀好意地对宗教大肆推波助澜,使古今中外的各教各派,在这片贫瘠落后的土壤上,都能找到茁壮生长的空间。历朝的皇帝君王、名将贤臣、杰出文人等,死后也大多羽化登仙,被百姓视若神明。所以,三界之中,各路神仙众多,妖魔鬼怪横行:既有天界的盘古大帝、玉皇大帝、王母娘娘、佛祖菩萨、八百罗汉、原始天尊、太上老君、南极仙翁、四大天王、八洞神仙、耶苏基督、真主安拉等;也有地府和魔界的阴曹地府、十殿阎罗、牛头马面、判官夜叉、勾魂小鬼、通天教主、无常狐仙、山鬼树妖、青蛇白蛇等;还有人界得道成仙的黄帝、炎帝、孔子、老子、姜太公、岳飞、诸葛亮、刘备、关羽、张飞等;至于属地方粮票的城隍、土地、妈祖、山神、海神、门神、灶神、泰山老母、黎山老祖、西山老奶奶等,更是数不胜数。升斗小民进庙就烧香,见神就磕头,躬鞠得腰酸,头磕得腿软,有时甚至弄不清庙属道家、佛家,所供神像有什么职司。

历代帝王看似宗教立国,却是糊弄老百姓的“烟雾弹”、障眼法,你根本不能相信。中国实质上自古就是韩非子的法家在统治,厚黑之学和权谋之术盛行,口头上仁义道德,背地里男盗女娼,两千多年来几乎没有改变。所谓的儒、释、道,所谓的孔圣人、佛祖菩萨、道德天尊,其实都是一堆摆设、花瓶而已。各种宗教都被统治者垄断了,各种神灵都被皇封御用,浑身充满了霸道的贵族气,在庙堂之高斜睨百姓。各路神仙上帝成为君王的傀儡木偶,由他们在背后牵线操纵。所谓的宗教教义,都是捆绑禁锢老百姓的,不能乱想、乱说、乱动,任皇帝加重赋税、役使徭役、苦服兵役,修长城、建宫殿、去征伐,敲骨吸髓、贪婪榨取、为所欲为。穷苦日子,草民只能苦捱苦受,或到皇家御封的庙宇,烧香磕头,祈求佛祖神仙救苦救难,有的只能抱怨命不好,寄希望来世再翻身。对于百姓的贫穷苦难,佛祖上帝何尝发过善心?起劲倡导宗教的皇帝们何尝发过善心?小民忍无可忍,生不如死时,就会揭竿而起,提头造反,君王们早就准备好了屠杀镇压的另一手,君王们又何尝心慈手软过?

历史地看,对于宗教,不论属中国制造的儒教道教,还是被引进改造的佛教等,凡是受过皇封,沾满贵族气,我都觉得隔膜反感,有很深的偏见,不知信教群众有什么心理感受。我认为这些宗教根本不属于老百姓自己,宗教已成为君王垄断意识形态的手段和工具,已失去宗教民间初创时的真诚和朴素,丧失了悲天悯人的人文精神,没有了慈善同情的终极关怀,教义也经过篡改伪装,戒律森严,条文繁缛,为统治者服务达到赤裸裸的地步,如道教《真武经》开篇第一句就是:“当今皇帝万岁万万岁”,媚态令人肉麻的起鸡皮疙瘩。有的帝王干脆撩起“遮羞布”,公然窜到前台,既当皇帝,又当教主,如宋徽宗之流,连老百姓的香火也要享受,霸道之极。草民们进庙就烧香,见神就磕头,痴迷于迷信和宗教,正中统治者下怀,他们正远远地偷偷窃笑呢。时代发展到宇宙飞船遨游太空,互联网把各国串成地球村的今天,部分群众还像蒙昧时代的原始人,对宗教趋之若鹜,对迷信轻信不已,痴迷如法轮功分子,就令人难以理解,只能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怨其愚昧,叹其可怜。醒醒吧,我的受苦受难的同胞们!醒醒吧,跌入迷信宗教泥潭不能自拔的兄弟姐妹们!但愿我的呐喊,能把你从恶梦中惊醒!

永远跟党走
  • 如果你觉得本站很棒,可以通过扫码支付打赏哦!

    • 微信收款码
    • 支付宝收款码